左秋玲 李景山
關鍵詞 安全工程 實踐教學體系 消防方向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8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一般課題【2018-JKGHYB-0289】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左秋玲,河南工程學院,安全工程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火災機理與防治;李景山,鐵道警察學院治安學系。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217
全國非985、211高校的大學生普遍面臨著一個現狀:畢業=失業,與此同時,社會調研指出市場上的勞動力卻缺口很大。這種對立的現狀說明,目前新形勢下非985、211高校專業培養機制下教育出品的大學生與21世紀企業人才要求存在偏離。大學生就業“雙選”制度下,“供與求不對等”是造成大學生就業不理想的主要因素。
對以煤礦安全為主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專業來說,一方面,煤礦企業的整合關閉使得就業崗位大量減少、待遇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使得80-00后的家庭子女基本為獨生子女,父母不愿意孩子從事煤礦行業。在這種形勢下,針對煤礦行業就業為主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專業面臨著嚴峻的轉型壓力。轉型方向要堅持應用為本,突出地方特色,對學生的培養應在知識理解的基礎上,特別突出應用型、技能型、操作型能力的培養,著重培養學生使用、操作、檢查、維護、維修的能力,把學生培養成有一定理論基礎、有一定設計創新能力、很強的操作能力、進入工作崗位最短的時間內就能勝任工作要求、企業喜歡且自身有較好發展前景的新型知識技能復合型應用人才。因此,本文結合十多年的安全工程方面的教學實踐經驗,針對安全工程專業轉型期實踐教學體系改進的必要性,借助實例剖析安全工程專業轉型期實踐教學體系如何優化的詳細思路。
一、安全工程專業轉型期實踐教學體系問題分析
(一)實踐教學實驗室建設與教學不匹配
以筆者所在高校的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現狀來看,轉型前的研究方向為煤礦安全,實驗室建設和實踐基地都是針對煤礦方面的。2018年開始,公安消防部隊按新國家要求不再列武警部隊序列,已全都退出現役,劃歸應急管理部繼續開展工作,劃歸后的工作為滅火救援和其他應急救援工作,因此,學會使用和維護消防救援裝備、掌握各類火災事故的緊急處置方案、擁有大量實戰經驗的滅火指揮員,將是這支主力軍和社會十分倚重的人才,新形勢下會有良好的職業前景,且一線消防員的工資也較符合大學生的心理預期。因此該高校的安全工程方向開始向消防方向進行轉型,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課程已經轉型為消防方向的專業課,但實驗室建設方面目前僅僅只有一個消防控制室實驗室,還遠遠無法完成消防方向實踐教學的目標。如在《防火防爆工程》中,可燃液體閃點的測試、可燃氣體爆炸極限的測試、最低點火能等的測試還無法通過實驗獲得,只能進行純理論教學,這導致教師在進行消防方面的實踐教學時存在著很大的不足。
(二)實用技能定位不夠明確
筆者所在高校在實踐教學中還廣泛存在“重演示、輕動手”,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具體的如消火栓系統的使用等實用技能定位不明確,課程要求的試驗大部分都是演示實驗,除了在應急救援課程中急救訓練,學生可以對假人進行人工呼吸訓練外,其他課程上學生動手做的實驗幾乎沒有,這就使學生在課程學習時對自身消防能力的培養得不到實現,消防技能的實踐教學最后變成走過程的一種教學活動。
(三)實踐課程實驗室發展步伐滯后
安全工程專業轉型后的方向以消防為主、煤礦為輔,消防技術的更新速度日新月異,安全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也應順應社會現狀的發展,否則就阻礙學生消防實踐技能的提升,具體表現在:(1)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教學內容難以跟上消防技術更新的腳步,實驗教學設備配備不到位,目前僅能利用滅火器實施滅火實驗,像學生必會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自動報警系統、防排煙系統目前還無法滿足教學的實驗需求;(2)實踐教學設備管理沒有進行整體規劃,實驗系統大多處于損壞狀態,比如消防控制室的備用電源無法啟動,聯動的消防系統無法啟動;(3)實踐教學中的教師教學以看為主,一種是教師做演示實驗,比如測瓦斯的參數實驗;一種是參觀實驗,例如在實驗室進行礦井通風阻力參數的測定,這使得學生工作后到煤礦進行通風阻力測定的能力受到很大影響。
(四)安全專業實踐教學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制度需完善
在高校不斷擴招的高等教育背景下,高校招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學生的學習基礎也變得參差不齊,然而面對學生在數量與質量上的雙重變化,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既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勝任實驗室的實踐教學。然而高校實踐教學沒有進行新的變革來順應新形勢下教育教學的新需求,高校中普遍存在“重講臺講授,輕實驗室技能訓練”現象,學校對的理論與技術并重的“雙師型”教師培養上也沒有相應的制度與措施激勵,使得教師在實踐教學的教學技能上得不到改善。
(五)學生實習基地使用與管理與教學基本脫節
在對畢業生回訪中發現,學生實習工作中的知識與大學所學理論相差甚大,抑或在實習中學生只是單調地做一些技術不高、與安全專業知識對口不高的實踐工作。我院安全工程專業的專業實習中,基本都是去煤礦進行實習,而且實習的煤礦還是由廢棄的煤礦改造成旅游景點的那種,與學院簽訂的實習基地卻很少能夠接收學生過去實習,這就導致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無法掌握新的安全技術和方法。
二、基于消防技能培養的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一)轉型后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結構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是以實踐教學人才培養目標為核心前提,以實踐教學活動為主體內容,并以相應環境資源作為支持條件的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所以轉型后安全工程專業構建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時,培養大學生的2個技能作為實踐教學人才培養目標,2個技能分別為煤礦方向和消防方向,學生需任選其一,然后與實踐教學活動和配套的環境資源構成了體系中三大要素。轉型后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結構圖見圖1。
(二)轉型后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主體內容
根據圖1,按照兩大人才培養方向,遵循三大遞進原則:實驗內容的深度遞進、實踐技能的層次遞進、綜合應用的水平遞進,將安全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活動細化為基礎實踐階段、專業實踐階段和綜合實踐階段三個層次階段,其主體內容見圖2。
(三)轉型后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
本文以河南某高校的安全工程專業為研究對象,研究其轉型后以消防方向為主、煤礦方向為輔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方案。由于筆者在該專業從事教學工作十幾年,對該校安全工程的專業設置、教學配套實驗室和培養計劃較為熟悉,通過分析安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實施現狀和教學效果,建立以層次化、模塊化實踐教學活動為主體的實踐教學活動,是實現優化轉型后實踐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根據安全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兩個目標導向,提出要強化實踐教學活動的層次化和模塊化兩個方面,如圖3所示。通過該方案,可以實現優化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目標,為社會現代化建設源源不斷地輸送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優秀人才。
三、結語
本文通過建立并優化某高校安全工程專業轉型期實踐教學體系,在此方案上,提出了應用型大學安全工程專業轉型期實踐教學與學生能力培養的新思路,指出層次化和模塊化的培養模式為實踐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向是實現轉型后實踐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這為應用型大學安全工程專業轉型期實踐教學體系的變革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參考文獻:
[1]歐陽泓杰.面向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 14.
[2]左秋玲,李景山.課程課堂演示實驗教學研究與實踐[J].水上消防,2018(6):41-43.
[3]黃文慶.高校生物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應用[D].廣西師范大學,2011.
[4]鄒虹,歐劍,胡郁,等.實驗、實習和畢業設計教學環節的一體化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2):125-127+143.
[5]蔡瓊.面向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優化探索[J].智庫時代,2019(7):72-73.
[6]肖四喜.面向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