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是學生最重要的學習階段,而語文作為高中階段的重點教育內容,備受廣大學生以及家長的重視。根據新課改對高中語文教育提出的要求:在語文教育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還要通過語文知識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以提升,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本文就高中語文中的情感教育進行探析。
關鍵詞:高中教育;語文課堂;情感教學
在高中語文課堂中采用情感教學法能夠滿足新課改對高中語文教育的要求。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在逐漸提高,什么樣的教育方法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呢?本文認為,在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專業技能的同時,還要擁有良好的綜合素養。只有擁有良好的綜合素養和專業技能,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那么如何在高中的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呢,實踐表明,將情感教學法應用于高中語文教育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 情感教學的含義
情感教學是對教育方法進行創新的成果,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通過刺激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的情感需求得以滿足,進而提高自身的學習熱情。情感是人們生活的基本需求,是學生精神生活的主體,是學生學好語文的觸媒,不可忽視。
二、 情感教學在語文教育中發揮的作用
(一) 在語文課中應用情感教學,有助于培育學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對于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來說都十分重要。而在高中的語文學習中,理解課文是十分重要的學習內容,那么,對于課文的理解必不可少的就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學生深刻地體會到作者在創作文章時的思想感情,學生才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比如在學習《荷塘月色》一課時,老師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好的朗讀環境,如利用互聯網技術,使學生在讀課文時就像自己真正處在荷塘邊,感受荷塘月色的優美景色,進而使學生體會作者托物言志,用荷花表現自己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人格理想。
(二) 在語文課中應用情感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情感是作家創作的基礎,也是能夠把讀者帶入內心世界的載體。語文老師充滿激情的進行課堂教育,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比如在講解《離騷》一課時,老師可以充滿感情地向學生介紹屈原,給學生們講與屈原有關的故事,使學生們對愛國者屈原的作品《離騷》充滿學習欲望,使學生們通過學習《離騷》,了解浪漫主義詩歌的特征,最終完成教學目標。
(三) 在語文課中應用情感教學,有利于培育學生綜合素養
在語文教育中應用情感教學法,激發學生的思想情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比如在學習《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一課時,首先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自己是怎樣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進行學習課文,最終理解課文中所指的愛不是母親或者父親給的愛,而是指社會給予的愛,從而懂得在享受社會給予的愛的同時,也要明白被愛的責任,形成社會責任感,進而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回報社會,回報祖國。
三、 情感教學在語文教育中的應用
(一) 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在語文教育過程中,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為情感教學奠定基礎。所以,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觀察學生,根據學生的需要制定教學計劃。比如在進行《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的寫作練習中,因為寫作對于學生來說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一些學生不知道如何下手,這時候,老師可以跟學生分享一下自己遇到的觸動心靈和感人的事,從而讓學生們感受到老師更像是朋友,并且老師講述自己的事件可能會激發學生的情感,進而完成寫作練習。此外,語文老師還應該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多給予學生一些關心和關照,消除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這對于情感教學的展開是至關重要的。
(二) 合理利用課文內容,展開情感教學
語文課本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途徑,所以語文老師要充分利用語文課本中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情感教學。比如在學習《熱愛生命》一課時,課文主要描繪了一個美國淘金者在淘金返回途中被朋友放棄,淘金者獨自奔波在廣袤的荒野上,盡管病餓交集,精疲力竭,但還是制服了惡狼,通過了冰山雪地來到海邊,最終被一艘漁船救起的故事。老師可以通過課文內容,引發學生對于生命的思考,讓學生在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結合自己的生活談一談對句子的理解,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生命觀,最終提高個人素養。
(三) 通過朗讀,體會情感
在語文的學習中,老師經常要求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以使學生感受到作家的創作情感。比如在講解《竇娥冤》一課時,老師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讓學生了解竇娥生活的社會環境,還可以播放一些悲傷的音樂,讓學生在這種良好的朗讀環境中感受竇娥的悲慘生活,以及作者對封建社會黑暗的批判與反抗,進而增加學生對元雜劇的了解。
(四) 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高中教育中應用互聯網技術有效地提高了教育質量。因此高中語文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將生硬的文字轉化為視頻、圖片、音樂,有利于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進而進行情感教學。比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時,名著對于學生來說,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所以老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向學生展示林黛玉進賈府的片段,通過視頻片段觀察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等人物的外貌以及賈府的環境,進而使學生能夠深刻地體會人物性格以及社會環境,進而激發學生對我國古典文學的熱愛。
總而言之,情感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情感教學能夠讓語文知識“活起來”,在語文教育中語文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行設計教學計劃,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關心學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充分利用語文知識,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使用情感教學法能夠使學生對學習語文充滿熱情,使學生能夠更輕松地去學習語文知識,最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耀新.新課程視野中的高中語文課堂藝術探微——以《短歌行》課堂教學實錄為例[J].中學語文,2018(9).
[2]蔡慧琴.喚醒情感,凈化心靈——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7(22).
[3]朱昭峰.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6):81-82.
作者簡介:王建學,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州臨潭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