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節約環保是一種健康的思想,人們生活在地球上如果不能形成良好的節約和環保意識,早晚會給人們帶去致命的災難。而要想讓人們形成良好的節約環保意識,必須從孩子抓起。幼兒園作為人類接受學校教育的第一個階段,自然肩負起引導兒童形成節約環保意識的重擔。本文以如何培養幼兒形成節約環保意識作為出發點,探討如何更好地通過教學共建和諧綠色家園。
關鍵詞:幼兒園;環保意識;教學;策略
在進行幼兒園日常教學和管理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讓幼兒掌握基本的學習技能的同時,還應從小給幼兒樹立“環保、節約”意識,讓幼兒從小就形成一種正確的“環保”價值觀,才能對兒童后期的健康成長有更好的促進作用。然而在開展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單純的理論講授是很難讓幼兒接受的,但死板的傳授式教學也無法讓幼兒真正理解環保的重要性。為此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更多趣味活動的方式開展教學,才能更好地達到這一目標。
一、 開展看圖導學活動,引導幼兒了解環保節約價值
首先教師應組織幼兒開展看圖導學活動,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明白環保、節約的重要性。看圖導學是幼兒園教學過程中一種很常見的教學方法,很多教師喜歡在課堂上通過給幼兒講故事的方式讓兒童進入到對應的故事情節之中,并引導幼兒在一邊聽故事的同時一邊理解故事中的各種道理。正是由于幼兒園的幼兒對這種方式十分熟悉,因此通過看圖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才能讓幼兒更加自然地接受教師的各種教學內容。為此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選擇一些與環保、節約相關的繪本或圖集,引導幼兒一邊學習一邊分析其中的道理。
在開展看圖導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通過加入對話的方式引導幼兒自我感悟出環保、節約的重要性。比如教師可以先展示一幅“干涸的土地”的畫面,并向幼兒詢問道:“小朋友們,知道這張圖片畫的是什么內容嗎?”由于這張圖片很多幼兒都沒有見過,因此很難回答出來,這正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幼兒的興趣。隨后教師可以給幼兒展示“干涸土地”的形成原因,適當地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幼兒明白土地干涸的過程。隨后教師可以提出類似于“通過這個案例大家明白什么道理?”“大家喜歡這樣的‘干涸的土地嗎?”的問題,讓幼兒通過自我思考、自我反思的方式逐漸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二、 開展趣味表演活動,引導幼兒形成環保節約意識
其次教師應嘗試通過開展趣味表演活動的方式來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兒童對各種事物的模仿意識很強,他們不僅喜歡模仿父母、老師、小朋友的一舉一動,甚至喜歡模仿故事中各種人物的口氣和動作。為此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獻給幼兒展示一些趣味的故事或表演,讓幼兒對故事或表演中的情節有初步的認識。隨后再引導幼兒開展表演活動。由于幼兒對故事中的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他們會完全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行為和意識。因此當幼兒們很好地將故事中的內容表演出來后,自然就會對環保、節約意識有更深刻的認識。
比如某節課上教師給幼兒播放了這樣一個視頻:“弟弟:哥哥,香蕉吃完了,扔到窗外吧!哥哥:不可以,車內車外都是我們大家的生活空間,我們都要愛護!弟弟:媽媽,我想買一個芭比娃娃!媽媽:孩子,這個月已經買了兩個了,下個月再買吧。弟弟:爸爸,為什么碗用完了要刷,扔掉再換一個不行嗎?爸爸:孩子,從小就要學會節約,扔掉換一個固然可以,但那樣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啊。”當教師播放完這段視頻后,教師讓幼兒們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并選擇一組表演最好的同學錄制成一段視頻,作為案例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使用。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能更好地提升幼兒的環保、節約意識。
三、 開展真實實踐活動,引導幼兒掌握環保節約途徑
最后是開展真實的實踐活動,幼兒園的幼兒在學校中學的各種知識都需要在社會實踐中得以驗證和加強,同時也需要在實踐中體會具體的節約方式。因此教師要想真正讓幼兒形成環保、節約意識,有必要帶領幼兒開展真實的社會實踐活動。一般來說,教師可以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類型。
第一個類型是開展校園趣味活動,帶領幼兒走到校園中,將一些不節約、不環保的問題找出來,并給予糾正。比如校園中不允許任何人抽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到校園中尋找抽煙的叔叔、阿姨,制止他們的抽煙行為,并告訴他們抽煙對環保的危害。第二個類型是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帶領幼兒走到社會中,分發宣傳單、記錄社會上發生的各種事情,并將人們做錯的事情告訴教師。與校園活動相比,盡管社會活動的開展難度更大,但教師仍可以適當地嘗試開展。第三類是家庭活動,教師可以與家長協商好創建一個更加真實的實踐場景。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幼兒回家后努力發現自己父母所做的一些不利于環保的行為或不節約的事情,然后通過錄音的方式將這些內容記錄下來。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與家長建立良好的聯系,提前讓家長設計一些“浪費食物”“污染環境”的事情,在孩子面前真實地表現出來,引導孩子勇于指出家長的各種錯誤,引導幼兒真正掌握環境保護和節約的途徑。
總之,“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要想讓我們人類能夠在地球上持續地生存下去,必須從小就引導孩子們形成良好的環保、節約意識。幼兒園作為學前兒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自然肩負著引導兒童形成環保、節約的重擔。然而由于兒童對環保、節約的重要性不是很了解,且不利于開展抽象的理論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各種趣味活動的方式是最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嘗試通過開展看圖導學活動、趣味表演活動和真實實踐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引導幼兒更好地形成節約、環保意識。
參考文獻:
[1]王小燕.談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9(9):177.
[2]張海英.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幼兒自主性的培養[J].文學教育(下),2019(1):176.
作者簡介:袁煥琴,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鄒區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