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豪,南進軍,邱前英
(懷化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雨水利用指對城市雨水收集、儲存、凈化城市匯水面產生的雨水徑流,通過各種技術措施和管理手段有效地保護利用城市范圍內的雨水資源[1]。雨水收集利用在綠地中的應用常常建設為雨水花園,雨水花園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凹形綠地,用于收集和滲透來自屋頂的或地面的雨水,通過植物、沙土的綜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凈化,并逐漸滲入土壤,涵養地下水,補給景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種生態可持續的雨洪控制與雨水利用設施。
綠色雨水基礎設施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并應用人工模擬自然生態的方式,通過利用、強化下滲、調蓄、滯留、蒸騰、蒸發等原理和一系列技術措施,科學利用雨水資源,有效控制雨水徑流污染、減少洪澇災害帶來的危害,保護城市水環境、促進城市良性水循環。透水鋪裝是雨水收集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能實現水資源循環,有效改善生態環境[2]。
錦江中學位于麻陽苗族自治縣。麻陽縣為湖南省懷化市轄縣,位于湖南省西部,懷化市西北部,地處麻陽河流域,東臨辰溪縣,南連鶴城區和芷江縣,西接貴州省銅仁市,北靠瀘溪縣和鳳凰縣。錦江中學由原縣城北區搬遷至城東新區,該校址地理位置優越,緊鄰城東新區政府辦公樓,且距離高速路口僅10 min車程。
校址區域高差較豐富,田徑場與周邊高差達 3~4 m,豎向設計較為復雜。形狀較為規整,便于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合理規劃。規劃地北面現狀為自然山體,東面為規劃住宅用地,南面為未規劃開闊用地;場地四面均有城市道路。
整個校園有3個出入口,主入口處主教學樓與其前廣場中軸對稱,以莊重典雅、簡潔明快的布局突出校園環境。呈一環多點式布局,內部外環路圍繞校園,道路呈環切明確。各建筑間形成庭院式綠地,教學樓的綠化多采用規則式布局。教學區與生活休閑區之間設置綠地來阻隔噪音等影響,生活休閑區結合運動娛樂區結合布置,滿足學生日常活動的便利(圖1)。
圖1 錦江中學設計總平面
雨水收集利用理念融入整個校園景觀設計,并在各區中分別表現。
3.2.1 教學區綠化帶下凹綠地設計
教學辦公區與文化景觀區取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含義,這是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在西校門處,設計了樹人廣場,以樹木的長勢、逐步枝繁葉茂,來意指桃李滿天下態勢。培養一個人才需要更多的時間,是個長久之計,并且十分不容易。該區采用下凹式綠地設計,充分利用現有的地形,減少工程造價的同時,形成了很好的匯水區,道路鋪裝采用透水磚,具有很好的滲水性(圖2)。
圖2 曲徑春暉景觀節點平面
入口廣場區以集中對稱式綠地布局為主,成為主教學樓的附屬綠地,襯托主教學樓,形成入口到教學樓區的過渡區,樹池既對下曬進行一定遮擋,又能對雨水進行滲、蓄、凈等,既是校園文化景觀帶的起點,也是學校對外形象宣傳的重點表達區。
主教學區方案設計集中式的綠地結合雨水花園設計,要求在短期之內滲凈化,因此土壤結構較普通花園的滲透性更強,要求有更加復雜的土層結構。由上至下一般分為植被層、蓄水層、種植土層、砂層、礫石層(圖3)。
圖3揚帆廣場平面圖及效果
3.2.2 中心綠地旱溪貫穿
在校園中心綠地主要營造旱溪景觀,即呈現一種無水的溪床,仿造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同時配合植物的營造在意境上表達出溪水的景觀有禪意、節水、低維護及方便管理等特點。雖然旱溪并無溪水,但卻具有溪流的形態與動感,有時旱溪也可以做河底,甚至做防水,在雨季也可以盛水,形成溪流,水旱兩便(圖4、圖5)。
圖4 旱溪景觀斷面
圖5 曲水流觴景觀意向效果
3.2.3 教學辦公區——曲徑春暉景觀節點
曲徑春暉景觀節點位于教學樓和實驗教學樓的南側,是個非常難得的課間休息交流的去處,因而采用櫻花、鵝掌楸等植物營造出一個具有豐富空間體驗的場所。
該景觀節點擁有大面積的林下空間,該處植物豐富分為三層有上層的喬木中層的灌木以及最下層的植被植物景觀。大面積的林下綠地空間是雨水收集的天然“水池”,雨水通過下滲的機制滲透到地下,然后在通過地表的蒸發作用以及植物的光合蒸騰等作用重新回到地面然后散發到空氣當中,對周圍的空氣具有凈化作用,還對周圍林下空間的小氣候具有調節作用,使得該區域更加舒適。
3.2.4 校園綠化生態停車場的設計
校園內部共有64個機動車綠化停車位,停車場設計特點主要是高綠化、高承載、透水性能好、草的成活率高、提高綠地面積。
停車場的“生態”概念在于用草坪磚鋪設地面,并用合理栽植的綠化植物自然劃分車位間隔,形成綠蔭覆蓋,將停車空間與園林綠化有機結合。上有大樹:為車遮蔭,降低車內溫度,減少能源消耗,增加人的舒適感。下能透水:讓雨水回歸地下,調節地面溫度,減少排泄量,提升地下水位,兼作綠化灌溉。綠樹環抱:不僅吸塵減噪,提升景觀品質,還能緩解炎炎夏日下的煩躁心情,提升城市環境質量 。
在綠化停車場施工材料選擇時磚材為多孔的植草磚,施工過程中在磚的孔洞中鋪以種植土然后在其中種植草籽(選擇多年生的草籽,以減輕后期維護等的費用)待草完全長起來之后它就能很好的起到固土截流凈化蓄水的作用了。在整個校區設計建有64個綠化生態停車場,每個停車位長6 m、寬2.5 m,這樣光綠化停車場總面積就達到960 m2。在整個校園場地中這是一個很龐大的雨水收集凈化的人工設施場地,在調節校園景觀小氣候以及環境保護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進行校園景觀設計時,應全面考慮氣候、地形地貌、場地環境、降雨特征、總體規劃、建筑風格以及校園環境實際需求等情況,選擇適合的雨水利用景觀途徑與技術[3]。既要突出校園文化和校園景觀特色,又達到雨水可持續利用的雙贏。從景觀形式的角度考慮雨水利用的途徑主要有屋頂集雨景觀(屋頂花園)、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蓄水設施景觀(含水景設施)、滲透性景觀鋪裝和設施、水質凈化生態基礎設施(濕地)、雨水基礎設施(雨水井、雨水口)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