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月,田立超
(1. 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重慶 401329; 2.重慶市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 401329)
竹醋液是在制作竹炭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淡黃褐色弱酸性液體[1],含有機酸、酚類、酮類、醇類及酯類等多種組分[2]。竹醋液用途廣泛,可用作食品添加劑,護膚品[3]及除臭劑等的制作[4],此外,竹醋液的還對農藥具有增效作用[5~8]。在我國園林病蟲害防治中,存在過量使用農藥的現象,不僅造成防治成本升高,更嚴重影響了環境安全和人們的健康。而正確使用增效劑不僅可以提高藥效,降低農藥的用量,更能緩解有害生物的抗藥性,減輕農藥對環境的毒性壓力。
呋蟲胺(dinotefuran)為日本三井化學公司開發的第三代煙堿類殺蟲劑。其具有觸殺、胃毒、和強根部內吸性,對哺乳動物、鳥類及水生生物安全[9]。主要用于防治蚜蟲、葉蟬、飛虱、薊馬、粉虱等刺吸口器害蟲,并對蜚蠊、白蟻、家蠅等衛生害蟲高效[10]。
螺蟲乙酯(spirotetramat)是季酮酸類化合物,其作用特征獨特,是迄今具有雙向內吸傳導性能的現代殺蟲劑之一。這種獨特的內吸性可以保護新生莖、葉和根部,防止害蟲的卵和幼蟲生長。該藥劑主要用于防治各類刺吸類害蟲,如蚜蟲、薊馬、木虱、介殼蟲等,且研究表明其對重要益蟲如瓢蟲、食蚜蠅、寄生蜂等有良好的選擇性[11]。
上述兩種藥劑均具有較好的內吸傳導性,在園林、花卉刺吸類害蟲防治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與常用的吡蟲啉相比較,上述兩種藥劑對水生生物、傳粉昆蟲較安全,且具有上下傳導或傳導性強的優勢,可作為吡蟲啉的替換藥劑使用。但呋蟲胺和螺蟲乙酯價格約為吡蟲啉的4~6倍,直接替換將導致防治成本的上升。竹醋作為一種廉價的植物萃取液,對很多農藥種類均有增效作用,可顯著降低防治成本[12]。本文擬通過接觸角測定儀研究竹醋對呋蟲胺、螺蟲乙酯的增效作用,以評價竹醋作為兩種藥劑增效劑的可行性。
供試藥劑:20%呋蟲胺可溶粒劑(日本三井化學AGRO株式會社,凱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銷售);22.4%螺蟲乙酯懸浮劑(拜耳股份公司,凱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竹醋(遂昌炭緣誠炭業科技有限公司)。
儀器設備:接觸角測量儀SL200KS型(美國科諾工業有限公司)
將干凈玻片水平放置于接觸角測量儀載物臺上,用微量注射器分別加注1.5 μL藥液于玻片正面,采用接觸角測量儀CCD攝像頭拍下液滴接觸葉面瞬間所形成的接觸角,通過擬合分析法(Young-Equation方程)計算藥滴在葉面的接觸角及粘附功[13]。
本研究使用接觸角測量儀分別測定了呋蟲胺、螺蟲乙酯有效成分為100 mg/kg時的接觸角及分別加入竹醋1%、3%含量時的接觸角(圖1),并對其60 s平均值進行統計(表1)。結果表明,不加竹醋時呋蟲胺、螺蟲乙酯100 mg/kg時接觸角(60s平均值)分別為41.20°和40.11°,隨著竹醋的加入,兩種藥劑的接觸角均有所降低,當加入1%竹醋時,兩種藥劑接觸角變為35.01°和34.13°,當竹醋含量提高到3%時,接觸角減小為28.06°和30.53°,減少量達31.89%和23.88%。說明隨著竹醋含量的增加,呋蟲胺、螺蟲乙酯的接觸角逐漸減小,進一步體現了竹醋可提高兩種藥劑的葉面展布性。

圖1竹醋對呋蟲胺和螺蟲乙酯接觸角的影響
表1兩種藥劑接觸角(60s平均值)測量結果

藥劑100×10-6+1%竹醋+3%竹醋呋蟲胺41.2035.0128.06螺蟲乙酯40.1134.1330.53
本研究還對呋蟲胺和螺蟲乙酯加入竹醋后的粘附功和時間的關系進行了測定(圖2、圖3)。由圖2、3可知,呋蟲胺、螺蟲乙酯100 mg/kg時的粘附功最低,隨著竹醋含量提高,粘附功逐漸增加,說明竹醋的加入,可提高兩種藥劑在葉面的粘附性。

圖2竹醋對呋蟲胺粘附功的影響
通過作者前期實驗驗證并結合相關文獻可知,竹醋與農藥混用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本研究擬通過接觸角及粘附功的測定,評估竹醋對兩種刺吸類害蟲防治藥劑呋蟲胺和螺蟲乙酯的增效作用。結果表明,兩種藥劑均隨著竹醋含量的提高,接觸角逐漸減小,粘附性逐漸提高,說明竹醋的加入可提高呋蟲胺和螺蟲乙酯在葉面的潤濕展布性和粘附性,進而提高農藥的有效利用率,減少藥劑流失,降低用藥成本。初步判斷可作為兩種藥劑的增效劑使用。

圖3竹醋螺蟲乙酯粘附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