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摘 要:信息化、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工會工作創新帶來了巨大機遇。本文針對如何依托精準的數據資源,提升工會工作與生產經營、員工發展的相融相促給出了一定探索性設想,以期在數據收集、分析及應用等方式方法上,拓展工會工作的創新思路,實現精準施策,實現更好的工作效果。
關鍵詞:大數據;信息化;工會工作創新
一、引言
長期以來,工會工作形成了較為固定的工作思路和流程。一方面,標準化的思路和流程有利于規范工作;另一方面,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以及大數據技術革命,工作的標準化難以滿足員工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如何運用大數據提升工會工作與生產經營、員工發展的互動互融,實現精準施策,是本文探索的主要內容。
二、大數據開啟了工會工作創新的新契機
目前,技術革命帶動建筑行業的變革,智能化、工廠化理念已經在雄安、廣東及上海等地運用。依托BIM、信息融合及智能機械人等技術,施工管理的精度更高。生產過程中,新技術的應用為工會工作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以勞動競賽為例,以往競賽目標的設置以“節點”分段;依托BIM技術,采用工廠化施工后,勞動競賽的目標設置能夠精準到每天、每時以及完成節點過程中人、機、料的節約情況等,目標設置、獎勵設置將會更精準系統。例如,依托信息化工具,能夠通過數據監測技改技革全生命周期創造的價值,推動評比更科學,導向性更強。
此外,大數據時代,個人的購物習慣、情志愛好及身體機能等均可通過數據反饋。傳統的工會工作思路和載體主要通過“觀察法”掌握這些信息,工會工作者的經驗能力嚴重影響信息客觀性,故需要通過標準化流程達到普遍合格的水平。依托海量數據,為工作的標準化時代轉向個性化時代提供了可能,也是工作創新的重要維度。
三、依托大數據,工會工作的意識創新
思路創新、思維革新是工作創新的基礎。目前,公司工會工作在載體上有很多創新,如心理解壓室、微信答卷等,但工具創新必須上升到思路創新,形成系統化的指導思想,才能推動工作落地。具體到依托大數據,需要建立如下3種意識。
一是“數據為王”的意識。工作中,應以員工為中心,利用數據無限擴容的特點,以自動化分析軟件為載體,通過海量數據深度、精準分析員工健康、情志及心理等,改變傳統的觀察法,貫徹“數據為王”“精準工作”的思路,把“想當然”變為“有理有據”“數據支持”。
二是“圈意識”。信息化時代,“圈文化”極為重要。朋友圈、微信圈、社區論壇已經成為員工精神棲息的重要場所。對“圈文化”的認識和運用是工作創新的重要內容。圈是非正式的社交環境,“圈文化”是輕松的、非正式,運用“圈語言”“圈話題”形成情感和價值聯通。圈的主題性越突出、價值共性越強,圈的發展預期越大。群主是圈的靈魂。經常性的發言、活動是“圈”的組織保證。新階段,每個人都處于圈文化中,圈子已經成為員工信息的主要來源,潛移默化地對每個人產生影響。
三是平臺思維。馬歇爾在《平臺革命》中論述平臺的目標,他認為“匹配用戶,通過商品、服務或社會貨幣的交換為所有參與者創造價值”。換言之,平臺管理的是規則,其存在的價值是為平臺中的用戶創造公平良好的環境。
工會工作建立平臺思維就是將為員工提供成長平臺作為核心,將工作重心調整到為每位員工提供工作環境而非具體的工作產品。同時,黨群工作者應該是規則和環境的營造者、優化者,員工是具體工作的主動執行者。例如,支付寶或網絡游戲,平臺幾乎可以向受眾提供某個斷面的全部服務,打開支付寶,其業務范圍幾乎涵蓋個人的全部經濟業務,網絡游戲也可以涵蓋現實世界的全部心理需要;此外,平臺只做規則,具體的工作由平臺中的個人、社團完善,它們的每個活動都通過具體的積分顯示,形成即時排名,從而推動了受眾“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轉變。
目前,黨群工作的創新較為乏力,工會工作的思路和載體均較為傳統,特別是思路方面是對革命戰爭時期工作思路的優化升級。隨著信息化時代的沖擊,只有從思路思維上創新,借鑒“數據為王”“圈意識”及“平臺思維”等理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創新乏力的問題。
四、依托大數據開展工會工作的流程
依托大數據開展工會工作,主要有數據收集、數據分析及數據應用三個環節。
(一)數據收集
數據收集是工作的基礎,主要有如下4個途徑。
一是設備數據收集。例如,購置體脂秤,對員工的身體狀況進行數據收集,掌握員工身體情況;利用“健康手環+運用軟件+社群互動”的模式,收集員工運動健身的信息。隨著技術的發達,設備對于員工生理、心理的描述將越來越準確和及時。特別是項目大型化、經營管理區域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在大型項目和區域內打造數字娛樂、數字教學、康體中心及EAP心理驛站等,提供數字閱讀、3D觀影、數字健身、智能醫學儀、心理放松及情緒減壓等,打造數字化時代的新時代“員工俱樂部”,無論在成本上還是地域環境上都具備了可能性。
同時,此環境的打造將成為收集員工數據的平臺。這些反映員工生理和心理狀態的數據將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是新員工招聘、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及心理疏導等工作決策的有利數據。
二是圈數據的收集。圈數據主要指社交朋友圈、論壇等具有圈特性的數據類型,如微信朋友圈、KEEP運動軟件及游戲工會等。“圈”是員工個性化表達的場所,同時這種個性化表達和工作環境中積累的情感經驗密不可分。在對員工進行情志分析、性情分析時,圈數據是重要的,但是是不完全的輔助性數據。
三是瀏覽數據收集。通過企業WiFi或工作場所的網絡,可以對員工的上網情況進行數據收集,通過數據統計,了解其意愿。
四是問卷數據收集。通過心理測試、微信測試及匿名答題等問卷收集數據。問卷題目的設置要有導向性、系統性、側重點,要注重數據的統計和充分利用,可以參考制作成圖表、柱狀圖、PPT等便于瀏覽、對比,增加數據的“可看性”。
(二)數據分析
1.精準分析
對于具體的數據可精準分析。具體數據包括通過體脂秤測量出的員工的身體指標,結合BIM和生產軟件對生產情況的統計。這類數據可實現精準分析,并依據結果開展相應的工作。
2.模糊分析
對于模糊數據可傾向性分析。模糊數據包括員工朋友圈表達的情緒狀態、在圈中的發言態度及轉發文章的類別等。這類數據可以反映員工的情感傾向、業余愛好及關注熱點等。
3.購買分析服務
向網絡輿情分析等機構購買服務,可形成分析報告。在此過程中,可學習其分析維度、分析方法及應用工具等,在大數據時代,要培養數據付費理念,通過服務購買提升實操能力。
(三)工作平臺
打造大數據集成平臺是工作載體創新的關鍵,除在數據收集過程中提出的載體外,微信公眾號、論壇等可成為數據交換的平臺。例如,技改技革就可以依托微信公眾號、企業論壇,以圈文化樣式展開。首先,每名員工均有上傳權力,打造開放的平臺。其次,全部員工均可看到全部提案,打造透明的平臺。最后,評判可分為兩條線,一條由各單位評比,優秀的上報;另一方面是帖子的熱度和點擊率,反映員工所向。工作平臺的建設,關鍵是要增強覆蓋性,以形成黏著度。工會每年的工作可以分解出積分,以本次論文評比為例,隨著取得的成績不同,獲得的積分不同。這些積分實時在平臺公布,形成積分榜。年底,依據積分情況獎懲,極大地提升了獎懲的即時性和有效性。其他方面的工作也是如此,每項工作均對應積分,每次積分同步增減,形成積分榜,管理的反應和反饋效率大幅增加。
(四)數據應用
大數據的應用極為廣泛,可立足項目部的具體實踐。
1.康體工程
項目部購置體脂秤,收集員工的健康信息。將收集的情況進行統計匯總,列出員工普遍性健康問題,并收集健康知識進行宣傳,在食堂張貼標語,調整食堂菜譜。
在KEEP運用軟件成立運動社團,組團參加“21天減脂”訓練活動,依據最終的打卡情況、訓練成績獎勵成績優秀的學員,取得了較好效果。
2.壓力疏導
關注員工的朋友圈、項目微信群中的言論,針對部分員工負面情緒多的情況,對其朋友圈的共享進行分析。一方面,有意識地在項目微信圈中發布具有導向性的消息、知識,幫助其緩解;另一方面,針對個別壓力過大的員工支部進行了談心談話,協調安排其休息休假。
3.行為矯正
對員工的網絡瀏覽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其瀏覽網頁的類型,娛樂、游戲及觀影等習慣,密切關注少數沉溺網絡的員工,引導其更好地參與工會活動和生產工作。
4.婚戀鵲橋
項目部青年員工反應,目前婚戀交友“第一面”往往是查看朋友圈。因此,項目工會開展了“朋友圈里的自己”沙龍研討,幫助青年員工建立圈意識,提升圈形象,通過展示健康陽光的自己,潛移默化地滋養其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
5.政策宣傳
利用微信圈組織公司職代會精神搶答賽;安全月組織微信公眾號紅包答題;把握最美家庭、工人先鋒號、先鋒崗及勞模等榮譽事件,利用好先進事件,營造學習先進輿論氛圍。
五、結語
工作思路和載體的創新是永恒的話題,融入時代、對接時代是永恒的選擇。當前,信息化潮流撲面而來,搶占數據、搶占流量是影響員工、調動員工的重要途徑。如何依托大數據,推動工會工作的創新,是時代的必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