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摘 要: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包含非常豐富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核心;競爭力
一、企業文化的內涵與構成
企業文化是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它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歷史傳統、企業產品等,其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員共有的價值和信念體系,這一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成員的行為方式,它代表了組織成員所持有的共同觀念。
企業文化由三個層次構成:
(一)表面層的物質文化,稱為企業的“硬文化”。包括廠容、廠貌、機械設備,產品造型、外觀、質量等。
(二)中間層次的制度文化,包括領導體制、人際關系以及各項規章制度和紀律等。
(三)核心層的精神文化,稱為“企業軟文化”。包括各種行為規范、價值觀念、企業的群體意識、職工素質和優良傳統等,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也被稱為企業精神。
二、企業文化的現狀與問題
實際工作中,管理者們經常容易陷入對企業文化建設認識上的誤區。在探究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一些企業對企業文化的理解仍存有片面、機械、形式化的問題,具體表現為: 一是盲目模仿,嚴重形式化。二是概念模糊,活動泛濫。三是空泛化。四是觀念守舊。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變遷,生產技術飛速發展,對企業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那種機械的、僵硬的、命令式的管理,已經不適應現代管理的要求。企業管理只有建立在企業文化這個根基上,企業文化的重要性運用文化的力量和非經濟的手段對員工進行管理,完成由過去管“身”到現在管“心”的轉變,才有管理的現代化,才能使企業具有健康向上、勃勃生機的內部氛圍,企業管理才具有更高層次。
三、企業文化建設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系
(一)企業文化建設推動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涵括幾個方面:一是企業的創新競爭力;二是企業的資源整理能力;三是企業的人才競爭力;四是企業的管理競爭力;五是企業的品牌競爭力。如何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獲得持續有效的發展,已成為廣大企業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兩個因素構成:一是技術層面上先進于競爭對手的技術和展現技術優勢而不斷更新的新產品、新服務方式;二是管理層面上領先于所有競爭對手的管理氛圍,即享有比競爭對手更快更好地適應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系統。
(二)企業核心競爭力反作用于企業文化的建設
核心競爭力對企業的意義在于:首先,它構建了競爭的進入障礙,使企業的競爭優勢得以延伸。其次,它能促進舊有部門機構和人員的整編,使企業得以重新獲得競爭力,獲取新技術和能力。這些都反向促進企業文化良好的形成與發展。
(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1.塑造企業核心價值觀是建設企業文化的方向
核心價值觀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秉持不懈、爭取使全體員工都銘記于心的信條,展現了企業核心團隊的精神。這種價值觀念和思想是一個企業的文化核心,凝聚著上到總經理下到基層員工的思想理念,因而使全體員工的行為朝著一個方向去努力,折射出一個企業的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因此,應當重視如下方面:一要盡力發掘企業本身文化。二要著力群策群力。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和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以開放、學習、兼容、整合的態度,大膽吸收新文化、新思想、新觀念。三要依據塑造的核心價值觀來指導企業的實際行動。
2.體現人本價值理念是建設企業文化的基礎
人本管理是現代企業的系統管理方式,基本立足點是以人為中心,含義是盡可能地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尊重每一個人、建設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突出人本管理一要營造企業內、外部的和諧氛圍,凸顯人文關懷,尊重員工、理解員工,尤其要尊重員工的勞動。二要通過政務公開、黨務公開、職工代表大會等民主管理形式,疏通領導與員工之間溝通交流的渠道,使員工享有知情權、建議權、監督權和質詢權。三要真心實意地為員工辦實事、做好事,解決員工生活工作中的難處。四是經營管理者要注重自身培養,自律自立、自我完善,起模范帶頭作用,以自身的理念、行為去影響員工、管理員工。五要豐富職工文娛生活,只有努力營造一個關愛和諧的工作氛圍,才能更有效地激發人的活力,建設的企業文化才更具魅力。
一個優秀的企業想要具有良好發展和持續的活力,就要不斷增加對本企業職工群體的忠誠度,樹立強大的企業核心競爭力。也就是說,穩定的企業發展源于良好的企業核心競爭力,良好的核心競爭力則是依賴于優秀的企業文化。
(作者單位:青島城投雙元水務有限公司,山東青島26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