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捷
摘 ?要:本文依據體育人口的相關理論,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分析法等方法對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男女比例存在一定差異,男性人數占總人數的1/3。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年齡主要集中在18-50歲,年輕人口是主要群體;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文化程度與收入呈正比。另外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活動時間主要集中在下午,參與者選擇每周三次或三次以上的中等強度鍛煉。在網球運動方面缺少專業的社會指導,杭州市網球場用地緊張,主城區場地少,參與者到網球場地距離較遠,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消費水平與收入比例成正比。
關鍵詞:網球運動 ?體育人口 ?人口結構 ?活動特征
中圖分類號:G81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b)-0183-03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體育鍛煉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杭州市網協為了提高社會網球水平,每年都會承辦各類比賽,號召熱愛網球的人參與進來,一同感受網球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通過檢索發現,已有研究成果大都從體育人口結構,網球人口基本特征,網球運動的發展進行分析,并沒有對網球人口結構及活動特征有很深的剖析,基于這樣的認識,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結構和活動特征進行研究,其目的是揭示杭州市網球人口結構,為杭州網球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杭州市黃龍體育中心網球場、城北體育公園網球場、三維俱樂部、陽光網球俱樂部、沙漠綠洲網球俱樂部參與網球運動的人群。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中國知網數據庫”輸入“體育人口”關鍵字共有3675篇,借鑒5篇;在活動特征方面的研究檢索“活動特征”關鍵字共有11201篇,借鑒體育方面相關文獻6篇,對相關網球發展,網球人口檢索,借鑒6篇,然后對文獻進行整理收集,進行深入剖析與學習。
1.2.2 問卷調查法
問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關于網球人口結構特征的基本情況,是依托仇軍關于中國體育人口的結構理論成果進行設計的。主要包括性別、年齡、學歷、社會職業特征四個維度;第二部分關于活動特征主要包括活動時間、空間、活動指導、消費結構五個維度構成。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結構及其活動特征問卷借鑒了趙方曄在太原市網球人口調查研究問卷,考慮到本文的研究特點及要求的針對性,進行了信效度檢驗。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對杭州市黃龍體育中心網球場,城北體育公園網球場,三維俱樂部,陽光網球俱樂部,沙漠綠洲網球俱樂部參與網球運動的人進行問卷發放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98份,回收率99%,有效問卷190份,有效率95%。
1.2.3 數理統計法
本研究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采用Excel軟件和SPSS統計工具對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結構
2.1.1 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性別特征
性別是影響人們選擇網球運動的影響因素之一,不同性別的人在運動項目上所選擇的方式也會有很大的不同。調查結果顯示,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差異較大,其男性占61.1% 女性占38.9%。網球是一項室外運動,長期的紫外線照射對女性皮膚傷害較大,這可能導致女性選擇網球項目的人數較男性少。
2.1.2 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年齡特征
年齡是人口結構中最為主要的部分,年輕人熱愛挑戰刺激,新的事物,中老年人較為保守,會選擇對身體傷害小且有益的運動。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的年齡主要集中在17~28歲和29~50歲之間,這兩個年齡段人群總和占總比例的78%。對大多數青少年來說,網球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運動,它區別于其他運動,不是常人所能接觸到的,對于中年人來說,網球運動是有氧有運動中較為安全有趣的項目,隔網對抗,互相對打,有益身心健康發展。這一年齡段的人多數正處于工作事業發展期,在平日的高壓環境下,他們更需要參與鍛煉,增強體質。
2.1.3 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學歷特征
教育背景的不同導致社會公眾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和參與體育消費的觀念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差異。調查結果表明,杭州市網球人口與文化程度呈正比。主要集中于本科及研究生學歷。學歷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對體育越重視,他們擁有穩定的工作,交友圈較為相似,其思想更前衛,對網球運動的發展接受性更強。
2.1.4 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社會職業特征
評定一個人的經濟狀況往往跟他的職業相掛鉤,許多行為也就不受經濟的限制。調查結果顯示(表1)杭州市社會網球參與者中學生和教師,公司職員所占比例較高,商人參與網球運動的較少。從社會角度看,學生和教師,公司職員擁有較多時間及穩定的收入,這為他們利用閑暇時間參與網球提供了充足的條件。大多數學生在上大學前沒有接觸過網球,大學里對網球產生新奇感,因此熱愛這項運動,且杭州市各高校基本都有網球場,學生在校擁有良好的體育設施,參與網球的運動的頻率也就不斷提高。教師擁有固定的休息時間,穩定的工資,這兩大條件充份的為教師參與網球活動提供了保障。
2.2 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活動特征
2.2.1 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動機特征
由于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網球這項有氧運動被很多人所選擇。調查發現,絕大多數人選擇網球的原因是鍛煉身體,娛樂消遣,減壓放松。網球運動對參與者的身體素質有較高的要求,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跑動,揮拍,擊球,腳步,手臂,身體的扭轉,促進了人們的心血管,呼吸等系統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身心發展水平。
據表2分析,眾多運動項目中,網球能夠成為他們的首選運動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個人興趣。網球是“貴族中的平民化運動,平民化中的貴族運動”。商人,政府人員工作繁忙,為了盡可能的參與體育鍛煉,他們也會規定每周的1~2次固定時間段進行運動。定期請教練給自己,企業員工培訓,內部組織友誼賽,外出同行交流。這也就是有部分人群選擇通過社交學習網球的原因,通過運動認識朋友,擴大交際圈,改變工作方式,而不僅僅只是在辦公室,會議室交談工作。
2.2.2 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空間特征
人們參與體育活動都會選擇交通便利的場所。由于網球運動對場地有較高要求,并且它不是一項大眾化運動,造地費用昂貴,所以杭州市網球場地較其他運動項目場地少。主城區網球場較少,臨近居民點雖有場地但不多。據統計分析,80%的網球運動者參與鍛煉都需花費十分鐘以上的出行時間,從而得出杭州市網球場分布不集中,數量少,缺少良好的設施的結論。
2.2.3 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活動指導特征
高校的網球選修課為熱愛網球而不能承擔較高網球課時費的人群提供了便利。據統計,65.5%的人在學校參與網球,在大學四年里接觸網球,通過對墻打,同學對打,獲得一定基礎。
在指導方面差異明顯,44.7%的人群會通過體育教師(教練)進行上課,這部分人中學生占大多數,擁有較好的資源,通過選修課,或是體育學院的必修課和專項課進行學習。24.2%的人群會選擇自學,通過書籍,視頻研究網球技術,模仿網球動作。擁有良好的技術水平者會自行組織進行訓練,通過比賽進一步提高技能水平。高校網球隊學生,通過日常學校訓練,比賽參與網球運動。
2.2.4 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消費結構特征
不同職業決定了收入差距的不同,收入的高低決定了對體育鍛煉的選擇。選擇網球運動的參與者,都有較高的收入。分析得出,月收入為8000元及以上者所占比例最高,由此可以看出選擇網球運動的人群在社會上大多有良好的收入并且屬于中上階層。高收入人群對網球的消費也有所承擔。參與網球運動的人每年都會在網球上消費3000元左右。多數女性會在服飾上消費較多,靚麗的網球服飾,也是驅動他們參與網球的客觀因素之一。每年在中國舉辦的“中國網球公開賽”“上海勞力士網球大師賽”,也會吸引一群社會網球愛好者購買門票一同前往觀看比賽。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杭州市社會網球人口主要集中于高學歷,中高收入人群。網球愛好者對體育運動,體育健康的認識較高,愿意在體育方面消費,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網球運動。
(2)杭州網球場地建設與杭州社會經濟發展不符,與品質之城不相適應。 杭州市網球場地較少,室內場館數量少之又少。高昂的場地費,限制了網球運動愛好者長期的鍛煉,增加了每月在網球上的消費。由此可見,杭州市網球運動的發展需要從不同年齡,性別的人群入手,政府、企業要多多支持與幫助,增設場地,降低網球場的收費,為杭州市網球愛好者提供更多的幫助。
3.2 建議
(1)增加主城區網球場的建設,特別是室內場館的建設,為更多熱愛網球運動者提供便利。用好現有的場地,提高高校網球場使用率,為周邊熱愛網球運動的人提供場地,提高高校網球文化運動氛圍。
(2)邀請社會知名企業贊助一同組織舉辦多樣化的網球活動,安排不同級別的技術水平的比賽,激發參與者的運動興趣,使更多的企業,社會人群,網球愛好者參與進來,普及化推廣杭州市網球文化。
參考文獻
[1] 趙杰等.大連市網球人口消費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
[2] 陳頗.我國區域競技體育發展現狀與社會人口結構的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08.
[3] 仇軍.體育人口概念研究[J].體育科學,1998,18(1):15.
[4] 張琦.我國人口結構與產業升級關系研究[D].東華大學,2014.
[5] 湯國杰.社會分層視角下城市體育人口結構及活動特征的研究——以杭、寧、溫三城市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9):1185-1187.
[6] 苗治文,秦椿林.當代中國體育人口結構的社會學分析[J].體育學刊,2006,(1):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