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雄 余紅盈
摘 ?要:高校公共體育課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環節,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公體課對大學生課程的考核評價方式對教育活動的實施及開展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由于體育課程的特殊性,目前考核評價方式的不完善,導致不能全面反映學生實際情況,因此建立合理的考核評價方式就顯得尤其重要。
關鍵詞:考核評價方式 ?改革 ? 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c)-0010-02
1 ?研究目的
隨著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高校對本科教學工作越來越重視,作為普通高校必修課程的公共體育課亦是人才培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體育課評價方式是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有“指揮棒”之稱的考試,對教育活動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深化體育考試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會議上還提出:堅持學生中心,全面發展。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學得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激勵學生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強學習過程管理,嚴格過程考核,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健全能力與知識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學業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學生學習過程監測、評估與反饋機制。全面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以考輔教、以考促學,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刻苦學習。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荊楚理工學院在校大學生。
2.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調查問卷方法,針對本研究設計一份問卷,隨機抽取的部分在校大學生。問卷發放前對問卷進行信度與效度的檢驗,檢驗合格后發放,共發放問卷240份,回收238份,其中有效問卷225份,有效率94.54%。
3 ?結果與分析
3.1 研究背景及調查結果
3.1.1 荊楚理工學院公共體育課考核評價體系日趨完善
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簡單的解釋就是高校為非體育專業的學生開設的體育課,有學者認為,所謂公共體育課程考核評價方式其主要的內容就是可以全面的、合理的、綜合性的將收集到體育教育的各類信息數據,進行相關處理與分析,并運用某種特定的手段和方式對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計劃、教學活動、教學成果以及相關具有實際價值、特性與意義的內容做深入的判斷與了解。
荊楚理工學院是湖北省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在大一、大二開設二年的公共體育必修課,根據學生興趣選項的教學模式,共開設了13個項目的選項,即:籃球、排球、足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武術散打、武術套路、太極拳、跆拳道、飛鏢、健美操、體育舞蹈,學生根據老師的簡介在網上選擇上課老師。學生成績評價方式采用平時成績占40%(其中身體素質考核占10%),從2017學年度開始,學生課外鍛煉用陽光健康跑的方式進行引導并采用加分的方式,期末考試成績占60%。
3.1.2 荊楚理工學院公共體育課考核評價體系的不足之處
在考試目標方面,針對調查問卷“你認為考試目標應包括哪幾個方面的內容?”的內容中學生認為“健康第一目標”占64.5%,“全面鍛煉身體目標”占59.0%,“全面育人塑造積極、健康人格目標”占61.5%,“身心健康”占63.5%。
在考核方式方法上,在調查問卷“你認為現有的體育課考試方法存在著哪些不足?”中有74.1%的學生認為可采用多次考試的辦法,取多次考試成績的平均分或某次的最高分。問卷調查中“你認為要不要為特殊人群(身體有疾病等原因無法正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群)專門制定考試標準?”中認為“需要”的人數比例占83.0%。
在考試內容方面,認為“非常需要”、“比較需要”將“心理健康加人到體育考試測評中”的人數比例為55.5%;認為考試成績“不能反映出自己努力程度”的人數比例占22.5%,“不能反映出自己的進步幅度”的人數比例占41.0%,“不能反映出自己的體育運動能力”的人數比例占36.5%;65.2%的學生認為“應該”將理論課加入考核評價體系中”。
從調查問卷反饋的情況來看,荊楚理工學院公共體育課考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還不能完全達到學生的滿意程度,主要體現在考核目的不明確、考試方式方法單一和考試內容不全面等方面。
3.2 討論與分析
高校公共體育課考試的目的是為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傳授運動技能及心理健康,培養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終身鍛煉打下基礎。現行的考試過分強調了大學生對技能的掌握,對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不夠,課外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培養不夠,導致他們的體育觀念、運動方法、運動興趣、主動參與的習慣、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不足。
一些任課教師在教學思想上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受到教學時間的局限,任課老師在教學中存在只關注課程中技術、戰術環節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參與體育意識的培養,也缺乏對運動方法的講授;甚至有些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花較多時間強化學生的考試內容,為考試而考試。忽視心理方面的評價,忽視學生平時努力程度、進步幅度的評價,課外活動監控不足,忽視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評價,忽視理論課教學及體育文化知識的傳授,這四個忽視遠遠達不到體育教學目標所對應的五個維度。
在理論教學及考試方面,雖然高校體育課中列入了理論課授課課時數,但因為體育課程的特殊性,使得其落實不夠,導致有些高校在學生總成績的考量上沒有體現。因此除上課應該傳授一些體育文化、體育知識外,還可通過開展體育文化長廊、體育文化知識講座等方式,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利用QQ、微信群等媒介進行網上答題進行評分的方式。
另外,普通高校一般對身體有缺陷的學生采取了免考的方式進行處理,筆者認為也不太合理,這會導致他們在大學期間完全沒有參與到體育課程的教學中來,頭腦中不易建立體育鍛煉的意識,忽視了大學體育在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的作用。對身體有特殊情況的學生可嘗試單獨開班,采用上太極、飛鏢等體能要求較低的項目,適當降低考試標準,也可只對他們傳授理論知識的方式,上課內容可包括體育文化、體育保健、體育心理等內容。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荊楚理工學院非常重視學生公共體育課考核評價,對公共體育課考核評價上做出了一些有效的嘗試與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不能完全達到學生的滿意程度,主要體現在考核目的不明確、考試方式方法單一和考試內容不全面等方面。
4.2 建議
每所普通高校可根據自身實際在執行教學大綱的前提下,制定較為科學合理的期末考試標準,標準的制定雖然難度較大且有一定的動態性,但體育課程考核內容要盡量多元化,要突出過程管理,從學生出勤、課堂表現、健康知識、運動技能、體質健康、課外鍛煉、參與活動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即“技術考試成績(可多次)+平時考勤評定成績(包括平時努力程度、進步幅度的評價、課外活動監控等)+素質考試成績(與體能測試不同內容)+理論考試成績”的方式。
參考文獻
[1] 石金亮,閆平,劉晨,等.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考核評價要素考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