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高麗
隨著習總書記深化教育改革的提出,教育需將自己的目標和主旨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人類解放及人的全面發展思想這一高遠的立意上。而解放教育提倡對話式教學,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學生可以隨時表達自己的觀點與見解,這一教育思想正是貼近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本文就解放教育在當今中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談論中學數學在解放教育下,師生關系、教師備課、教學實施行為以及教學內容改革的轉變。
馬克思是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把解放理念和解放思想引向實踐的偉大哲學家,馬克思提出人類追求的理想社會是建立一個“自由人的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這一人類解放思想的實現也將意味著全人類徹底的解放。馬克思曾多次在其著作中提到,只有教育才是實現人全面發展的一條根本途徑。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把這一理論當作其批判理論的核心點,隨著其在教育界關注,許多教育家把它發展成為一個新的名為批判教育類學派的主張。他們把解放教育學稱為他們學派的主張。保羅·弗萊雷這位巴西文學課的教育者把批判理論的視野融入解放理論,并探討了這些思想和教育實踐的相關性,成為這些研究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隨著十三五規劃中深化教育改革的提出,習總書記也曾多次指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要朝著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并且向著世界現代教育水平的目標邁進。”因此,教育要承擔起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這個重大的社會責任,就要將自己的目標和主旨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人類解放及人的全面發展思想這一高遠的立意上。
解放教育提倡對話式教學,認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應該是平等的,學生可以隨時表達自己的觀點與見解,而并非老師一昧的灌輸式的教學,而在師生的對話過程中彼此要充滿對人、對世界的愛,愛是組成對話的基礎也是對話本身,在對話教學的過程中雙方都要保持謙虛的態度,如若一方驕傲則這種對話式的教學便會以失敗而告終。弗萊雷曾指出,只有建立在平等、愛、謙恭、相信他人的基礎上,對話式教學才是一種雙方平行的關系。如果缺少愛,不相信人,就不會產生信任。如果沒有信任,也就失去了對話式教學的條件。這種對話式教學同時具有解放性,它是師生之間平等、民主、積極互動的交流,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信任,自由的一種交流,這種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實現知識的不斷增長,而且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是當今社會中學生所缺少的。
在傳統教育的數學教學中我們最多的便是學生靠著死記硬背的公式去搞題海戰術。這種填鴨式教育已經無法再滿足現實社會的需求,這種博聞強志的學習方式也已經失去了意義和價值。在當今時代我們更加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有效思考能力而非知識的傳授。愛因斯坦曾指出:“高等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具備思考探索問題的本領,人們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是用大腦的思維能力和智慧,而不是搬書本”。
當今時代是創新的時代,“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講話的重要論斷,在一次闡明創新對于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對于我們新時代的重要性。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性的思考已經成為新時代教育的關鍵所在。解放教育的對話式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學會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學生學習的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是與教師共同交流探討未知的東西,在教師的指引下自主探究,所以學生所獲得的知識也不單獨是書本上所寫的知識,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的探索發現,不斷的創新。
4.1 師生關系的轉變
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教育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傳統的教育把教師看作絕對的領導者,而學生則在教師的控制和壓迫下進行著機械式的學習,這種師生關系是導致教育失敗和學生厭學情緒主要原因之一。解放教育提倡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合作的關系,教師是在愛、平等、謙卑和信任的基礎上喚醒和引導學生,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交流中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不再像以往那樣一昧的只給學生講授知識點和例題了。教師先提出了涵蓋該節課知識范圍和豐富知識點的數學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索研究,學生通過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解決該問題,然后教師再與學生進行思想的碰撞與交流,最終學生成功獲得知識,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加了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了我們預期的培養目標。
4.2 教師備課的轉變
備課是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既是教師弄懂課程標準和課本內容、了解學生、設計教學過程的重要步驟,也是獲得良好課堂效果的保障。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備課是為講授做準備的,數學教師一般是依據教學用書寫出教師所需講解的內容和程序步驟,這樣的備課為傳統教育課堂提供了基礎,但是不能實現培養全面發展的自由人這一目標,在解放教育的背景下我們要轉變教師的備課的內容,備課應該以指導學生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指導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為主要內容。如中學數學教學備課,我們要重點把握本章本單元的重點難點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有爭議的問題,以便在課堂中以交流的方式向學生提出問題,與學生一起解決問題,在適當的時間給學生予以指導。解放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注重人文精神,在備課時,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問題步驟都是以人為本,把學生看作是具有獨立思想、獨立意義的發展的人。
4.3 教學實施行為
在傳統數學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以書本知識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學生圍繞著教師走,教師圍繞著書本知識走,教師和學生圍繞著分數走。解放教育的對話式教學主張互動交流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教師注重培養的是學生的質疑精神,學生要勇于提出問題,教師不能停留在原來的傳統的灌輸式教育,要讓學生通過自發的活動與實踐行為來獲取相應的知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多提出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教師也要多聽聽學生意見反饋,通過傾聽學生的聲音順便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發現學生在知識理解上的偏差和困惑,幫助學生答疑解惑。
4.4 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傳統的一昧的給學生灌輸知識的教育中,學生被看作是游走于世界卻又無法創造世界的邊緣人,教學內容由不得他們選擇,而是按照社會需要和統治者的意愿而定,這通常忽略了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在一定時代與社會中真實存在的人。解放教育認為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建立在人們生活的具體的現實的基礎之上,要與學習者本身有著內在的聯系,教學內容的選擇不應該由教育者決定,而是要與學習者一起尋找主題。解放教育的觀點中,提出了原生主題是教學內容的來源,原生主題是產生于現實并對現實進行批判思維中產生的,是課程內容的來源。學生學習這些原生主題可以解決課程與生活沒有聯系的問提,把生活與學習緊密結合。原生主題源于生活,那怎么應用到我們中學數學教學內容的選擇中呢?我們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作為課程內容。我們要通過教學內容的選擇喚起學生的批判性意識,學生不能一味的接受和適應,要認識到自己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主體性。
(作者單位:延安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