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靜波
當今時代是“互聯網+”大數據時代,自媒體的逐漸盛行,推動著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創新改革,因而各種創新的教學工具層出不窮,現階段“互聯網+教育”已成為世界發展的趨勢,而“微課”成為在線教育的金礦,微課模式教學對思政課具有極大的推動意義,是培育創意人才的重點教學模式,值得探討。
微課模式作為自媒體時代的新生事物,是新時代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開啟了教育的“微時代”,微課在思政教學中的應用給課堂帶來了活力,其豐富的表現力、強大的靈活性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內容精簡豐富,它集視頻、動畫、圖片、音樂為一體,將重點知識完美呈現,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使教學更加新穎獨特,尤其在高職院校,能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促進教學改革的目的。
1.1 優化教學課堂內容
微課模式主要是以短小精悍的視頻為主要教學的載體,具有極大的便捷性,思政教師可借助微課的資源優勢,構建以微課件、微教案、微習題、微反思以及微反饋為主的教學環境,將教與學過程中的所有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達到優化課堂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1.2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應用微課模式進行教學,改變傳統枯燥理論教學模式,把視頻、動畫、聲音、文字結合在一起,在繪聲繪色的微課視頻中,通過生動的教學情境,使同學們身臨其境,可以利用微視頻將抽象內容變得更加清晰具體,這樣能有效調動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因為微課模式教學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和互動性,能有效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1.3 有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微課作為網絡信息化的產物,具有“短、小、少”等特征,是一個為學生提供施展個性的舞臺。雖然內容容量只有幾十兆,但精華卻不少,而且其開放性比較強,教師可通過制作好的微課視頻放到網上,學生可利用手機、電腦、平板在線觀看教學案例和進行疑難提問,如此一來,學生就可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在這樣流動性的課堂中,能最大程度發揮學生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其積極參與其中,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進而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1.4 有效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把微課模式應用到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能有效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教師可利用微課在線教育這種模式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加強教師彼此之間的交流,甚至是跨校同行的交流,如此一來就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備課質量。而在課堂教學中,這種微課模式的教學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示出來,能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效果,以此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教師可利用此平臺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可以把學生在微課上參與討論交流的次數、主動分享信息的次數,以及觀點論述是否鮮明、內容是否詳實等納入到學生的考核成績部分。這樣可以完善傳統教學的不足,借此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1.5 強化學生主體意識,提高課程吸引力
傳統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就是片面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得很多大學生大都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而利用微課這種教學模式,能有效轉變學生的被動學習局面,強化學生主體意識,把思想教育提升到雙向教學模式當中,在“碎片化學習”時代,互聯網已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知識的主要途徑,在微課平臺上,大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能充分調動起來。與此同時,作為新時代的主體,大學生利用互聯網學習已成為一種常態,因而教師要懂得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引導學生在微課堂上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以此提高思政課程的吸引力,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
1.6 強化思政課的影響力和有效性
眾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最終教學目標是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單靠單一的課堂教學是遠遠達不到的,因為這樣的教學很難使學生育教師達到真正有效的溝通,但利用微課模式就能有效彌補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不足問題,因為微課平臺是一種開放性的交流平臺,這種開放性模式使得教師與學生在交流上呈現多維度多元化的互動交流,打破了傳統空間上的面對面交流障礙,在這寬松、自由的平臺中學生可以拋開顧慮、暢所欲言,另外教師也可制造一些有趣話題,從而引起學生的探討樂趣,而且,在教學中也可利用微課平臺的優勢,結合時政新聞的熱點,設置情景課程,制造交流的契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以此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效率,也能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通過微課平臺這種互動教學模式,能迅速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提高思政課的影響力和有效性,達到教學的目的。
2.1 在教學過程設計中的應用與實踐
微課模式教學確實是現在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趨勢,把微課模式應用在教學過程涉設計中,能最大化吸引學生的興趣,直接影響到微課的教學質量、教學目標和教學進程。把微課模式應用在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過程設計中,這就需要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把視頻、音頻和PPT等教學內容上傳到網絡平臺上,然后通過線上發布任務,讓學生按照規定完成任務,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在課前預習探究,并通過實踐來檢驗學習成果。比如“法律”這一主題,教師在制作視頻上應緊扣教學大綱的要求,可結合最新的社會新聞進行法律這一主題的探討,素材可以多樣,例如家暴案件、衛生案件等等,然后通過把教學目標、教學任務以及情景問答進行濃縮上傳到網絡上供學生自主學習,而學生可根據老師上傳的素材進行觀看并且進行答題,教師通過回復及時進行交流和指導,以此實現教學目的。
2.2 在教學內容中的應用與實踐
由于微課教學時間比較短,時效性強,因而教師在選擇主題時一定要鮮明,這就要教師在制作思政微課時內容要新,構圖合理、節奏感強、圖像清晰,通過簡短的視頻來傳達思想理論知識,教師可以以社會熱點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比如現在聚焦的環境衛生問題還有家暴問題進行法律專題探討,教師可利用學校教育平臺作為傳播途徑,通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的設計,把新聞播報的哪些餐廳出現環境問題和一些家暴視頻素材整合起來,及時做好課前布置任務,制作導學案,這樣學生在課后可通過導學案的內容在線上學習和線上提問,二者通過線上交流來進行互動,這樣能最大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2.3 在視頻制作中的應用與實踐
我們都知道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中微課模式的教學就是以視頻為主的,因而要想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目的,那么在視頻的制作上就要新奇有趣,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探討激情。現階段在微課教學模式中, 單一的課程視頻難以對學生產生強烈視覺沖擊,因而教師要想使課程內容更加豐富,那么在視頻中要結合到文字、圖片、聲音等要素,使學生在觀看視頻上更能直觀了解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中的覆疊軌將兩段視頻進行覆疊,從而實現畫中畫效果,另外要在視頻中插入思政課教學圖片,結合主題配上文字和聲音,通過高效剪輯技術實現課堂翻轉,突破傳統教學的弊端,達到教學深化的目的。
微課平臺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將其運用到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中是深化思政教學的內在要求,能有效挖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的短板。微課模式教學既滿足了現代教育的需求,也不會擠占學生太多的時間,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樂趣,它必將成為教師日后教學活動的重要媒介平臺,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不斷實踐,及時找出微課教學中的疑難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以此摸索出符合大學生成長的新型思政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