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近年來,我國的職業教育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進行了有效的創新改革發展,高職院校已經逐漸成為社會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也是數學文化繼承發揚的主要渠道途徑。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應當注重數學知識的傳授,還應當將數學文化教育與數學教育改革進行有效的整合和統一。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數學教育的教學理念應當以學生為本,加深學生對數學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站在文化的層次上對數學教育的根本任務和核心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審視并發現高職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切實引導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文化意識和文化思想,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系統、可持續發展,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實戰型人才。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當前高職數學教學面臨的困境,其后提出了一系列推動高職數學文化教育與數學教學改革的策略和措施,希望以此推動高職數學教育改革及文化教育的有效開展,促進學生系統穩步發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和深入推進,仍然有部分高職院校在開展數學教學時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注重教師的知識傳授,忽略了學生的綜合體驗和對知識的內化,很多教師認為滿堂灌和天涯是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不注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也忽略了對學生的數學文化深入教育。高職院校應當充分意識到學生的教學主體性,以學生為本,以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能力本位作為主要目標任務,在數學專業的實踐教學中不僅僅要注重對學生積極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數學技能的引導,切實解決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還應當不斷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數學文化思想和邏輯能力,深入改變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解放學習思想,使其意識到數學文化的發展歷程和發展成果,了解數學文化發展中的偉大人物,并且學習其堅持不懈、敢于拼搏的學習精神,從而主動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究,強化數學文化教育。同時,通過對數學文化教育,提高其思想境界,逐漸成為社會中所需的實戰人才。
1.1數學知識與數學文化相分離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很多高職數學教師對其的認知出現了一定的偏差,認為知識教學應當是最為主要的,只看到了數學知識的理論層面,無法從中體會到數學的精髓和創造精神。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數學知識只是數學文化的組成部分,在進行數學教育時不僅僅應當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還應當培養并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逐漸養成正確積極的數學思想。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仍然是將知識與文化進行了分離,學生只是掌握了基礎的理論知識,卻無法從真正意義上對數學思維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
1.2教學內容脫離數學思想和精神
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在進行數學專業的教學時將知識的傳授作為唯一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只是簡單的去接受知識,無法在其基礎上對數學精神和數學思想進行感悟和體會,這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高職數學教學應當尋求改革和創新,通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豐富其精神思想,將數學文化、數學方法、數學知識和數學精神進行有效的統一和結合,引導學生正確感悟數學人文精神及數學文化內涵。
1.3人才培養目標上脫離數學素養目標
高職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知識的傳遞時只注重知識是否傳達到位,而學生也只是關注教材內容,為了更好的應付期末考試,雙方都沒有意識到數學人文素養培養對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也無法與教書育人、讀書修身進行科學合理的結合統一。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只能對數學知識進行表面的學習,解決某一個問題或是困難,無法從更深層次去理解數學,也無法體會到其對自身成長發展的作用和價值,久而久之,數學教學失去了本身目標價值,學生也感到枯燥無趣。
為了充分提高高職數學的文化教育效率和質量,切實推動高職數學改革的發展,教師應當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將傳統單一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融入數學文化,從而使教師和學生充分意識到應試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并且在數學教學中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
2.1逐漸由數學知識向數學文化轉移延伸
一方面,高職院校數學教師應當正確認識數學文化教學理念,充分意識到數學文化對學生可持續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以此作為基礎和指導,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數學知識的理論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眼界,促使其全面系統發展。具體而言,數學教學應當站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感受,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數學精神。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教學,豐富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運用理性思維科學合理的分析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對學生的數學教學不僅僅應當停留在對其興趣的培養上,更重要的是應當樹立數學家理念,感受數學家的精神意志,從而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逐漸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
2.2樹立教書育人的教學理念
為了充分發揮出數學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價值,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之前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的梳理,整理數學教學的重難點知識,并且立足于教材,對學生進行充分有效的文化教育。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自身對于數學文化的理解和認知,選擇相應的數學知識作為有效的載體,向學生不斷傳遞數學精神和數學意識,了解相關的發展文化,從而感受數學家對于數學的研究理念,學習其艱苦奮斗,科學嚴謹的精神;另一方面,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文化教育,能夠使教學過程逐漸人文化,多種數學思想不斷沖擊著學生的理念,喚醒其對于數學研究的執著信念,從而不斷培養其科學的學習態度,始終保持對數學的探究熱情。
2.3深刻感受數學文化的熏陶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職數學教學在進行活動時,不僅僅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獲得和實踐能力的提高,還應當注重對其的全面系統素質教育,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內在修養。具體而言,在進行數學文化教育時,不能僅僅依靠相關數學知識的傳遞,不能將數學知識作為唯一的教學形式,而應當引導學生通過一系列先進的科學技術,更為廣泛的去深入理解數學的本質,感受其文化內涵;另一方面,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當有針對性的選擇數學家,并且以此作為基礎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和幫助,使其了解數學家的重要貢獻,學習其不畏艱難的探究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意識到成才并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文化信念。只有在學習中不斷進取,奮發圖強,才能始終保持其核心競爭力。
綜上所述,高職數學專業教育不再將教學重點局限在相關知識技能的掌握上,還應當將教學改革與數學文化教育相結合,使學生從真正意義上感受到數學文化的魅力,不斷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運用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及數學素養,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高職數學教師應當逐漸由數學知識向數學文化轉移延伸,樹立教書育人的教學理念,深刻感受數學文化的熏陶,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
(作者單位: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