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在落實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升和培養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保障人才培養模式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高校開始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結合專業學科教育的現實條件積極突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桎梏。對此,本文以應用心理學專業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了解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相關策略,以期為體現素質教育的核心要求提供一定的借鑒。
1.1 符合該專業學生培養的要求和內容
我國教育部提出,高校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專業學科培養的實際情況,保證教學的針對性,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教育內容比較復雜,其中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尤為關鍵,應用心理人才在工商、企業、工程、設計、教育、司法等領域中都有需求。結合相關分析和研究不難發現,實踐能力的培養符合該專業學生的實際要求,對促進社會的進一步運作意義重大,應用心理學專業老師需要立足于人才培養的實際情況,明確實踐能力培養的具體要求,以教學實踐能力,咨詢服務能力,信息獲取能力為出發點,積極的為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實踐操作的機會,保證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掌握該學科學習的技巧和精髓,實現理論知識的學以致用和舉一反三。
1.2 符合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趨勢
實踐與理論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只有保障理論的正確性,才能夠為實踐提供科學合理的指導,學生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將個人所學習到的知識與生活實踐相聯系。其中專業的實踐檢驗是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質量的重要衡量標志,在新的經濟發展背景之下我國的產業變革越來越快,這些為我國的專業教育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對于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學實踐來說,老師需要關注對時代發展趨勢的深入分析和解讀,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切入點,積極抓住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明確強調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和關鍵作用,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上,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在完成學業之后順利的走向不同的工作崗位,提高自身的社會競爭實力。
從上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現,實踐能力的培養對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培養意義重大,老師需要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相結合,了解新時代的人才培養要求,關注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授課內容和授課要求,積極落實人才培養策略,促進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的穩定提升。
2.1 優化教學方法
老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教學質量和水平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應用心理學教學實踐時,老師需要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水平為基礎和前提,在實踐能力培養的前提之上積極抓住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的未來發展趨勢,充分發揮不同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的作用和價值。首先老師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將更多的創造性元素融入實踐教學之中,結合教學改革的具體要求體現應用心理學的實踐作用和價值。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實現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老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行為習慣,將案例教學和提問式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保證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之下對應用心理學專業知識有一個宏觀的認知。其次,老師在優化教學方法時還需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這一點能夠為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提供更多的支持。最后,老師需要將實踐性比較強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自主實踐相聯系,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不同的實踐動手活動,掌握應用心理學的新變化,新要求和新方法,真正的實現個人綜合專業水平的穩定提升。
2.2 構建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體系
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相對比較復雜,同時該工作對老師和學校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老師需要了解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具體情況,積極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保障后期的教學實踐工作能夠符合學生及時代發展的實際要求。在提高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實踐能力時,老師需要分析不同的學科特點及現有的教學規律,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其中課程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專業技能能力尤為關鍵,老師需要關注這幾大能力培養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目前的發展條件和學習規律,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以此來保證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綜合動手能力和水平的穩定提升。
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意義重大,在該學科的學習和教育時必須要以學生的良性成長為基礎和要求,了解學生在動手實踐操作中的具體情況,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將個人所學習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之中,更好的體現知識的指導作用和實踐價值。對于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來說,該專業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相對比較強,因此實踐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關鍵。
(作者單位:武漢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