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兵
中圖分類號:G63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8-0-01
高中生地理課堂學習情感的產生,常常與教師專門設計的教學情境有著直接的關系。高中地理教師在新課導入時可以根據本學科的特色,創設多種多樣的情境,烘托課堂氣氛,讓學生置身于模擬的情境之中,深刻體會地理知識的內涵。而我根據不斷積累的教學經驗和體會,將高中地理課堂情境導入主要分為四類,具體如下:
一、多媒體情境導入
生動、形象的地理事物是極好的引起學生興趣的素材。在學習地理新課時,先引導學生觀察地理標本(如礦石)、地理模型(如地質構造)、地理景觀圖、地圖和地理圖表、動畫、視頻、微課等多媒體方式,觸發學生學習地理的強烈興趣,再從觀察中提問,從這些問題出發,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新課學習,這種導入方式立體直觀形象,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直接感受,有利于他們形成對之后抽象性、空間性強地理知識的理解基礎。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創設情境,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引起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活躍學生思維,調動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講解“環境污染”的相關內容時,知識難度不大,但需要幫助學生建立人地協調觀。在導入時我演示出示一組觸目驚心的污染實景圖片,同時播放邁克爾·杰克遜的《Earth? Song》MTV視頻,這組音像組合一下子深深震撼了學生的心靈,畫面中的污染的類型、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最后安排學生為污染治理出謀劃策時,課堂學習氣氛達到頂點。通過呈現多媒體學習情境,學生不再會有為學而學的心態,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和效率大大提高。
例如在講解有關于河流地貌的發育知識時,我利用微課向學生展示河谷形成的動畫以及沖積平原形成的動畫的講解,讓學生通過微課更好地理解課本中的陳述性文字以及圖片。這鐘多媒體微課導入符合現代化信息技術與地理學科整合的趨勢,在微課導入環節讓學生對河流地貌發育的過程聽到講解并有時間思考,產生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與困惑,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文字情境導入
選擇適當的故事、詩歌、成語、謎語等與地理教學內容聯系密切的文字信息素材來導入新課,可以幫學生增強對情境的體驗,幫助學生領略地理學科的美感,體會地理學科的人文魅力,它還能夠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地理問題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講解大氣運動中的“熱力環流”一節時,我使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火燒葫蘆峪”的故事來導入,諸葛亮北伐中原,將司馬父子及所率魏軍困在葫蘆峪,欲放火將其全部燒死。不料突如其來的大雨澆滅山火,司馬懿死里逃生,諸葛亮扶漢反魏的壯志也被澆滅,發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的千古感嘆。其實這場雨根本不是什么“天意”,而是諸葛亮自己制造的,諸葛亮知道嗎?那為什么在那個時刻會下雨,雨又是怎么形成的?通過故事,引出熱力環流的知識,自然導課,水到渠成。
例如在講解地球運動中“四季劃分”時,我使用古詩詞“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來映襯春的意韻,用“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來烘托夏的意境,用“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來裝點秋的寫意,用“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來彰顯冬的空冥,借助古詩文的意境引入學習四季如何劃分的學習。另外,借用成語典故導入,也能收到同樣的效果。例如講解地表形態變化中的“地殼運動”時,我讓學生都來嘗試解釋“滄海桑田”的成語,借助古仙人多次看到地球上滄海桑田互相轉化,可引起學生關于地球地表形態變化原因的思考。例如講解人文地理農業中的“農業區位因素”時,我用“淮南桔、淮北枳”的典故引出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的差異。又例如講解區域地理中的“地圖”時,我用兩個謎語“有山不風石和崖,有地不見土和沙,江河湖海不通船,外出旅行全靠它”,“說大不算大,小小地方放得下,說小不算小,五湖四海裝得了”,讓學生競猜,最后揭示謎底都是“地圖”,順勢進入地圖相關的知識的學習。
三、生活情境導入
地理科學是與生活、生產緊密相關的科學,“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高中地理的重要理念。通過設計模擬學生的生活情境,是一種常用的導入方式。地理課程從生活出發,從身邊的地理事物、現象出發,依據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各門類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提出懸念問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并在懸念問題中既能巧妙地提出學習目標,又創設出探求答案的最佳情境,是地理學習事半功倍。
例如還是講解大氣運動中的“熱力環流”時,我結合中國國不少地方有放孔明燈的風俗,在新課導入時先介紹孔明燈的產生背景,同時播放放孔明燈的視頻,并展示孔明燈實物,引導學生思考放孔明燈的原理,并讓學生展開討論,這樣就自然地引入熱力環流知識的學習。
四、活動情境導入
根據高中地理課程的特點,組織學生通過游戲、實驗等各種活動,設計模擬出符合高中地理教學需要的情境,使學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引發心理共鳴,從而很快進入學習新課“角色”的一種導入方式。
例如講解“地轉偏向力”時,我準備一把雨傘和一杯水,讓學生按如下方法來進行實驗活動:將雨傘撐開并靜止,把水從傘頂往下倒(觀察水的流向),再邊轉動傘柄邊從傘頂往下倒水(觀察水的流向),最后提問:兩次同樣從傘頂往下倒水,水的流動方向一樣嗎?為什么?引發學生思考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從而進入新課的學習。
例如講解大氣運動中的“常見的天氣系統”時,可通過一組游戲活動設計模擬情境導入新課,發布天氣預報員招聘啟事——天氣預報員知識培訓——天氣預報員筆試面試。游戲活動情境環環相扣,刺激學生思維發散,使教學效果提高,從而引發學生要學習天氣系統愿望,導入新課。
高中地理課堂情境導入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雖然形式各異,但目的相同,都是激發學生自主的學習興趣,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情境導入的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可以單獨使用,有的可以合并使用。但導入的選擇,都必須遵循一個原則,就是學生愛看、愛聽、感興趣。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師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這個領域的無窮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