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 目的:研究探討精神分裂癥患者急性期服用阿立哌唑、利培酮對其社會功能及相關代謝指標的影響。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癥患者80例,隨機均分兩組,以利培酮治療為對照組,以阿立哌唑治療為觀察組,分析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療的價值,并對比兩組的社會功能及相關代謝指標。結果:觀察組有效率92 50//,對照組8001],觀察組生活質量較對照組高,相關代謝指標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5)。結論:精神分裂癥患者采取阿立哌唑治療,可以增強患者的社會功能,改善生活質量,促進相關代謝指標的恢復,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阿立哌唑;利培酮;社會功能;代謝指標
精神分裂癥是現在臨床上比較多發的一種精神疾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钯|量有極大的影響。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幫助患者改善預后,增強療效,是現在臨床上需要完成的重點課題之一[l]。目前精神分裂癥的發病機制還不是很明確,主要的表現有感知覺障礙、思維障礙、情感障礙以及行為異常等,精神活動不協調。臨床上主要是采取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目前有很多藥物治療對改善精神病性癥狀效果尚可,但對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不理想,長期服用會導致患者的代謝功能紊亂,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的并發癥,降低服藥的依從性,局限|生較大。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精神分裂癥患者80例,具體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精神分裂癥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18 - 55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0 - 54歲。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排除有溝通障礙及有腫瘤的患者。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及患者家屬同意。
治療力法:以利培酮治療為對照組,給予患者利培酮,起始劑量I mg,治療l周后給予患者2 -4 mg/d,第2周開始逐漸增加劑量到4 -6 mg/d,注意最大劑量不能>6 mg/d,共治療8周;以阿立哌唑治療為觀察組,阿立哌唑起始劑量5 mg,逐漸增加到10 - 30 mg/d,最大劑量不能> 30 mg/d,治療8周后觀察療效。
觀察指標:分析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療的價值,并對比兩組的社會功能及相關代謝指標、療效,?;钯|量、PANSS評分。
療效判定標準【2】:?;钯|量使用SF-36量表進行判定,總分100分,所得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钯|量越好,社會功能越強。陽性與陰性量表(PANSS),量表總分>60分。①顯效:治療后患者的PANSS評分降低>80%;②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有所緩解,PANSS評分降低>50%;③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沒有好轉或者是PANSS評分降低< 50%。 統計學方法:數據用SPSS 18.0分析;計量(s)數據采用t檢驗;計數(n,%)數據采用x-檢驗;P<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紅蛋白(HbA。)、血糖、C肽的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空腹血糖、HhAb、餐后2h血糖等都比對照組要好,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l。
兩組?;钯|量的比較:觀察組的?;钯|量(牛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情感功能)比對照組要好,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有效率92.5%,對照組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P<0.051,見表3。
用藥后效果的對比:兩組患者用藥前后PANSS評分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PANSS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治療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比較:觀察組出現不良反應2例f5.O%),主要為惡心嘔吐、嗜睡。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5例(1 2.5%),心動過速3例,惡心嘔吐2例,嗜睡l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 2=4.122.P=0.0241。
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現在臨床上比較多見的一種疾病,目前發病機制還不是很明確,一般情況下好發于青壯年患者,發病較急,主要的表現有感知覺障礙、思維障礙、情感障礙以及行為異常等,和周圍的環境不相符合的一種疾病。本病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還會給家庭帶來負擔,危害極大【3】。治療的時候要注意緩解精神分裂癥狀,減少對患者機體代謝的影響,盡可能地保證用藥安全,減少并發癥出現,增強治療效果,增強治療的依從性,改善預后康復。以往臨床上主要是給予利培酮治療,雖然也可以緩解癥狀,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代謝障礙,出現不良反應,降低治療的依從性,嚴重的還會加重病情,降低患者的社會功能。本次研究主要采取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療,所得結果顯示,觀察組有效率92.5%,對照組80%,觀察組的牛活質量明顯比對照組要好,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空腹血糖、HhA,。、餐后2h血糖等都比對照組要好,觀察組出現不良反應2例(5.o%),主要為惡心嘔吐、嗜睡。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5例(12.5%),主要為心動過速3例,惡心嘔吐2例,嗜睡l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近幾年來,我國的醫療技術水平取得了很好的發展,很多新藥被應用于臨床,尤其是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受到患者和醫護人員的青睞,其中最常見的有阿立哌唑、利培酮等。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患者長時間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會導致60%左右的患者體重上升,局限性較大。但是目前臨床上對于患者出現體重上升的原因還不是很明確,仍然需要進一步探索。其次在治療的時候不但要保證患者改善癥狀,還要注意幫助患者提高社會功能,提高?;钯|量。阿立哌唑是現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抗精神病新藥,其和利培酮的藥理效果相似,尤其是用于精神病患者癥狀改善效果顯著.但是安全性比利培酮要高,不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且用藥后不會對患者的糖脂代謝產牛較大的影響,不會影響患者的體質量改變,不會對患者的運動和泌乳素造成影響,不會降低患者的耐受性,安全性較高。阿立哌唑是一種多巴胺和5-羥色胺的穩定劑,屬于突觸后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具有極強的親和力,活體多巴胺有較強的拮抗作用和激動作用,可以發揮出良好的穩定系統效果。阿立哌唑還是5-羥色胺的受體激動劑和受體拮抗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均有明顯療效,也能改善患者伴發的情感癥狀,幫助患者改善認知障礙,增強認知和社會功能,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癥患者采取阿立哌唑治療,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病性癥狀和情感癥狀,增強患者的認知和社會功能,改善?;钯|量,促進相關代謝指標的恢復,安全性較高,值得在今后的治療中應用。
參考文獻
【1】史晗,趙晶媛,楊勇鋒,等.阿立哌唑聯合利培酮治療對男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催乳素及糖脂代謝的影響【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8,35(6):469-473.
【2】王華陽,楊獻紅,黃瑛,等.小劑量阿立哌唑聯合氨磺必利對男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癥狀及性功能、催乳素的影響【J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8,45 (4):604-607.
【3】陸奕彬,何秀貞,楊茂增,等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與利培酮對首發精神分裂癥總有效率、精神分裂癥指標變化分析【J】河北醫藥,2017,39(5):70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