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秋萍 潘瑋



摘要 目的:了解天山社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情況。方法:以長寧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平臺中2013- 2017年天山社區簽約服務系統數據作為研究來源,從有效簽約、就醫依從性和預約門診履約率,觀察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情況。結果:歷年數據分析展示了長寧家庭醫生工作的發展成果。結論:家庭醫生工作室是簽約居民的健康保障平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技術支撐平臺,長寧綜合改革的制度設計是社區家庭醫生賦能助力的政策支持平臺。
關鍵詞 家庭醫生;服務情況;分析
人口老齡化、城鎮化的快速進程以及慢性病高發等給醫療衛牛服務體系帶來了諸多挑戰,現有的以醫院疾病治療為中心的服務模式難以滿足群眾對長期、連續健康照顧的需求。與此同時,常見病、多發病患者集中到三甲醫院就診,造成了患者就診難、就診等候時間長度問題,也不利于分級診療的推進、不利于醫療資源的均衡利用和就醫環境的改善。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牛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提出完善以社區衛牛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牛服務體系。加快建設以社區衛牛服務中心為主體的城市社區衛牛服務網絡,完善服務功能.轉變社區衛牛服務模式,逐步承擔起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責。2011年起,上海市在長寧、閔行等IO個區試點實行家庭醫牛制度;2013年上海市發布《關于本市全面推廣家庭醫牛制度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提出做實做強社區衛牛服務的要求,明確指出將家庭醫牛制度作為深化醫改的核心舉措;2015年上海市在《關于完善本市家庭醫牛制度的實施意見》通知中,明確賦予家庭醫生可充分調動的衛牛資源,構建以家庭醫牛為基礎的分級診療服務。上海市長寧區天山社區白2013年起,全面落實家庭醫牛簽約服務,2016年起全科團隊全面轉型為5個家庭醫生工作室,承擔轄區18個居委會的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牛和社區護理服務;依據長寧原衛計委關于家庭醫牛簽約管理辦法,建立了以家庭醫牛為核心的區域分級診療體系,以醫防融合的理念為指導,落實家庭醫牛簽約服務包的工作責任,聚焦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資料與方法
依托上海市長寧區家庭醫牛簽約服務平臺,導出2013-2017年天山社區簽約服務系統數據進行分析,數據包括簽約對象基本情況。
評價指標:①有效簽約率:
有效簽約標準:建立完整健康檔案,并動態更新;簽訂規范化服務協議書,開展健康評估并制定健康干預計劃.并動態更新。②就醫依從性指標:
統計學分析:采用Excel 2003和SPSS 20.O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率的比較采用x-檢驗,檢驗水準d =0.01。
結果
天山家庭醫牛簽約服務對象年齡、性別情況(數據截至2017年12月31日),見表l、表2。
天山社區簽約服務對象中,> 60歲人員簽約人數占比最高,一方面與長期以來社區基本醫療主要服務對象為老年人群體有關;另一方面,基本公共衛牛服務中慢性病管理對象也是以中老年人為主,在家庭醫牛簽約服務初期,以疾病人群為主要簽約對象。
簽約對象就診情況,見圖2。
依據歷年數據,長寧區以績效考核引導家庭醫牛有效簽約、有效管理、有效服務的工作理念;從兩個定點率的數據分析,長寧區始終以有效簽約、簽而有約、簽而有管為準則穩步推進家庭醫牛簽約服務;2016年家庭醫牛簽約服務系統有了升級更新,預約率也有所下降,定點就診率均有小幅波動。在5年數據對比中,可見所有指標均為了讓家庭醫牛的簽約服務、預約門診、定點就診真正做到真實預約、真實服務。
保障平臺:長寧區建立了由居民依從性高、專業技術過硬的家庭醫牛領銜的家庭醫生工作室,輔以家庭醫牛醫療助手和行政助于。家庭醫生工作室簽約服務有三大任務:①與居民建立穩定的契約關系;②向居民提供綜合、連續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牛和約定的健康管理服務;③幫助居民獲得簽約服務帶來的便利,可以有獲得感。家庭醫生工作室為簽約居民提供就醫便捷通道:通道一是就醫通道,每個家庭醫生工作室都設立于居民小區核心區域,步行不到10 min就有家庭醫牛工作室;通道二是便捷的付費取藥通道,每個工作室都有行政助手,就診付費一站式流程,處力‘外配使居民在小區門口就可以拿到藥品,減少居民往返;通道三是預約就診,減少排隊等候時間,還能獲得基本藥品目錄外的非基藥藥品保障優勢;通道四是精準化雙向轉診,由家庭醫牛向上級醫院轉診時,不僅可以獲得緊缺專家資源,還可以遠程預約特種檢查項目。
社區衛牛服務中心是家庭醫牛簽約服務的技術支撐平臺:遠程診斷是中心為家庭醫牛提供的技術支撐。長寧將基層衛生單位的心電圖、B超、放射等檢查項目,委托轄區內具有專業資質的仁濟醫院、第六人民醫院和同仁醫院診斷中心進行統一遠程支持,對三大常規檢驗項目之外的檢驗項目實行整體外包【1】。這一舉措,使居民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端診療服務。在社區衛牛服務中心里,每周三上級醫院專病專科主任門診,不僅可以診間帶教家庭醫牛,還可以接診、會診南中心內家庭醫牛院內轉診的患者,既提高了家庭醫牛的專業技能,也使患者得到有效診治。信息化服務是為家庭醫牛減負增能的有效路徑。長寧區區域信息化資源為家庭醫牛簽約、預約和績效考核分配的家庭醫生工作站平臺,同時,還開發了健康長寧APP家庭醫生使用端,使家床巡診、醫囑派發可以完成實時結算、實時完成病程記錄,而且,還能完成于機端簽約和慢病隨訪,使家庭醫生工作效率明顯提高。此外,為了讓社區居民就近尋找到家庭醫牛和家庭醫生工作室,長寧區還開發了健康長寧APP居民使用端,不僅可以找到家庭醫牛,還可以查詢自己的健康檔案和就醫記錄,并且,可以通過血壓、血糖數據的錄入,進行自我監測、自我管理。
長寧綜合改革的制度是社區家庭醫牛賦能助力的政策支持平臺。長寧區始終以有效簽約、簽而有約、簽而有管為有序推進簽約服務的工作要求,以績效考核來引導家庭醫生有效簽約、有效管理、有效服務的工作理念。在薪酬制度的設計上,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用于激勵和支付社區衛牛服務中心及其工作人員提供的基本服務;此外,由簽約服務費、多點執業服務費,支付醫務人員面向群眾多元化需求而提供的多元化服務【2】。對于簽約服務費,也涉及了與簽約服務目標相符的考核指標“五率一比”,用于簽約服務費的核定支付。
參考文獻
【1】江萍上海市長寧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踐的思考【J】中華全科醫師雜忐,2016,15(8):594-599.
【2】江萍上海市長寧區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的制度設計【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7,16(10):757-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