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紅


摘要 目的:探討案例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們學院2018級2個班4年制護理本科生學生90名,根據不同班級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均由同一個老師授課,學習的教材均相同,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模式授課,觀察組采取案例法進行教學。結果:觀察組在提高學習力、增強學習興趣、提高討論問題的能力、融洽師生關系方面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護理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法是由老師選取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教學【1.2】。護理學是一門重要的護理專業課,是理論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傳統的教學不能激發學牛的學習興趣、影響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了案例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報告知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8級2個班4年制護理本科生90名學牛,根據不同班級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45名,男5名,女40名;年齡17 - 20歲,平均(18.2±0.3)歲。對照組45名,男5名,女40名;年齡17 - 21歲,平均(l8.3±0.4)歲。
方法:兩組均由同1名老師授課,學習的教材均相同。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模式授課,即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按照章節教學,讓學生掌握重點疾病的臨床表現、護理方法,了解病因和發病機制,熟悉護理操作過程。觀察組采取案例法進行教學,具體方法:首先,教師認真備好課,根據護理學教學大綱中各章節重點,收集一些典型的病案資料【3】,于課前發給學生,在課堂上讓同學們分組討論,并作出判斷,這樣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糖尿病護理教學中,我們設計病例:患者有口渴、多飲、多尿、消瘦、于腳麻木、厭食乏力等癥狀。心肺聽診(一),胸部透視未見異常;實驗室檢查:血常規正常,空腹血糖16.6 mmol/L,入院診斷:糖尿病。入院后控制血糖治療,并給予糖尿病飲食指導和干預,Sd后出院。讓學牛課前查閱資料,課堂上學牛積極發言,有的同學提出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的同學提出了飲食干預的重要性,也有的同學提出了糖尿病患者的出院指導的關鍵性等。老師及時對學牛提出的問題進行引導和啟發,鼓勵學牛自覺拓展知識,讓學生做出總結,最后老師理順和門納,指出學牛們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課堂效果得到升華。教師通過案例教學,一改傳統教學模式,學牛感覺比較新穎,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尋求到極大的樂趣,而且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潛能。學生對于自己當護上非常感興趣,調動了學習護理知識的積極性。
結果
兩組學牛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在提高學習力、增強學習興趣、提高討論問題的能力、融洽師牛關系方面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l。
兩組學牛考試成績比較:觀察組優秀39例,良好6例,優良率1OO.0%;對照組優秀12例,良好28例,差5例,優良率88.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通過案例教學,我們體會到案例教學法的優點較多,突出表現在以下幾點:①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牛學習興趣,培養學牛的自學能力:教師通過案例教學,一改傳統教學模式,學牛感覺比較新穎,學牛能夠在學習中尋求到極大的樂趣,而且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習的潛能。學生對于自己當護上非常感興趣,調動了學習護理知識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5】。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③鍛煉學牛人際語言交流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案例教學活動過程中,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