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永堅
[摘 要]我國貧困人口數量還比較多,要想實現精準脫貧任務必須努力探索各種有效路徑。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當前農村的一種有效的合作組織,必須發揮這類組織凝聚力強、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作用大的特點,努力探索農民合作社促進農民脫貧的各種有效路徑。
[關鍵詞]農民合作社;脫貧;路徑;探索
[中圖分類號]F321.42 [文獻標識碼]A
我國的貧困人口數量還比較多,據2015年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全國還有近300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下,質量生活非常差,而到2020年達到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的,貧困人口決不能掉隊。因此中央在2013年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戰略,堅決到2020年打贏扶貧攻堅戰。隨后,我國出臺了很多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政策。農民合作社是一種將農民組織起來的一種有效的合作組織,是當前農民組織化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參與到農業各項生產鏈條的整合、價值鏈的融合和價值鏈在一二三產業的提升等,能夠幫助農民發展生產,并且能夠解放農民的各項生產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等,可以說在活躍農村經濟中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當期全社會都在關注精準扶貧、助力農戶脫貧增收,而農民合作社也能夠在農民的精準脫貧中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1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
農民合作社是一種互助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能夠吸納貧困人口,形成互利共贏、相輔相成的關系,農民合作社的成立既能夠加快精準扶貧的步伐,也能夠為精準扶貧提供更新的歷史發展機遇;而且精準扶貧反過來還能讓合作社大顯身手,促進其進一步發展壯大。首先,農民合作社的凝聚作用是精準扶貧的有力關注對象。農民合作社具有自主互助性以及互助互利性,如果貧困人口或者貧困戶加入農民合作社,那么就可以將貧困人口或者貧困戶種養殖的農產品捆綁在一起,避免相互之間的惡性競爭和無序競爭,可以維護農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權益。其次,農民合作社能夠有效地防治貧困戶返貧。自從2013年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投入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等實施精準扶貧,但是在當前的扶貧攻堅中,不少貧苦戶開始出現依賴國家政策脫貧的現象,也就是被動指望著國家給脫貧,而不是自己自主去脫貧。吸引貧困戶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將多個貧困戶凝合在一個組織內,多個貧困戶在脫貧中可以形成典型帶動示范作用,引導其他貧困戶主動想著去脫貧。最后,農民合作社在精準扶貧中也得到發展壯大。目前國家在扶貧領域中投入了大量人力并給予相關的大量政策支持。比如農民合作社如果吸納貧困戶加入或者就業,那么國家的政策就會給予合作社以各項扶持,直接能夠為合作社的進一步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2 當前農民合作社在精準扶貧中顯現的問題
2.1 多數農民合作社吸納能力弱
目前,國內不少的農民合作社還處在弱渙散的狀態,多數農民合作社僅僅是一些經營個體為了爭取上級政策而匆匆忙忙成立的,多數吸納的農戶的數量僅有三五戶,合作社內部事務往往也是由合作社理事長一個人說了算。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態勢弱,那么對貧困戶的吸納能力也就非常弱,即使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后,由于合作社自身的發展能力就不足,并沒有能力去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擺脫貧困。
2.2 部分貧困戶無法順利加入農民合作社
目前多數貧困戶都是由于勞動力缺乏、因病致貧或者經濟基礎薄弱等造成的,因此在一些合作社中就吸納貧困戶加入本農民專業合作社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顧慮,主要是擔心貧困戶的集體榮譽感、集體責任感以及集體信譽感不強,因此很多合作社不愿意讓貧困戶加入而和貧困戶進行合作,而且貧困戶如果加入到農民專業合作社后就會使得合作社的規范化管理層次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社悄悄將入社門檻提高,以阻擋更多的貧困申請加入到農民專業合作社中來。
2.3 政府支持不足
目前,在很多地方各級政府都在積極鼓勵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到精準扶貧的事業中來,希望能夠吸納更多的貧困戶加入到合作社,讓其通過合作社的帶動作用促進貧困戶盡早擺脫貧困。但在具體的扶持合作社的過程中,政府方面的支持作用卻顯得并不足,并且出臺的政策含金量也不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曲解了政府的各類扶持政策。在一些合作社中,其吸納貧困戶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幫助這些貧困戶發展生產擺脫貧困,而主要是為了借扶貧的名,套取爭取國家的各項優惠扶持政策。二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出臺的扶持農民合作社發展的政策中,大多數出臺的扶持政策都是宏觀性和指導性的意見,而具體的實施細則、實施時間和實施標準等,都比較缺乏。
2.4 社內貧困戶的邊緣化情況嚴重
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共有三類,主要是核心成員(包括合作社理事長、副理事長、會計)、普通成員和貧困農戶等。目前多數農民合作社的經營和管理都是由合作社的核心成員來把控。貧困戶由于資金的缺乏,導致在合作社內部中的話語權比較弱,并且貧困戶的利益往往都被無視或者疏漏掉,因此貧困戶參與到合作社利益分配的機會更是屈指可數。這種狀態如果持續下去,貧困戶在合作社就會被邊緣化,達不到通過合作社讓農民增收致富擺脫貧困的目的。
3 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民脫貧增收的路徑
3.1 積極探索多種扶貧模式
(1)積極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來實施產業扶貧。貧困人口所在的地區往往農產品、畜牧產品以及林產品等都比較豐富,可以通過扶持貧困戶積極發展各類產業,拉動貧困戶與合作社之間的合作交流等,并且能夠讓合作社統籌使用各項扶貧攻堅產業政策促進雙方共同發展。
(2)實施金融扶貧。金融扶貧是扶貧攻堅的一個最有效的支撐。有關部門可以積極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金融相關服務,如發展農民合作社資金互助部,進行農村合作金融創新改革,使貧困戶在農民專業合作社上有更大的話語權。
(3)資金互助模式。農民合作社可以設立資金互助部,為貧困戶提供一些小額的、利率低、短期的小額扶貧貸款,還可以以貧困戶的農產品、林權等作為抵押物進行貸款。
(4)中介服務模式。合作社還可以充當中介的角色,收購貧困農戶的農產品,幫助貧困戶實現經濟增長等。
3.2 參與相關扶貧項目
為了實施產業扶貧,在一些地方實施了較多的產業貧困項目。這些項目大多數都是養殖業、種植業、農產品加工業、來料加工等項目,因此,農民專業合作社應該積極參與到這些扶貧項目中來,在這些扶貧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吸納更多的貧困人口參與,讓他們享受到更多的扶貧政策。然后通過合作社,還要避免將政府意愿強加到合作社和貧困戶頭上。不能違背合作的開放原則以及自愿原則,避免強力撮合合作社與貧困戶之間的關系。
3.3 建立合作社與貧困戶的多種利益聯結機制
積極吸納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嚴禁設立各種限制條件。貧困戶缺少資金,因此加入合作社時,可以以技術、土地、勞動力等方式進行折算入股;對于末加入合作社的貧困戶,合作社也可以與這些貧困戶簽訂比如農產品收購合同、勞動雇傭合同等,通過與合作社之間的托管、雇傭、租賃等方式建立互利共贏的聯結鏈。增強合作社自我發展能力,政府有關部門要對在扶貧工作開展較好的合作社在財政資金、政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參考文獻]
[1] 虞崇勝,余揚.“扶”與“脫”的分野:從精準扶貧到精準脫貧的戰略轉換[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7(01).
[2] 郭國旭.精準扶貧的難點、對策與路徑選擇[J].新農村,2017(17).
[3] 唐麗霞.精準扶貧機制的實現——基于各地的政策實踐[J].貴州社會科學,2017(01).
[4] 趙聲滿.農民專業合作社助力脫貧攻堅[J].社會主義論壇,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