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瑞 王安琪
[摘 要]基于B2C環境下的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路徑優化,能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幫助,也會促使其工作質量的提升。所以需要基于現狀的分析,給出優化措施。
[關鍵詞]B2C環境;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路徑優化
[中圖分類號]F326.6 [文獻標識碼]A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對生鮮農產品需求也有所增加。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受到了廣泛的重視,為消費者提供較為全面的選擇空間,消費者在網絡中可以直接進行生鮮農產品交易處理。在調查研究中可以發現,在2017年我國的生鮮電商交易額達到了1391.3億元,雖然與2016年相較增加了520億元左右,但是,相關的物流成本占有其中的51%左右,物流運行期間損耗量達到24%左右。如此高的配送成本以及損耗,導致生鮮電商的實際發展受到了一定阻礙。
所以,為了解決目前的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問題,減少物流的運行成本,降低損耗問題,確保產品新鮮度以及質量,當前很多學者已經開始針對B2C電子商務以及相關的生鮮農產品配送路徑進行分析,提出了關于相關配送路徑的優化建議,可以結合目前的B2C技術創建訂單的配送模型,采用正確的技術方式創建相關求解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生鮮農產品的物流配送路徑優化措施,積極預防物流配送過程中的產品成本過高或時間消耗問題。
1 B2C環境下的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現狀
目前在B2C的環境之下,已經開始進行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服務的整改以及創新處理,遵循科學的工作原則,編制完善計劃方案,利用科學的方式方法進行全方位整改,探索最佳的工作措施,全面提升整體物流配送效果。當前在研究中,已經開始針對車輛的路徑優化問題進行分析,創建多配送中心系統以及多車型系統的混合模型,提出了相關模型的算法求解建議。在研究的過程中,還建立了將物流配送路徑優化工作作為基礎的管理體系,針對路徑總長度進行優化處理,利用數學模型方式開展優化處理工作,改進求解算法。此類方式從B2C的電子商務以及相關生鮮農產品配送工作、路徑優化角度等考慮問題,了解實際情況,更好地解決目前的物流配送問題,使得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得到良好支持,形成新時期背景之下的優化模式。
2 基于B2C環境下的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路徑優化模型
在B2C的環境之下,生鮮農產品的物流配送路徑具有服務工作對象的數量很多,位置具有分散性特征。所以,很多區域都開始采用多配送中心相關配送模式,結合生鮮農產品容易腐蝕的特征,創建了可以反映損耗狀況的生鮮農產品價值損耗函數,了解運輸期間的損耗狀況。與此同時還創建了正確反映客戶滿意度的系統,將物流的配送成本降到最低,增強各方面工作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更好地針對物流配送模型進行改革完善,提升驗證模型有效性與可靠性。
2.1 物流配送優化模型
對于物流配送的優化模型而言,在建設之前需要全面分析目前的生產農產品物流配送問題,更好地創建相關系統以及機制。對于生鮮電商而言,有利于改善人們的生鮮農產品消費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便捷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物流流通服務。在B2C的網絡環境之下,已經開始創建了相關的物流配送網絡系統,其中的構成內容主要就是消費者內容、生鮮農產品的電子商務平臺內容、供應商的物流配送環節等等。且在B2C的環境之下,物流配送方式與以往的配送方式相較,所面臨的消費者數量很多,位置也很分散,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其配送的難度提升。通常情況下,消費者對于物流配送存在期望時間,如若超過期望時間,會導致配送服務滿意度降低,甚至會導致電子商務平臺的聲譽度受到損害,所以,為了解決此類問題,應科學合理地利用連續線性函數對消費者的滿意度狀況進行分析,合理地開展各方面工作。其中,消費者的收獲時間主要為兩個階段,也就是期望收獲的時間段以及可以接受的時間段,如若消費者可以在期望時間之內收獲,就可以將滿意度設定為100%,如若在可接受的時間之內收獲,那么,滿意度就會存在差異,在了解相關的模型之后,應結合各方面分析特點與狀況,根據B2C環境之下的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路徑優化問題,更好地開展分析工作以及探索工作,了解實際狀況,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根據消費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多個配送中心向著區域之內分散消費者提供物流配送的處理,有利于在消費者規定時間窗之內更好地完成目前的配送任務,無論是早于相關顧客規定時間還是晚于相關規定時間,都會進行費用的懲罰。在服務工作中結合消費者位置情況,針對物流配送方案進行改革完善,降低配送成本,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
在構建相關模型期間,應當結合基本建設完成模型的創建工作,根據配送中心的工作特點以及實際狀況,更好地進行調查分析,不可以出現配送車容量超過上限的問題。應全面了解消費者的位置以及需求量,創建配送車的服務模式。在每位消費者進行配送時間窗口設計的過程中,還能夠更好地結合生鮮農產品可能出現的腐敗問題進行處理,遵循科學化以及合理化的工作原則,更好地對其進行改革完善。在生鮮農產品損耗函數方面,還需進行科學化的研究探索,了解實際狀況,更好地進行探討服務。目前在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環節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出現物流配送路徑方面的問題,嚴重影響整體工作效果。所以,為了更好地針對生鮮農產品的物流配送路徑進行優化改革,應正確采用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等開展綜合性的物流配送路徑分析工作,創建科學化的工作模式,利用合理的方式提升物流配送路徑的優化改革,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2.2 遺傳算法求解
采用遺傳算法進行求解,應創建模擬自然環境遺傳以及進化過程的機制,形成自適應的全局優化概率搜索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結合實際問題,形成優化路徑。在算法設計期間,應遵循基礎性的設計原則,探索最佳的設計手法以及模式。
第一,應采用染色體的編碼方式開展工作,編碼設計屬于遺傳算法方面較為重要的步驟,最為主要的編碼方式就是二進制類型、自然數類型、浮點數類型等等,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自然數編碼方式的應用。為每位消費者分配1到m的編號,配送中心的相關編號是0,創建染色體的消費者編號形式,表示配送方案,例如:在創建“014703450”相關標號之后,配送中心0然后為消費者1消費者4消費者7,配送中心0。另外的路徑就是配送中心0消費者3消費者4消費者5配送中心0。在此順序之下,應根據目前的實際狀況,遵循科學化的工作原則,對其進行全方位處理。
第二,開展群體的初始化處理工作。在采用遺傳算法的過程中,能夠形成群體進化操作模式,應進行起始搜索點的分析,了解初始的群體數據信息,根據消費者編碼進行排序,依次開展物流的分配工作,更好地進行處理,形成服務工作機制以及模式。根據操作編碼分配的配送車情況,進行染色體的建設。如若消費者子串為“m11,m12....m1i”,那么,按照具體的要求進行操作,直到最后的編碼分配于配送車中,形成了第一條的染色體,【0,M11,M12....M1i,0,M21....Mnm,0】。在重復操作之后,直到可以滿足相關初始群體規模G的要求為止。
第三,適應度的正確計算。在適應度計算工作中,需要結合個體情況進行優劣程度的評定處理,根據實際狀況合理地進行適應度值分析探索,編制完善的配送方案,明確最終的工作目標,協調各方面工作之間的關系,確保結合實際配送方案成本目標,進行配送成本綜合的計算。
第四,選擇類型的運算措施。具有適應度計算的承接特點,主要是將適度很高的個體,按照具體規則,遺傳到下一代中,充分發揮出選擇類型預算方式積極作用。
2.3 算例分析
將某生鮮電子商務企業作為本次研究案例,選擇區域網絡購物消費者的配送進行分析,該區域一共有兩個配送中心,分別為①(6千米,15千米),②(4千米,8千米),分別進行消費者配送處理,結合消費者的位置以及需求量、期望配送時間等進行處理。顧客需求量為684千克,配送距離為150.9千米。在每天早晨八點的時候開展配送工作,在配送中心設置規格為100千克的電動車對其處理,在每個配送點配送車的停留時間為十分鐘,且速度為15千米每小時,成本為一元每千米,生鮮農產品的價格為20元每千克,保質期為兩天,在配送的過程中,懲罰的費用為30元每小時。通過仿真分析方式,創建專業化的計算模型進行計算,可以發現總成本為560元,消費者的滿意度為94%。
3 總結
在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路徑優化的過程中,應結合B2C環境之下的技術應用狀況,對相關的物流配送路徑進行優化處理,轉變以往的方式方法,逐漸提升整體路徑優化效果,充分發揮各方面工作方式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在農產品的物流配送路徑優化環節中,應編制較為完善的計劃方案,通過模型計算方式的支持,促進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路徑的合理優化,不僅要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服務,還應降低物流配送成本,為其發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何有世,馬騰飛.B2C環境下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路徑優化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05).
[2] 何有世,馬騰飛.B2C環境下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路徑優化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05).
[3] 趙秀榮,崔佳.我國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路徑優化研究[J].農業經濟,2018(05).
[4] 孫明明,張辰彥,林國龍,等.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問題及其路徑優化[J].江蘇農業科學,2017(11).
[5] 李海龍.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路徑優化探究[J].現代商業,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