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丹燕 潘華斌
復發性口腔潰瘍屬于一種口腔黏膜類的疾病,其發病原因復雜,至今仍不明。據統計,其在兒童中發病率達20%[1]。復發性口腔潰瘍使患兒咀嚼吞咽困難,味覺改變,情緒波動大、食欲不振,進而引起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治療時間越長,對患兒健康影響越大,因此快速治療口腔潰瘍尤為重要[2]。碘甘油屬于一種消毒防腐劑,能夠使菌體蛋白質發生變性,進而殺死細菌、真菌等。脾氨肽屬于多肽,對免疫功能有缺陷、低下或紊亂的患兒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3]。本文探討碘甘油局部外涂聯合口服脾氨肽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患兒的臨床療效。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復發性口腔潰瘍患兒80例,排除有其他口腔黏膜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就診前1個月內未進行其他相關治療。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患兒男29例,女11例;年齡3~10歲,平均年齡(5.6±2.2)歲。病程3~30個月,平均病程(21.8±6.2)個月。病情輕度患兒20例,重度患兒20例。觀察組患兒男28例,女12例;年齡3~10歲,平均年齡(5.5±2.1)歲;病程3~31個月,平均病程(21.5±5.9)個月。輕度患兒19例,重度患兒21例。兩組患兒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告知所有患兒監護人具體治療方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碘甘油局部外涂治療,方法:(1)年齡稍大比較配合的患兒,則叮囑患兒張口,采用壓舌板壓舌,發出“啊”的聲音,使用棉簽蘸取碘甘油(以棉簽不滴液體為準)直接涂于患處,30min內禁止飲食和進水。(2)年齡較小或配合度較差的患兒,治療人員雙手洗凈并消毒,拿一塊無菌紗布螺旋纏繞至食指,將碘甘油均勻涂布于紗布上,叮囑家長配合使患兒張口,然后快速的在潰瘍處涂抹,年齡小且處于長牙期的患兒準備牙墊以防咬傷。涂抹3次/d,間隔4h/次,建議在飯后1h漱口后涂抹。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予以脾氨肽凍干粉3mg/次,1次/2d,涼開水溶解口服,兩組患兒治療過程中均叮囑家長讓患兒按時飲食,按時作息,飯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從而排除藥物治療外的其他因素的干擾。連用3個月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后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和CD4+/CD8+的變化。
1.3 評價方法 (1)T淋巴細胞亞群的測定:治療前后,在清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5ml,采用無菌試管保存,3000r/min離心血清,低溫保存,用流式細胞儀測定CD3+、CD4+、CD8+、CD4+/CD8+細胞水平,判定對患兒免疫功能的影響。(2)療效評價標準:治愈:治療期間口腔潰瘍未復發;顯效:5d內愈合,無疼痛;有效:7d內愈合,無疼痛;無效:>9d愈合,無疼痛。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3)潰瘍愈合標準:潰瘍面積等于所有潰瘍面積相加總和,口腔潰瘍愈合時間則按照所有潰瘍面完全愈合后判斷。(4)疼痛評價標準:采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根據規定的表情圖,患兒從中選出與自己疼痛水平一致的,若有年齡較小或有語言障礙的患兒由監護人協助,評價由兒科同一醫師完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免疫功能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x±s)
2.2 兩組患兒口腔癥狀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口腔癥狀比較[d,(x±s)]
2.3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4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在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未出現過敏等和治療不相關的反應,治療前后復查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屬于正常范疇。
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病因主要為免疫缺陷、遺傳以及其他部分疾病或癥狀的影響。長期處于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波動大、睡眠情況不佳或是體內缺乏微量元素,營養不良等均會造成口腔潰瘍的發生。臨床上,常規采用西瓜霜噴劑配合維生素B2及維生素C等治療,具有一定療效。但該法存在見效慢、療效不明顯、復發率高等問題。
碘甘油中的碘具有氧化作用,能夠使機體的蛋白細胞活性基因發生變性,從而殺死具有危害的病原體[4]。脾氨肽口服凍干粉是一種免疫調節劑,其主要是由多肽、多核苷酸類復合物組成,能夠誘導淋巴細胞致敏或激活,從而對靶細胞發起細胞免疫反應,包括直接的細胞毒殺傷效應、協同效益、增殖效應、復制效應,達到增強細胞免疫功能的目的;同時還能改善單核細胞吞噬功能,加速淋巴因子以及干擾素的產生,進而增強機體的免疫調節功能[5]。研究發現T淋巴細胞亞群的失衡是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機體的免疫調節能力下降,機體本身功能紊亂,T細胞間的活性喪失,各種免疫應答反應異常,從而產生口腔潰瘍。本資料應用口服脾氨肽局部外涂碘甘油治療,脾氨肽能增強單核吞噬細胞功能,使干擾素和淋巴因子釋放增加,機體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復,并促進患兒T淋巴細胞功能增強,白介素和干擾素的含量明顯得到增加,提高患兒CD3+、CD4+水平,從而使患兒CD4+/CD8+逐漸恢復正常,增強兒童細胞免疫調節功能,促進機體達到平衡狀態[6]。觀察組患兒疼痛消失時間、潰瘍愈合時間及進食改善時間均顯著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生明顯的不良反應,表明本治療對復發性口腔潰瘍有明顯有效的改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