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吉
[摘要]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為新時期我國農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推動農民脫貧致富,更是推動鄉村經濟發展,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助推力。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河南;鄉村旅游;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7-0120-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7.050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并指出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國家發展、民族振興大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我國當前城鎮化差距顯著,農村產業化水平較低,農村醫療、教育、生態環境保護尚有很大進步空間的前提下,發展鄉村旅游不僅能推動鄉村就業,創造經濟財富,更能維護和推動鄉村發展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可持續化。河南是農業大省,截至2016年農村人口突破5000萬,在全國的鄉村振興發展格局中占據重要地位,同時河南歷史悠久,自然資源豐富,北西南分別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別山分布,中東西部有黃淮海平原、南陽盆地,擁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并借助改革開放的春風,經過30年的發展在開發鄉村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的成功經驗。隨著全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大力發展河南鄉村旅游,對推動.全國鄉村旅游形成產業化、規范化和可持續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河南鄉村旅游發展的成果及存在的問題
作為全國最大的農業大省,河南鄉鎮數量超過1800個,鄉村有5萬之多,鄉村旅游資源占全省旅游資源的70%,尚有大量可供開發的鄉村旅游資源。近年來,河南省旅游局在國家的大力號召下,依托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并陸續推出了“百村萬戶”和“美麗鄉村”為口號的旅游富民項目工程,大力推動河南鄉村旅游的發展,由政府、社會和企業形成合力推動河南的鄉村旅游建設。2017年全年河南共接待海內外游客6651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6751億元,同年增長17%,為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發展,河南省政府在鄭州、洛陽、開封、新鄉等市共成立了23個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試點。
(一)重規模輕質量,鄉村旅游同質化嚴重
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借助河南優秀的鄉村旅游資源,形成了豐富多樣的鄉村旅游產品,如農家樂、景點觀賞、賞花、自駕游等,但是大部分鄉村旅游服務單一,品味不高,鄉情淡薄,而且存在嚴重的同質化現象,其中個性化服務嚴重缺失,為特殊群體(老人、幼兒、殘疾人)提供的旅游服務嚴重不足。部分鄉鎮和農村在發展鄉村旅游時,由于缺乏足夠的經驗和理論知識,無法形成高瞻遠矚的戰略格局,往往互相模仿、抄襲,僅僅將鄉村旅游看作發展農村經濟,扶貧攻堅的一種短期手段,而對鄉村旅游的產業化、農業產品結構化調整、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缺乏認識,更沒有推動鄉村旅游和農業、工業、服務業融合的意識,導致河南鄉村旅游雖然短期內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從長期來看卻留下了嚴重的生態環境污染和低質量旅游產品競爭激烈的隱患。
(二)重視短期效益,忽略長期發展
部分城鎮、鄉村對旅游業開發缺乏足夠深度的理論認識,在開發鄉村旅游產品時服務意識和功能意識不足,導致旅游產品的游客參與度較低,旅游者的旅游感受和體驗度難以得到提高,產品結構單一,也很難滿足社會多層次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部分鄉村旅游只重視旅游產品開發,忽略生態環境保護和鄉村旅游的持續經營,部分城郊和農村地區的旅游資源被開發后,不注重產業化經營、管理和保護,生態環境嚴重破壞,尤其是飲料瓶、生活垃圾、塑料袋、汽車尾氣、餐館廢氣廢物和塵土等都對鄉村的環境質量產生了影響,也嚴重影響了村民和游客的身體健康。部分地區的旅游景點盲目開發綠色植被、山林和水資源,導致植被面積減少,山林、水、生物資源遭到破壞。
(三)缺乏高質量、高品位的旅游產品和旅游服務
部分鄉村旅游的開發只體現在表面的景點開發和農家樂概念上,對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民俗風情和人文設計缺乏認識和了解,部分城鎮和鄉村只是在現有的生產基礎上進行較低水平的改造和開發,對旅游產品和服務不進行深度加工和創新改造,更缺乏產業化和品牌化意識,導致鄉村旅游缺乏特色,審美品味不高,以低質量的原生態為招牌吸引游客,難以形成長久的競爭力。同時在鄉村旅游產品設計、加工、策劃、包裝和宣傳方面力度不足,創新性不夠,缺乏足夠的市場競爭力,無法吸引高質量游客,導致鄉村旅游始終在小范圍、低質量、低收益層面上徘徊。
(四)重視資源開發,忽視基礎設施建設
鄉村旅游的開發不止體現在旅游景點和旅游產品上,也應當有相應的配套設施和基礎建設,而部分城鎮和鄉村的基礎設施較差,交通、網絡、通信和衛生條件建設水平較低,是阻礙鄉村旅游建設朝著高質量高水平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一項對河南鄉村旅游滿意度的調查,游客對景觀、美食、特產和休閑等方面的評分總體較高,而對基礎設施包括無線網絡、交通、停車場、衛生間設置等總體評價較低。根據統計分析,當前河南鄉村旅游基礎設施較差主要體現在:景色優美、鄉土風情濃厚的地方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道路通行質量差,交通指示、標牌和導航服務質量差,網絡基礎設施不足,無線網絡和移動網絡、手機信號覆蓋范圍有限,住宿水平低,熱水、飲食和衛生無法滿足二、河南鄉村旅游開發不足的原因和影響
(一)原因
河南鄉村旅游開發不足的首要原因是理念認識的不足。長期以來,河南作為農業大省,在經濟發展方面主要以粗放型經營為主,在發展理念上就形成了注重規模,忽視長期利益的認識,而且由于教育的普及度等多種原因,農村居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低,現代精神文明和環保意識不夠,更受到小農經濟意識的影響,村民看重短期經濟效益,忽視長期發展。另外鄉村旅游開發也要受到政府領導干部考核的影響,往往只重視短期內的發展規模、產值,而忽視生產效率、產業結構以及長效發展。這種單一的發展理念已經不適應時代的要求,尤其是在環境持續惡化,資源日趨緊張的情況下,固守落后的發展理念最終會造成鄉村旅游發展效率低下、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現象。除了思想意識等方面的影響外,河南的綜合經濟水平、綜合教育水平、基礎設施建設等都對鄉村旅游開發造成一定的影響和制約。
(二)影響
旅游景點、產品同質化嚴重帶來的危害首先是低質量競爭加劇,容易引發價格戰。同行之間將競爭集中在降價吸引旅游者方面,而忽視提升旅游服務質量,長久的價格戰持續下去,企業收益降低,良性運營無法維持,最終退出鄉村旅游市場。其次,同質化也無法滿足多元化、多層次的游客旅游需求,縮小游客的可供選擇范圍。旅游企業的價格競爭迫使他們為了維持收支平衡,降低旅游服務、產品質量,景點開發投入少,景觀風景、生態維護水平低,景點服務不到位等,中高質量游客的旅游滿意度較低,影響鄉村旅游形象和口碑。
最后,低質量的同行競爭、落后的旅游產業發展觀念,給鄉鎮、農村的自然景觀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壞。一方面是自然景觀的過度開發,影響鄉村當地的生態平衡、動植物資源保護、房屋等建筑物管理等。另一方面是游客的大量來訪超出了鄉村旅游的承載范圍,汽車尾氣、生活垃圾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水體、空氣污染。
三、鄉村振興戰略下發展河南鄉村旅游的有效措施
河南大力開發鄉村旅游要做到理念先行,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思想下大力推動旅游產品創新,合理開發鄉村旅游經典,維護和鞏固現有旅游資源,進一步提高農村休閑旅游、養生旅游、生態旅游所占比例,并根據旅游市場的發展進行精準市場定位,致力于打造層次分明、高低端結合的鄉村旅游產業,實現鄉村旅游經濟向綠色、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一)創新開發理念,關注鄉村旅游產品質量和旅游服務針對當前河南鄉村旅游同質化嚴重的現象,旅游局和鄉村旅游試點地區政府應當致力于推動鄉村旅游向著特色化和科技化方向發展,推動本地的鄉村旅游進行轉型升級。
首先,加大本地旅游產品和旅游服務的科技投入、創新設計和藝術開發。其中包括提升農業用具、農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大投入對農具和農業生產進行科技更新換代,提高農業生產的現代化進程,根據當地的農作物、經濟作物種植歷史和經驗開辦獨具特色的農業博物館,在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種植方面,積極投入和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提高旅游產品的觀賞價值。如利用現代科技和生物技術,種植并維護觀賞花卉,打造春秋高端賞花旅游路線。
其次,采用現代園林造景和園藝設計,將本地農產品和現代設計藝術相融合,滿足城市游客的追求時尚、簡約和返璞歸真的旅游心理和旅游需求。
最后,加大對當地民俗文化創意的開發,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文化。鄉村旅游的開發對象不僅包括自然資源、自然景觀,更包括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只有將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開發融合起來,才能賦予鄉村旅游更深厚的人文內涵,增強鄉村旅游的人文氣息和藝術氣息。
(二)增強鄉村旅游產業融合,構建鄉村全面發展格局
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而鄉村旅游開發更是推動農村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所以河南開發和推動鄉村旅游應當注意,打破傳統鄉村旅游開發的孤島現象,將鄉村旅游開發和鄉村的全面發展相融合,形成第一、二、三產業共同發展,互相推動的和諧局面。
首先,鄉鎮和農村政府應當開發和建立農業產業體系發展規劃,對農村的第一、二、三產業發展進行總體指導,并積極開發和推動鄉村生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和脫貧攻堅發展,將鄉村旅游開發和以上項目結合起來,帶動村民就業,推動村民從傳統的農業生產中進行角色轉變,投身到第二、三產業之中,增加經濟收入。如政府帶頭開展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增大對村民的教育和培訓投入,消除言語粗俗、暴戾逞兇、貪圖小便宜等帶有封建宗族文化色彩的落后觀念。
其次,開展鄉村旅游試點工程,將美麗鄉村和旅游產業開發融合起來,并在全省范圍內樹立鄉村旅游開發典范,如臨潁南街村.欒川鄉村旅游、紅旗渠景區等,通過農業產業轉型,第一、二、三產業融合,走上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發展體系,并帶動農村的全面發展。
(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強鄉村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是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化,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同步增長的現代化,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現代化。發展鄉村旅游,實現農村振興也要建立在綠色發展的基礎上,鄉村的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是鄉村產業開發的基礎和前提,一旦鄉村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鄉村的產業發展就無從談起,所以河南鄉鎮、農村的旅游開發管理者一定要意識到鄉村旅游是建立在農村的生態環境、民俗民風基礎之上的,只有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在保護的基礎上開發旅游產業,才能形成健康長效的鄉村旅游體系。
首先,在開發鄉村旅游資源時,要從源頭做到低碳環保,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開發,立足未來制定長期發展規劃,并完善相關的鄉村環境保護法規、政策,為旅游開發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加強村民文化知識和精神文明培訓,提升村民的環保意識,讓環保工作落實到實處,而不是只停留在口號上。村民是建設鄉村旅游的重要群體,和鄉村旅游景區、旅游服務的關系最為緊密,他們的行為直接影響到當地的生態自然環境。最后,對游客進行環保意識宣傳,游客是鄉村旅游的主要對象,他們不僅要享受鄉村旅游產品和服務,更要肩負維護景區環境和生態的責任和義務。
(四)加大物力財力投入,完善鄉村配套設施建設
重視鄉村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景區交通道路指
引、路況播報、特色風景通道、無線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飲水設施、安全設施、停車場、衛生間、垃圾投放設施等。在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提高景區的接待服務水平,建設酒店、休閑農莊、農家小院等多層次的住宿和餐飲條件,滿足不同檔次的游客需求,加大對景區的安全、衛生管理。
四、結語
鄉村旅游的科學規范開發能使農民更富裕、鄉村更美麗、農業更興旺、城鄉關系更和諧,對推動農業現代化、產業化發展,推動農村第三產業發展,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農村安全衛生管理都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河南開展鄉村旅游應當立足本地豐富的自然環境和動植物資源,結合現代商業開發理念,本著保護、傳承、創新的態度對鄉村旅游資源進行適度開發,堅持綠色和可持續發展原則,將產業融合和扶貧攻堅相結合,以現代管理學、經濟學、民俗學和社會學等專業理論知識為指導,推動河南鄉村旅游的理論和實踐發展,推動美麗鄉村和現代化鄉村建設,為實現農村、農業現代化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天富.美麗鄉村背景下河南鄉村旅游發展問題與對策[J].經濟地理,2017,37(11):236-240.
[2]杜志廣.我國鄉村旅游發展存在問題與對策[J].南方農機,2018,49(16):167-168.
[3]孫亞杰.新時代以特色鄉村旅游促進”鄉村振興”的路徑探討——以臨潁南街村為例[J].南方農機,2018,49(16):207,220.
[4]李鵬.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平頂山市鄉村旅游[J].北方園藝,2018(14):197-200.
[5]周莉.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問題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財訊,2018(15):119-120.
[6]江東芳.鄉村振興戰略下城郊鄉村旅游發展研究——以信陽市為例[J].中國商論,2018(24):55-56.
[7]趙麗麗.鄉村振興戰略視野下鄉村旅游事業發展取向與實現機制研究[J].農業經濟,2018(8):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