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杰
摘 要: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著物聯網技術的演進。物聯網技術繼互聯網移動通信之后的全新的信息技術革命,且應用范圍較廣,尤其是在城市智能化發展中更是發揮著重要作用。基于物聯網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已成為時下城市發展新風尚。本文物聯網技術及智慧城市相關概念出發,指出智慧城市建設中常用的物聯網技術,最后分析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城市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物聯網;智慧城市;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91.44;TN92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5-0043-02
1 物聯網技術與智慧城市概述
1.1 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應用上,主要是基于互聯網建立網絡架構,可以說,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與拓展,使相互聯系的物體實現信息的互通有余,而這一技術的實現需要依靠網絡傳感、射頻識別、大數據、云計算、激光掃描等共同完成。為提升物聯網技術應用實效性,需實現網絡全覆蓋、通信及時化、連接有效化。新時代,智慧城市建設上,從下述兩層面把握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第一,在制定物聯網應用標準上,應立足于國家規定,結合技術要求、系統特點及城市建設要求,進行統籌化分析,針對性制定。第二,在物聯網設計上,踐行三步走,即,數據信息的采集、分析、處理,以傳感器、傳輸設備、資源處理中心作為支撐結構。物聯網技術的特點為: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技術連接,所用傳感器可以全方位識別捕捉信息,基于云計算大數據實現對海量數據信息的處理與智能化控制。
1.2 智慧城市
IBM于2008年正式提出智慧城市概念,2009年美國首建智慧城市,搭載物聯網技術,為居住創造更加便捷的智慧化服務,這一行動在全世界引發熱潮,智慧城市建設成為熱點。我國于2010年規劃智慧城市建設,2012年正式頭肩,借助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進行信息的感知、分析、整合處理,實現對城市建設各項信息的整合,把握城市各項活動發展動態并利用物聯網的智能化技術做出智能化響應,開展智能化管理,為城市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2 智慧城市建設中應用物聯網技術的主要內容
2.1 網絡傳感技術
物聯網技術中網絡傳感技術屬于基礎性、廣泛性應用的技術。智慧城市建設中應用網絡傳感技術有利于收集相關信息,基于網絡傳感器,獲取物聯網建設中的有關信息,同時進行加工、分析、整理、匯總,最后傳送至信息處理中心進行處理,實現遠程操作、協調處理。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應用網絡傳感技術可通過對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與處理,為智慧城市的后期建設提供詳盡的數據信息等參考依據。
2.2 射頻識別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基于無線射頻通信實現非接觸性數據采集,這也是物聯網核心技術之一。而該技術的核心是電子標簽,借助射頻信號對網絡系統中的人、物進行系統識別,在此基礎上,對電子標簽中的信息進行讀取。該項技術的應用具有諸多優勢,如,在城市建設中代替了傳統的人力、物力,可靠性突出,應用效率高,信息甄別能力強,信息采集速度快,不受外界天氣影響,因此,該技術實用性及適用性極強,設備的運行不受地點環境的影響,任何地點或環境下皆可進行正常工作,確保信息采集的順暢。
2.3 云計算技術
物聯網的穩定運行離不開云計算,云計算是幫助物聯網技術實現快速、穩定、高速運行的基礎。云計算基于數據分析能力實現對信息數據的高效分析,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方向指引。物聯網技術中的云計算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完善醫療服務項目、交通建設、物流服務、醫療行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網絡的快速發展,物流服務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云計算為物流服務提供了更為有效的數據信息支撐;另外,道路交通網的建設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利用云計算可以進一步優化交通管理功能,優化道路建設,精確道路導航,對交通管理實現遠程與集中操控,保證交通系統的安全通常。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于云計算,脫離于云計算技術而存在的物聯網將難以提供海量數據信息的服務。
3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城市管理中的應用
3.1 智慧化城市管理
智慧化城市管理是政府部門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推動政府政務工作進程的重要基礎,有利于幫助群眾了解政務信息,使群眾了解自己在社會中需要履行的義務與指責。借助物聯網技術進行城市管理可以及時反饋并處理信息,群眾直觀了解政府在城市管理上的最新動態,群眾可以更加直接的監督政府工作,同時及時反饋信息,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此外,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城市建設可有效保障城市安全管理,政府對城市管理相關信息進行梳理、整合、分析、處理,宏觀上了解城市管理現狀,微觀上把握城市管理問題與重難點,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管理,降低城市管理中發生突發事件的可能性,提高處理效率,增強處理實效性,從而為群眾提供穩定、和諧的城市空間。
3.2 智慧化交通管理
城市交通情況是城市發展狀況的映射,基于物聯網技術可以統籌規劃城市交通,例如,實時監控各個路段,確保交通事故發生時得以及時疏導,避免事故進一步擴散,降低事故風險。借助智慧化交通,民眾可以實時掌握各個路段交通狀況,選擇適宜的交通路線,協調城市交通流量,最大程度上減少堵車狀況,提升出行效率。另外,在交通管理上,交管人員可運用網絡傳感技術使監控設備與主控室進行良性連接,將實時交通信息清晰投射于主控屏上,從而清晰觀看到交通狀況直播,實時掌握交通狀況。停車場作為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其在建設規劃上也可應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安裝監控探頭,了解車輛停放時間,合理判定收費,使車輛停放更為有序,優化對車輛停放的管理。總之,在指揮交通建設上,可充分利用傳感器技術、電子控制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構建交通數據交換傳輸網,實現交通信息的共享,為交通管理提供實時數據信息,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效率與效果,提供最優質的城市交通服務。
3.3 智慧化社區管理
智慧社區管理是物聯網視域下的新型社區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智慧家居、智慧樓宇、數字生活、路網監控等內容,借助信息通信及信息化發展優勢,基于對信息通信設施與相關工程的完善,推動產業技術攻關,營造社區智慧化發展環境,利用物聯網生成海量信息,進行全新的社區管理,在其中融入智能化的社會管理模式與產業發展模式。智慧社區的建設始終圍繞增強社區群眾幸福感,為民眾提供便捷生活,推動和諧社區的構建。可以說,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社區建設,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分支與“細胞”,創建出的是人本化的智能管理系統,更好地為人們提供便捷、高效的生活環境。
3.4 智慧化建筑建造
智慧小區是城市管理的小分子,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物聯網技術可以為小區建設提供更為便捷的條件。在家居安防上,為小區業主建立“云管理”的客戶端平臺,借助互聯網技術,物業管理部門與業主手機相連,物業將小區實時動態傳送至業主手機上,業主全方位了解小區狀況。倘若業主居家中遇到故障需要保修,也可利用水電網與智慧建筑的鏈接,確定故障點范圍,通過云管理平臺直接向物業發送故障點保修深情,不僅提高了故障報修效率,更可全過程動態監管。在智能家庭管理上,可基于zigbee技術,將家電、家居設施與手機相連,手機遠程操控家電,也可設置智能聯動,通過對某一條件的處罰,引起其他與設備的啟動,如,業主為了回家更為方便,可以利用物聯網,設置回家模式,用戶一旦通過指紋進入室內,指紋信息便引動照明系統和空調系統、燃氣、自來水閥門等,離家模式則是用戶離家后上述聯動設備自動關閉,也可開通語音控制,通過語音對家電開關進行控制,對于廚衛設施則應建立火災警報系統,最為為住戶打造一個智能化、自動化、舒適化的居住環境。
3.5 智慧物流
基于物聯網的智慧物流,可進一步優化對物流信息的管理,物流信息流通更為順暢。智慧物流基于RFID衍生出產品溯源系統,該系統與全球物流信息相連,在物流配送上,可實現全自動配送、可視化管理,進而構建起智能化配送信息庫。基于模擬分析軟件可優化產品供應網絡,促使利潤實現最大化,為用戶提供優質物流服務。減少對自然及社會資源的消耗。利用物聯網技術打造的智慧物流,通過融合其它網絡,為物流提供了穩定高效率的數據傳輸通道,社會大眾可以及時全面掌握物流信息。此外,海量信息為智慧物流建設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意見參考。
3.6 智慧化農業管理
智慧城市發展中農業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農業發展以大棚種植為主,為此,將物聯網技術引入其中,借助傳感器實時監測農作物生長狀況,如,對溫濕度、光照情況等的監測,同時可將獲得的檢測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為農業工作者提供最為適宜的農作物養護指導。通過實時監測可全方位掌握大棚中的各項信息,倘若其中有任何一類因素不符合規定要求,便會隨之發出預警信號,按照預警信號所示農業工作者可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見圖1。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管理中的應用不止于此,還可用于農業灌溉、水產養殖等領域中,且應用效果良好。
4 結語
綜上,智慧城市建設依托于物聯網技術,可充分借助物聯網技術優勢,對各領域管理內容進行數據化的采集與處理,通過對數據信息的分析實現智能化管理。未來物聯網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將更為廣泛且深入,為此,我們要不斷開拓創新,是物聯網技術愈發純熟,更好地服務于智慧城市建設,創建美麗和諧的家園。
參考文獻
[1] 伏昌艷.云計算及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11):190-191.
[2] 徐龍.利用物聯網和云計算來構建智慧城市信息系統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9,21(08):55-56.
[3] 黃靈.智慧型城市建設中物聯網技術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9,37(0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