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爽 陳瑤
摘 要:信息技術對于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們日常工作的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電力能源是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礎能源之一,配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是保障人們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要求。將信息化技術不斷應用于配電網運維技術中,提高電力企業的服務質量,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配電網;運維
中圖分類號:TM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5-0189-01
配電網作為電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電力企業提供基本服務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由于其在運行過程中,涉及的環節較多,結構復雜,對管理水平具有較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技術不斷成熟的情況下,其在配電網的應急指揮平臺建設中,在電力能源的生產過程中,在電力調度管理系統中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展,為配電網運維管理提供更加高效的支撐力度。
1 強化信息技術在配電網運維中應用的意義
1.1 配電網運維效率提升的內在要求
我國的電力事業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但是由于歷史上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薄弱,在電力運行的各個環節都比較落后,一直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1]。尤其我國東西部地區在電力生產和用電需求上具有較大的差異,使得整體電力配送效率比較低,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積極采用信息技術,可以改善的提高電力生產和配送之間的不平衡局面,進一步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電力企業的服務水平。
1.2 提升配電網運行穩定性和安全性的需要
隨著我國電力用戶結構逐漸復雜化,線路規模不斷擴大,提升電網建設的智能化水平已經成為電力行業發展要面臨的首要問題。目前我國諸多行業發展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對于電力運行的穩定性有著較高的要求,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實時監測電網運行中的狀態,與電網運行的傳感設備與數據庫分析手段綜合作用,對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提前預判,減少電力運行中的安全隱患。
1.3 提高電力企業運營效益的需要
電力企業作為國家能源供應的基礎行業,其價格機制并不是完全由市場確定,其形成過程受到市場經濟規律和其自身行業的特殊性的雙重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從內部入手,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就成為電力企業運營過程中的重要問題。采用信息化技術的手段,將智能化設備投入運維過程中,能夠減少運維工作對人力資源的依賴程度,提高電力企業處理意外事故的效率,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電力企業的運營效率。
2 配電網運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配電網載荷分布不均衡
在基層中低壓電網運行過程中,由于歷史因素和技術因素造成的載荷不均,一直是困擾電力企業運維的主要問題,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城市化擴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在原來的城鄉交界處出現大量的中小型企業或者大型房地產項目,對電網線路的分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電力企業在技術和人力資源的限制,無法達到實際發展的需要,進而造成配電網絡長期處于滿負荷和超負荷運行的狀態,這不僅會造成電網運行過程中的線損增加,更會導致運行中的隱患增多,對運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2.2 配電系統設備落后,布局不夠完善
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智能電網的建設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但是就農村地區和一些偏遠地區而言,目前在配電系統的設備更新上,與實際需求之間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線路運行的安全監測方面,一些智能化設備還沒有能夠投入實際運行之中。配電網絡布局不合理,使得電力能源在輸變過程中造成極大的浪費,直接限制了配電網運維水平的提高。
2.3 信息技術人員無法適應運維工作的需求
在信息化技術的背景下,對于電力企業工作人員的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信息化技術發展較快,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尤其是對于一些偏遠地區的工作人員而言,本身的勞動強度比較大,原本的知識層次受限,在運用信息化技術開展運維工作期間,對于技術的了解和學習程度不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體運維水平的提高。此外,我國的電力用戶供配電設施運行維護規范剛剛頒布實施不到一年時間,其實際宣傳和實施工作還需要較長一段的適應期,也給運維工作技術水平的提高帶來困難。
3 信息化技術背景下提升配電網運維技術水平的措施
3.1 從管理層次上提升配電網運維技術水平
信息化技術是提升配電網運維技術的手段,要真正提升配電網運維的技術水平,必須從管理根源上入手。首先在對配電網進行設計和更新過程中,必須做到要有專人負責,要有專業人士負責,根據當地電網建設和運行的整體情況,采用科學化的設計方案,制定出具有實效的建設計劃和實施方案,為后期運維管理提供便利。此外在設計過程中,要求設計人員必須有一定的前瞻性,其設計方案不僅要能夠滿足當前運行的需要,還要能夠適應較長一段時期內電力運行的需要。在運維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化和精細化水平,確保信息化技術的科學應用,從而為電網運行提供保障。
3.2 加大投入力度,有針對性的開展改造工作
據有關學者調查發現,很多基層電力企業的變電站分布設計嚴重與需求不符,站點安排無法達到社會需求,線路通道設計不合理。在電網的實際運行過程中,電力負荷會隨著市場變化和季節變化發生周期性的變化,對運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加大對相關設備的投入力度,對一些季節性負荷較高的線路和主要干線提前進行智能化改造,對具備條件的線路,可以進行科學的配電聯絡。在新建臺區進行科學設計和分解,盡量減小供電半徑,提升供電線路的電壓質量。在一些運維需求比較高的低壓線路,可以采用多種信息化的手段進行改造,以便減輕運維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供工作人員的勞動效率,減少因線路載荷過高造成的電力運營事故[3]。
3.3 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能水平
對于配電網的實際運維工作而言,對于工作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都有著較高的要求,但是在信息化技術背景下,各種新型技術和智能設備不斷涌現,而我國在這方面還沒有建立其統一的國家標準,這就要求電力企業要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采用脫崗培訓、集體學習、遠程教育等方式,不斷改進和提高工作人員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工作技能。對于運維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要能夠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的處理,從而不斷提高配電網的運維水平。此外,還要強化在配電網運維過程中對相關規范和標準學習的力度,是工作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各項技能的標準化要求,促進配電網運維技術朝著高效、快捷的方向發展。
4 結語
配電網的正常運行,是整個電網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基本要求,在配電網發生故障的情形下,不僅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重大影響,有的時候還有可能會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積極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配電網運行的各個環節,對于提升配電網運維技術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電力事業的發展必然具有著更加廣闊的空間,同時對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在此發展過程中,要求電力企業管理部門必須樹立前瞻性的思想,加大設計和更新力度,強化內部培訓工作,使配電網運維水平不斷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 曹為.信息化配網下中低壓配電網精細化管理分析和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01):183-184.
[2] 黨超亮.電力營銷信息化下談配網線損精細化管理[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11):125.
[3] 李陽,劉友波,黃媛,劉俊勇,熊軍,陳浩琿,寧世超.配電網中長期動態規劃投資的標尺激勵評價方法[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8,38(06):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