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濤
摘 要:當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空前繁榮,廣大百姓的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也在逐漸提升。公共圖書館作為人們獲取信息,不斷學習的主要場所,其建設、發展以及服務、管理質量能夠直接反映出當地文化的發展情況。隨著百姓文化意識的覺醒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圖書館也成為了人們學習工作的集散地。但是受制于傳統理念,以往的圖書館服務管理工作相對滯后,沒有樹立人本理念,服務制度不健全,且忽視了走群眾路線的重要意義。在新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必須全面革新,堅持以創新服務為目標,樹立新的服務思想,逐漸彌補以往服務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做好文化傳播工作,有效彰顯文化的巨大力量。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服務管理;群眾路線;人本理念;創新工作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5-0209-02
0 引言
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百姓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對于文化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高校圖書館不同,地區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對象更加廣泛,通過強化圖書館服務能夠樹立良好的形象,不斷提高地區百姓的文化素養,為他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然而由于地區經濟發展之間不平衡,以及資金投入有限,導致一些區域圖書館基礎設施落后,服務管理的水平較差,信息技術無法發揮價值。圖書館是文化普及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在信息技術和文化全面發展的背景下,必須彰顯良好的服務與管理職能,堅持走群眾路線,通過創新強化服務。本文就結合當前公共圖書館的經營情況,對如何有效開展服務管理加以深入的闡述,為積極傳播文化,建立新型圖書館奠定基礎。
1 有關公共圖書館的概述
眾所周知,公共圖書館是地區公共服務事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圖書館的經營和服務面向廣大百姓,旨在通過良好的管理和積極的宣傳,提高地區人民的素質文化,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廣大群眾可以在圖書館進行閱讀、看報、借閱書籍,滿足人們日漸提高的文化訴求。當前,信息技術全面普及,圖書館作為地區文化建設的豐碑,也應該及時加以創新,通過高效、科學的服務方式實施管理,凸顯讀者核心理念[1]。
與一般的圖書館相比,公共圖書館具備更重要的職能和作用。首先,圖書館中包含很多書籍和文獻,這些資料是最重要的遺產,是歷史的見證。它記錄著歲月的變遷,記錄著地區是發展歷史,是世世代代都應該珍藏的寶藏;其次,公共圖書館面向全體人民,是社會教育的起源,它不僅藏有書籍資料,而且是培訓講座開展的主要形式,能夠及時的傳遞信息,潛移默化的塑造人們的健全人格;最后,圖書館還具備文化娛樂功能,它是廣大群眾豐富業余生活的一種方式,能夠為人們提供休閑場所,滿足百姓的文化訴求,強化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2 做好圖書館服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書籍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是人們獲取知識,掌握資訊的主要途徑。公共圖書館具有廣泛的閱讀群體,致力于提高當地百姓的文化素養,通過傳播文化和各種圖書活動的開展,建立文化新城市。現如今,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各個地區之間的競爭也變得異常激烈。其中除了要比拼經濟實力外,更重要的是體現人文魅力,通過城市文化素質的有效構建來突出城市魅力。而圖書館服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就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所在[2]。
無論在哪個時代,圖書館都是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因素,圖書館中包含很多文獻資料和重要書籍,這是文化積淀的產物,是歷史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只有通過提高服務與管理水平,才能保管好這些資料。與此同時,完善服務,落實好管理,還能夠增強圖書館的吸引力,形成良好的輻射帶動作用,讓廣大群眾自覺參與進來,到圖書館進行閱讀,從客觀上樹立圖書館良好的形象,逐步提升民族文化素養。從國家角度而言,還有助于為科學研究做貢獻,帶動地區技術教學的發展[3]。
3 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3.1 群眾路線的服務思想有待提升
面向讀者提供特色化服務,走群眾發展路線,是新形勢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新趨勢,也是社會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但是,當前我國的公共圖書館在服務方式上還是較為落后,服務重點依舊以紙質文獻為主,圖書館“重藏輕用”的思想占主導。再加上傳統服務管理理念的制約,忽視了圖書館務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工作管理不接地氣,無法開展以讀者為核心的特色服務。與此同時,在服務模式、服務結構、服務觀念以及服務組織上都沒有形成自身的特點,管理工作相對落后,無法針對讀者的實際情況開展服務,不利于群眾路線的實施。
3.2 服務管理意識滯后
影響當前公共圖書館服務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舊有的管理思想占主導,具備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工作服務的方式不夠新穎,忽視了特色服務與大眾服務的特點。在管理過程中太過強調文獻資料的保管和收藏,沒有結合廣大百姓落實服務,影響了工作效率的提升。
3.3 服務管理忽視了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
以互聯網、計算機、多媒體設備為主的新技術對于改變工作方式,完善服務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加快實施信息化建設,建立讀者檔案,對每一名借閱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服務,分析他們的喜好。但是在實際服務管理中,很多公共圖書館都沒有彰顯出技術優勢,信息設備的特點無法凸顯,僅僅將其作為數據記錄的工具,忽視了信息服務的巨大特色,無法及時的傳遞消息。一些圖書館甚至沒有建立專屬的服務軟件,人們缺乏積極溝通的平臺,自然不利于服務管理質量的有效提升[4]。
4 做好圖書館服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
從以上內容的論述中,我們能夠清楚的看到當前圖書館服務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想要有效的解決問題,樹立文化建設的新理念,彰顯圖書館的巨大價值,就必須從實際出發,找到問題解決的途徑,堅持走群眾路線,完善服務管理體系。
4.1 創新管理理念,健全服務管理制度
公共圖書館一般都采用開放式形式,讀者可以自由出入,隨意借閱、瀏覽館內的各種文獻資料。為了在新時代提升其服務的質量,改善服務的形式。必須樹立新的服務管理理念,堅持走群眾路線,堅持以讀者為本,賦予讀者在館內最大的自由權限,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同時,要健全完善服務管理體系,細化部門職責,落實好各項任務,做到服務管理全責明確[5]。
4.2 基于信息技術開展特色化服務
現如今,信息設備和網絡技術已經得到了全面普及,將其應用到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特色化建設之中,也成為了發展的必然趨勢。它能夠實現資源的優化整合,做好設備的高效利用,并進一步強化管理工作。具體而言,信息技術能夠對每一位讀者的閱讀情況進行精準的分析,了解他們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閱讀喜好,然后定期的進行推送,向他們介紹圖書館的最新活動。當讀者需要進行公共圖書館閱讀卡辦理的時候,也可以直接在網絡上申請。這樣一來,既節約了時間,也提高了服務的針對性,讓服務更有特色[6]。
4.3 逐步提高圖書館服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管理水平取決于相關人員的能力和素養。如果管理服務者和領導者都能夠樹立以百姓為本的服務理念,自然能夠強化服務與管理。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要不斷提升相關人員的服務意識,自上而下的實施改革,創新服務管理方式。圖書館在工作人員選拔上下加大力度,選取有一定經驗、服務意識較好的人員,并定期開展考核,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同時,要積極開展宣傳和培訓,定期組織集體學習,向他們介紹信息技術服務新方法,并強化他們的崗位責任感,切實有效的做好服務人員素質的提升工作[7]。
4.4 提供多樣的服務
公共圖書館在傳統服務方式基礎上,利用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介創新信息傳播載體,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內容,擴大信息的傳播覆蓋面,同時也可適應信息時代下的行業發展趨勢,加強資源建設、實現資源共享[8]。
(1)咨詢服務。面向讀者開展信息咨詢服務是公共圖書館的主要職責,咨詢內容包括如何利用網絡進行圖書查詢、符合進行數字圖書館數據庫等。同時,設置館內咨詢、書面咨詢、網頁咨詢等咨詢服務板塊,搭建與讀者互動平臺,主動為讀者提供服務。(2)信息整合服務。網絡環境下的信息呈現碎片化、無序化等特點,讀者通過互聯網只能檢索到支離破碎的信息。公共圖書館應當利用自身的技術、平臺優勢等加大信息整合力度,將相關聯的信息聯系起來,為讀者提供系統的信息服務。
5 結語
總之,在新時期背景下,各地區公共圖書館一定要走出固有理念的局限性,認識到服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過科學的方法彰顯出特有的價值。具體而言,要確立讀者之上的服務管理理念,通過創新服務、全面服務構建管理新體系,推動文化的弘揚與傳播,打造圖書館的良好形象。
參考文獻
[1] 王爽.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區域協作的探索與發展——以營口地區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為例[J].圖書館學刊,2018(12):86-89.
[2] 軒銀梓.組織文化視角下公共圖書館志愿服務長效機制探究[J].黑河學刊,2019(2):168-169.
[3] 王曉光.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供給的緣由、模式和激勵[J].河北科技圖苑,2019(2):3-6+48.
[4] 金武剛.跨界VS越界:新時代公共圖書館社會化發展的定位、邊界與突破[J].圖書館雜志,2019(5):4-12.
[5] 柯平.“后評估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戰略重點與發展方向[N].圖書館論壇,2019-03-11.
[6] 梁忠萬.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策略分析[J].傳媒論壇,2019(4):141+143.
[7] 余石豐.公共圖書館服務方向[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6):148-150.
[8] 范新美.網絡時代淺談如何優化圖書館管理以及做好讀者服務工作.《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決策論壇——決策科學化與民主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科技與企業》編輯部,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