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
[摘要]為促進視聽說課堂的信息化教學,筆者在商務日語視聽說課堂上使用了藍墨云班課軟件,并上傳了多種類型、數量較多的資源。數據分析顯示:資源類型要多,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但是數量不宜過多,否則學生會疲憊而喪失查看動力。每種類型的資源,選出最經典的一個來布置作業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商務日語視聽說;藍墨云班課;資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8-0152-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8.067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背景
2010年國務院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2011年9月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該給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強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數字化教學資源,推動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拓展學生學習空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2015年7月4日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面身“互聯網+”融合發展需求,鼓勵高校根據發展需要和學校辦學能力設置相關專業,注重將國內外前沿研究成果盡快引入相關專業教學中。2018年1月4日在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外語教學“四化”改革推進會上,曾用強校長指出:教師的任務從傳統進課堂完成授課轉變為學習動機創造者,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造語言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語言學習,真正實現“讓學習發生”。
適應教育的信息化、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及教師任務角色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已成為互聯網+環境下的大勢所趨。繼多媒體課件、網絡教學之后,現階段信息化教學出現了可隨時隨地應用的“云班課”App“云班課”是指在移動網絡環境下,師生利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的移動終端設備開展互動性教學的云服務平臺“云班課”最大的特點是不需要建立服務平臺,只要使用智能手機下載軟件即可建立班級。筆者在上課時候選擇使用了藍墨云班課。
二、使用情況簡介
筆者比較常用的藍墨云班課的功能是資源和活動,限于篇幅,本文著眼于資源配置來思考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資源方面,在每個新學期上課開始前,筆者就會把教材配套的音頻資料和視頻資料上傳至資源里。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大量外語學習資源,相比之下,課文的知識顯得較陳舊無趣。為了進一步鞏固教材上出現的知識點,彌補教材內容枯燥的不足,筆者還搜羅到一些與知識點相關的視頻,上傳至資源供學生查看。另外,為了滿足一部分有過級愿望的學生的需求,還上傳了能力測試相關的音頻資料,并且把二級模擬試題的聽力部分的題目分解上傳至測試活動中使用。除了這些與教材、考試有關的資源外,筆者還上傳了NHK新聞音頻《跟Erin學日語》視頻《日本語講座》視頻《日常生活看日本文化》視頻等日本生活文化相關的視頻,還有日本動畫電影視頻、日本經典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電影剪切視頻以及筆者在讀書時看到的對學生有幫助的文件的截圖圖片,以期滿足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學生的需求。
從理論和出發愿望來看,筆者認為上傳的資源能滿足絕大多數學生的不同需求了。那么在真正使用了一學期后,學生的使用情況如何?對所傳資源有什么樣的意見和建議?針對這樣的問題,筆者做了一番問卷調查,來了解信息化教學中,在資源配置和使用時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弊端,并為下一步提高上傳資源配置、彌補不足尋求解決對策、尋找切入點。
該問卷調查共包含11個題目,主要包括:學生是否常看上傳資源、常看(不常看)的原因、對所上傳資源有什么意見及改進建議最喜歡云班課中的什么活動、整體評價一下這個,上課軟件。
調查結果顯示,有61%的學生不常看上傳資源,僅有29%常看,11%的同學完全不看,對于資源里上傳的內容,32%的學生最喜歡里面的課件資源,32%的學生喜歡里面的視頻資源,25%的學生喜歡上傳的圖片,有11%的學生喜歡音頻。學生們最喜歡看的是日本電影、日本文化相關資源,其次是能力測試相關的內容,也有較少的同學喜歡教材音頻和NHK音頻;60%以上的學生希望老師上傳些娛樂視頻和雙語視頻,也有7%的學生希望老師能上傳些“生肉”,學生利用里面的資源的最大目的是想增長見識,也有36%的學生是為了滿足過級考試需要。對于不經常利用資源的原因,61%的學生表示沒有時間,也有很多學生是因為認為資源的內容太無聊老舊,太難,不夠搞笑。對于老師用藍墨云布置的任務或作業,57%的學生喜歡上傳書寫作業,不是太喜歡上傳音頻作業。對于這個問題,筆者詢問過學生原因,得知上傳音頻通常不能一次成功,相對比較麻煩。有29%的學生明確表示很喜歡這一軟件,最大的原因是可以隨時看資源進行活動,而且看到比較豐富的資源,相對于傳統課堂,活動也略豐富。總結學生不喜歡這一軟件的原因,最大原因是學生們認為增加了作業量,認為有被捆綁的感覺,而且,有39%的學生認為資源活動沒有意思,也有29%的學生認為用這一軟件的統計分析功能,很容易暴露自己的實力。對于測試活動,43%的學生認為每次測試活動的題目在10個以內、10分鐘以內比較好,僅有11%的學生認為時長20分鐘內較好。
由此可見,對于已經上傳的資源,除了11%的學生完全不看外,大部分學生還是會看的。但是所上傳的資源還不能充分滿足學生們的需求,需要增加些娛樂視頻和雙語視頻,甚至生肉,滿足學生的需求。
筆者就上傳資源的查看情況也做了一番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教材的音頻資料100%被查看過,但是第一課學生查看最多,有80%的學生查看,其他的教材資源查看率僅有30%;《跟Erin學日語》《日本語講座》這樣經典的視頻,僅有三分之一的視頻被有限的學生產看過;對于所上傳的95個NHK新聞音頻,一直有5個學生堅持聽完了所有資源;上傳的4個經典電影片段,也是只有四個學生堅持看完全部;上傳的14個與日本文化相關視頻,每個視頻都有人查看,但是哪怕查看率最高的視頻,也僅有8名學生,還未達到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
由此可見,上傳的資源中,教材音頻仍然是查看最多的,原因是教材資源需要配合著教材做練習用。其他的資源是補充性的,為了開闊學生視野而上傳,沒有作業壓力,只有一部分被學生查看利用,同類型的資源不宜上傳過多,需要精簡數量、優化質量。
三、原因及對策
看到這樣的調查結果以及視頻的查看情況的分析,筆者認為這與一開始使用云班課時候的初衷、上傳資料時的期待有巨大的差距和鴻溝。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結果,筆者以為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正如調查中學生所講那樣,沒有時間。很多學生有很多課程要上,這些課程就筆者所在學校來看,全部都使用了藍墨云班課上課。學生反映說,使用藍墨云班課之后,增加了非常大的作業量。而且很多作業是要求讀或說,在錄音及上傳時相對耗時。傳統課堂上視聽說時,課后作業沒有要求上傳音頻這項作業,所以使用藍墨上課后,作業量增加了很多。
(二)資源構成不夠優化。筆者上傳的視頻,跟《Erin學日語》《日本語講座》雖然很經典,但是性質是相似的,資源重復容易浪費上傳者、學習者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同性質的資源上傳不宜過多。
(三)學生查看視頻音頻的目的是多樣的。有的同學為了學習日語或日本文化、社會知識,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是為了放松,對于這樣的學生來講,可能一些娛樂視頻會更能接受。
(四)藍墨云班課軟件對于上傳的視頻有限制,每個視頻必須是mp4格式,且不能超過300m。所以在上傳資源時,經常對一個完整的資源做分割,這無形之中也會破壞視頻的完整性和趣味性。
(五)課本音頻資源學生利用相對較多。很大的原因是上課要學習這些內容,老師會播放課本音頻完成教學。因為有這樣回答問題的壓力存在,所以學生不得不利用課本音頻資源。而其他資源都是屬于增長見識拓展性的內容,沒有壓力,學生也就沒有了自主學習它們的動力。
面對這些現象和問題,筆者認為,使用云班課可以發送大量的學習資源供學生學習使用,但數量過多或過少,都達不到最佳效果;而視聽音頻或視頻的內容、畫質、語速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個主題下,讓學生利用起來不覺得是負擔,能夠收到最佳練習效果的話,需要精心配置不同層次、不同語速的視頻音頻,要優化資源的數量及內容。在下一步上傳資源時,除了保持經典的視頻節目外,也可適當增加些娛樂內容,增加帶有雙語字幕的資源及生肉資源,滿足學生的多方面的需求。而且,不同主題類型的資源可指定某一個代表性的視頻,布置相關作業,讓學生產生壓力,從而激發學生看視頻的動力。
四、結語
采用藍墨云班課教學軟件的目的就是促進視聽說教學的信息化,為學生隨時隨地學習提供良好的客觀環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設計好上傳資源的質量、數量種類,適當布置作業,是關系到促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個關鍵。在信息化教學的大環境下,教師不能僅僅上傳完資源就算是完成了任務,而要不斷地反思所上傳的資源是否受到學生的喜歡,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以及如何讓資源得到最大程度利用,真正實現信息化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梁海飛.藍墨云班課平臺在商務英語視聽說課程中的運用初探[J].校園英語,2017(8).
[2]宋媛媛.“雙核”并重構建商務日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為例[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6).
[3]崔文博.高職商務8語專業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對策[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