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珩 肖薇

[摘要] 目的 分析對甲狀腺手術患者采取術前頸部功能鍛煉后的效果,及對術后康復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本院甲狀腺手術患者60例,按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不采取頸部功能鍛煉,觀察組患者在術前接受頸部功能鍛煉,記錄并對比兩組數患者的疼痛評分、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疼痛評分為(1.34±0.15)分,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更低(P<0.05)。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8.32±4.18)d,對照組相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6.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3.33%(P<0.05)。 結論 術前頸部功能鍛煉應用于甲狀腺手術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手術耐受力,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術后康復。
[關鍵詞] 甲狀腺手術;頸部功能鍛煉;術后康復;術后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581?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19-010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preoperative neck function exercise for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thyroid surgery, as well as its effects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Methods 60 patients undergoing thyroid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August 2017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given neck function exercis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eck function exercise before the surgery. The pain score, length of sta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ain score was (1.34±0.1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length of stay was(8.32±4.18) 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6.6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33.33%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Preoperative neck function exercise for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thyroid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rgery tolerance for the patients, reduce their postoperative pain, lower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hus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Key words] Thyroid surgery; Neck function exercis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一個內分泌腺,位于人體的頸前部[1]。而甲狀腺疾病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目前針對甲狀腺疾病的治療,主要為外科手術治療;但由于甲狀腺的特殊位置,導致手術視野相對較小,因此增加了手術操作的難度[2]。而在術前為患者進行頸部功能鍛煉,可擴大手術視野,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同時可預防血壓升高、心率過快等不良事件,促進患者的術后康復[3]。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并分析對甲狀腺手術患者采取術前頸部功能鍛煉后的效果,以及對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選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甲狀腺手術患者60例。納入標準:①年齡30~70歲;②經臨床檢查均符合甲狀腺疾病的診斷標準,且自愿接受手術治療;③患者及其家屬知曉本次研究并同意參加,已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②近期出現感染癥狀者;③存在手術禁忌者;④存在精神異常者。
按照隨機數字法將6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18:12,年齡30~67歲,平均(50.32±10.75)歲;病程1~4年,平均(3.65±1.29)年;其中甲狀腺腺瘤19例,甲狀腺囊腫4例,甲狀腺囊腺瘤3例,結節性甲狀腺腫2例,甲狀腺癌2例。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21:9,年齡35~70歲,平均(50.18±10.49)歲;病程2~5年,平均(3.62±1.57)年;其中甲狀腺腺瘤19例,甲狀腺囊腫5例,甲狀腺囊腺瘤2例,結節性甲狀腺腫2例,甲狀腺癌2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術種類包括有甲狀腺腺瘤手術、甲狀腺囊腫手術、甲狀腺囊腺瘤手術、結節性甲狀腺腫手術以及甲狀腺癌手術等。
對照組患者在手術治療前不接受任何功能鍛煉措施;觀察組患者則在術前進行頸部功能鍛煉,具體內容為:①制定術前頸部功能鍛煉計劃,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以及接受的甲狀腺手術治療方式,制定相應的鍛煉計劃;計劃制定后,及時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有關鍛煉計劃的內容。②頸部功能鍛煉。在鍛煉開始前,依據患者的認知程度向患者進行宣傳教育,告知患者進行術前頸部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在手術前2 d開始進行鍛煉計劃,訓練時間為每天的飯后2 h開始,訓練次數為每天2次;具體方式為,患者仰臥,并采用厚薄適宜的軟枕墊在患者的頸部和肩部,保證患者頸部處在一個過伸體位,訓練時間以患者最大不能耐受為止;每次訓練結束之后,協助患者平臥,并給予患者頸部按摩;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鍛煉逐漸增加患者的訓練時間,直到患者手術所需要的時間,如單側甲狀腺手術的訓練時間為1~1.5 h,雙側甲狀腺手術的訓練時間可達2 h[4-6]。
1.3 觀察指標
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其中患者的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情況越嚴重,分數越低則表示患者的疼痛情況越輕。患者的術后并發癥主要包括有出血、嗆咳和活動受限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其中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和住院時間采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和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疼痛評分為(1.34±0.15)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8.32±4.18)d,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出現1例出血、1例嗆咳,總發生率為6.67%,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其作用在于控制能量使用速度、合成蛋白質、調節對荷爾蒙的敏感性[7]。甲狀腺疾病則是臨床上一種相對特殊的疾病,其特殊在于甲狀腺的位置。由于甲狀腺主要位于患者的頸前部,患者若是進行手術治療,手術視野較小,手術可操作空間較為狹窄,因此手術難度較高,對患者頸部的體位有著極高的要求。通常而言,醫護人員會在患者的肩部或者背部安放一個軟墊以伸展患者的頸部,從而使患者的頸部充分暴露,擴寬手術視野以及操作空間[8]。但是這樣一來,患者在術后極易出現體位綜合征,嚴重者可能誘發腦循環紊亂綜合征,不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因而,可在甲狀腺手術前為患者進行頸部功能鍛煉,有效預防體位綜合征,促進患者的術后康復[9]。
同時,手術之于患者而言,是一場特殊且不愿再次經歷的過程。臨床中,多數患者在術前會出現負面情緒,其原因在于對治療方式的不了解以及對手術結果的不安[10]。因此在手術開始前,醫護人員需及時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相關信息,讓患者知曉手術治療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而在告知過程中,醫護人員可向患者列舉成功病例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一方面可促進手術的順利完成,另一方面可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概率[11]。
在手術中,患者接受的麻醉方式多為全身麻醉,因此患者在術中的應激反應相對較小;但是甲狀腺手術時間多在1~2 h之間,患者在此期間需要長時間保持頸部伸展的體位;因此在麻醉結束后,患者往往會出現頸部疼痛等癥狀,且部分患者會出現無法耐受的情況,不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12]。因此,在手術前為患者進行頸部功能鍛煉,鍛煉患者的頸部肌肉,可提高患者的頸部肌肉及頸部韌帶的強度,進而提高了患者的手術耐受力,有效減輕長時間頸部伸展帶來的疼痛感或不適感[13]。有相關研究[14]表明,在甲狀腺手術后,患者出現體位綜合征和并發癥的概率較高;其中并發癥的發生原因在于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手術;而體位綜合征的發生原因在于患者的手術體位。因此在術前進行頸部功能鍛煉,一方面可有效提高患者對手術體位的適應度,有效緩解因體位產生的煩躁感,另一方面可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有效避免手術對神經和血管的損傷[15-17]。
本研究中,實施術前頸部功能鍛煉的患者,住院時間和未采取術前頸部功能鍛煉的患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術前頸部功能鍛煉的患者,其疼痛評分為(1.34±0.15)分;而未采取術前頸部功能鍛煉的患者,疼痛評分為(3.78±0.64)分;兩者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表明在術前為甲狀腺手術患者實施頸部功能鍛煉,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術后疼痛。同時,實施術前頸部功能鍛煉的患者,僅出現1例出血、1例嗆咳,術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6.67%;而為采取術前頸部功能鍛煉的患者,出現2例出血、3例嗆咳和5例活動受限,總發生率為33.33%;兩者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這表明,在術前為甲狀腺手術患者實施頸部功能鍛煉,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術前頸部功能鍛煉應用在甲狀腺手術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手術耐受力,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促進術后康復。
[參考文獻]
[1] 劉桂鋒,王秀清,劉木子,等.甲狀腺手術患者實施頸部體位訓練對其術后疼痛等的影響探討[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6,31(6):686-687.
[2] 黃靜,章新亞,梁冠冕,等.集體頸肩操鍛煉在甲狀腺癌術后患者早期功能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28):4043-4046.
[3] 王秀宇,季勇,張凌,等.甲狀腺手術患者個性化頸過伸體位對椎動脈血流動力學變化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18):2602-2605.
[4] 田永波,陳光裕.改良綜合體位干預對甲狀腺手術腦循環紊亂綜合征血流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 32(7):765-766.
[5] 都菁,馬玉芬,蔡夢歆,等.術前功能鍛煉對胸部手術后患者肩部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度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6,31(22):75-77.
[6] 邵敏,段曉俠.優化體位訓練對行擇期甲狀腺手術患者配合依從性及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6,41(8):1086-1088.
[7] 徐大鵬,張津瑋,馬優剛,等.甲狀腺手術體位擺放的最佳時機及其對患者術后不適癥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8,17(11):1228-1231.
[8] 卞曉蓉.綜合護理干預預防甲狀腺術后出血的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7, 46(13):1646-1648.
[9] 莊叢.護理干預在腔鏡輔助下頸部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中的效果評價[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16):2452-2454.
[10] 陳曉旭.甲狀腺術前頸部體位訓練的時間和頻次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1):982-983.
[11] 曹家燕.早期伸展訓練降低甲狀腺手術后頸部不適癥狀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z2):96-97.
[12] 金艷,耿力.甲狀腺術后早期頸肩部鍛煉對術后疼痛不適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5,30(6):18-19.
[13] 張艷,吳春濤,張雪鵬,等.腔鏡輔助頸部小切口甲狀腺手術的護理配合[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1):127-129.
[14] 孫建偉,楊凈渝,劉春生,等.不同甲狀腺術式對患者術后甲狀旁腺功能、血鈣變化的影響[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6,25(1):147-151.
[15] 王東梅,蘇姍.早期拔除引流管對甲狀腺癌術后患者康復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6):174-175.
[16] 胡翠竹,陳淑顏.腔鏡甲狀腺手術后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6):158-160.
[17] 周梅.綜合護理改善甲狀腺術后出血的臨床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12(1):247-249.
(收稿日期:201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