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然
一、我省優質飼草料生產現狀
近年來,我省的草食畜牧業的發展速度十分快,隨著現代化奶牛場建設以及肉食牛項目的實施,肉食牛以及奶牛的飼養量不斷增加,養殖水平越來越高,對于黑龍江的優質飼草料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省奶牛有200多萬頭,肉食牛高大300多萬,按照標準的飼養水平,需要青干草量1900萬噸、玉米青貯飼料1500萬噸以及奶牛養殖苜蓿250萬噸。但是就目前我省的情況來看,草原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嚴重,生產飼料的水平比較低,而且玉米青貯、苜蓿養殖產業比較落后,很難滿足奶牛以及肉食牛的飼料需求量,尤其是優質飼草料產量遠遠跟不上奶牛規模養殖的速度。
目前,黑龍江省的草原遭到嚴重的破壞,從1995年以來,草原面積已經從6500萬畝銳減到3000萬畝,其中草原退化、沙化、鹽堿化面積增長到1930萬畝,嚴重影響草原的生態調節工作,明顯降低了草原的生產能力,而且還對黑龍江省的糧食食品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受到退化、沙化、鹽堿化影響的地區,植物覆蓋率只有60%左右,牧草發育不良,尤其是優質牧草種類只有原來的40%左右,每畝牧草的產量下降100斤左右,一年的時間牧草的總產量下降250萬噸,這對有著大量牧草缺口的畜牧業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另外黑龍江省的玉米青貯飼料情況并不樂觀,2018年的青貯玉米飼料只有800萬噸,但是畜牧業共需要玉米青貯飼料1500萬噸,中間存在700萬噸的缺口,從苜蓿生產情況來看,在全省的苜蓿干草量僅僅有25萬噸,這樣在奶牛養殖苜蓿用量的缺口達到225萬噸,由于苜蓿飼料與玉米青貯飼料的量如此少,導致優質飼料價格昂貴,多數養殖戶都選擇使用干草料進行養殖,但是由于草原遭受污染嚴重,草料質量不高,對于奶牛以及肉食牛養殖造成嚴重的影響。
二、發展我省優質飼草料生產的對策
1、開展草原生態治理工作
干草料是在畜牧業中主要的飼料,所以為滿足我省的優質草料供應,要先治理草原中的生態污染。首先應該明確政府的主導地位,由于草原治理具有一定的社會公益性,不僅可以促進全省畜牧業經濟的快速增長,還可以保護生態平衡,所以政府要加大對草原生態保護方面的資金投入。其次,草原經營者要根據自身的經濟承載能力制定恢復草原生態環境的計劃,并制定人工種草、改良補播的成本結構,并由政府財政部門提供改造的成本。最后,應該利用資金對草原生態環境進行處理,主要的處理內容解決草原的退化、沙化以及鹽堿化問題,同時還要適當性的增加草原的種植面積。
治理草原退化、沙化、鹽堿化是保護草原生態環境最重要的環節,在黑龍江松嫩平原以及其他“三化”情況嚴重地區,要根據地理特點選擇圍欄封育、改良補播以及人工種草等治理方法。對于草原中的沙化情況,可以采用輕耙補播的方式補播,這樣可以防止下層沙土上返到土壤表層之中;對于草原中鹽堿化情況嚴重的區域,必須在深松重耙之后種植耐堿性品種的植物用來改善土壤環境,在土壤堿性降低之后,才可以逐漸的種植牧草。
2、扶持玉米青貯飼料生產
玉米青貯飼料生產環節包括種植、回收、生產以及養殖等多個環節,玉米青貯飼料生產公司在每個環節之中都要承擔相應的成本和風險,所以政府要加強對玉米青貯飼料生產企業的扶持,這樣可以有效的促進玉米青貯飼料生產企業的快速發展,從而帶動市場的聯動性,當玉米青貯飼料供應量上升之后,可以帶動農民擴大青貯玉米的種植面積以及畜牧業多玉米青貯飼料的使用。
我省的大型奶牛場為保證牛奶的質量,已經按照相關的標準對奶牛飼喂青貯飼料,而在中等規模的奶牛場中由于青貯飼料的價格偏高,而牛奶的價格降低,導致青貯飼料的喂養量嚴重不足,所以政府應該加大對中等規模奶牛場以及專業化的青貯飼料生產企業的扶持力度,保證青貯飼料生產企業能夠為中等奶牛場提供更多的優質飼料。另外,還要對大型玉米收割機購置的扶持力度,在對青貯玉米進行收割時,需要使用高質量、高效率的大型農機,這樣可以保證青貯玉米在成熟之后可以第一時間進行收割,既能提升青貯玉米的收割速度,又可以保證青貯玉米的質量,從而生產更加優質的飼料。
3、加大對苜蓿生產的支持
苜蓿同樣是畜牧業重點需要的草料,對于肉食牛的生長以及奶牛產奶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考慮到我省苜蓿得種植情況以及總體財力,要制定科學的苜蓿種植扶持計劃,若想在全省中大規模的進行苜蓿種植扶持,將會對我省財政提出很大的挑戰,所以要提高磨齒對象的門檻,對大規模苜蓿種植戶以及大型苜蓿飼草生產企業進行一定的支持,這樣才能發揮政府幫扶的最大價值。
另外,由于我省屬于高寒地區,所以能夠在省內適合種植的苜蓿品種有限,省研究所針對我省的實際情況研發出“龍牧”品種,具有較國外品種價格低、產量高、品質好的特點,但是“龍牧”品種的花期正好趕上我省的雨期,這樣導致種子的產量比較低,加上由于資金的缺少,導致種源極少,所以政府應該加大對苜蓿種植的扶持力度,不論是在農戶種植苜蓿過程中還是在研發苜蓿種子過程中,都要加大資金的投入,這樣可以有效的提升苜蓿的種植面積以及種植質量。
4、培育高產新品種
為解決我省優質草料較少、難以滿足畜牧業飼養需要的問題,需要通過科學研究以及生產經驗,積極研發新型高產的品種,這樣才能夠生產出優質的飼草料。在進行新型品種的研究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優質飼草種資源,并結合國內外先進的經驗,培育出優質的牧草種子。在適合牧草生長的地區專門擴建牧草培育基地,進行各種牧草的培育,從而保證飼草料企業的長遠發展。
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需努力提升飼草加工技術。一方面,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并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將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另一方面,飼料企業也要加強對飼草產品加工設備的研制。通過研發以及引進先進的加工設備以及加工技術,可以提升飼草產品的質量,以及提升生產速度,從而滿足我省的畜牧市場要求。
(作者單位:150008黑龍江省農業農村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