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艷華
摘 要:新時代要求事業單位的工作方式必須持續變革,以便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因此,新會計制度被制定出來,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文章對新會計制度的內涵及其與舊會計制度的區別進行了闡述,對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影響進行了探討,并給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事業單位;財會工作;影響
財會工作對于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及決策和科學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說,財會工作是決定了事業單位其他工作內容質量的基礎,其他工作內容是上層建筑,只有做好財會工作,才能使事業單位的整體管理水平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科學的狀態當中。基于新會計制度的出現,事業單位的財會工作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首先,財會工作的會計主體和要素發生了變化;其次,預算資金的核算方式和管理模式也進行了調整。這些改變都對事業單位的財會工作產生了積極影響。
一、新會計制度概述
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勢的需要,中國財政部門對會計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這些改革的帶來的成果的集合常常就被稱為新會計制度。新會計制度包括一些具體的會計規則和條例,也包括相應的會計準則和觀念。
(1)新會計制度的內涵
新會計制度結合當下的財會工作要求,對財會工作的管理制度進行了新的調整。首先,新會計制度的出現,使我國的國有資產得到了更好的監督和管理。新會計制度根據傳統會計制度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漏洞以及出現的問題,對其制度內容實施了調整,通過合理的調整,使得新會計制度更加適應當下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彌補了之前出現的管理漏洞,使國有資產能夠在更好的制度框架之下得到監督和保護,避免了由于管理邊界不明確出現的模糊監管使國有資產遭受損失的問題。此外,新會計制度還進一步規范了財會事務的辦理流程。新會計制度對財會工作內容進一步的明確,避免了越界管理和管理不到位的問題出現。這種管理模式能夠促進事業單位的財會管理更加嚴謹規范。
(2)新會計制度與舊會計制度的區別
傳統會計制度對于固定資產的定義和管理沒有給出明確的界定,很多固定資產在這種相對模糊的管理模式下容易流失,使事業單位的資產遭受損失,給事業單位的其他工作內容帶來負面影響。新會計制度的出現彌補了這一漏洞,在固定資產的界定上給出了明確的定義,且與固定資產管理相關的內容大幅增加,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能夠有法可依、有據可循。不僅如此,新會計制度還對無形資產進行了界定,增加了相關的條目內容和管理手段,并考慮到無形資
產可能存在的損耗問題,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在新會計制度的框架之下更加科學有序。
在傳統會計制度的框架之下,會計工作往往只是對預算的支出和收入進行記錄,對于其他的支出沒有在報表當中得到具體的表現。這種會計工作模式使事業單位當中資產由于審核范圍狹窄而無法得到準確評估,并因此出現諸多衍生問題。新會計制度根據傳統會計制度當中存在的這一問題,首先對會計制度的審核主體進行了明確;其次對財政預算的支出和收入項目進行詳細的比對,按照逐項對比的工作模式,使事業單位資產收支得到更加科學全面的監管。同時,這些相關的數據內容還可以建模分析,從而更加直觀地看到事業單位資產利用狀況,使資產利用不斷得到調整,事業單位的收支達到一個更加理想的狀態,使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水平得到保障。
二、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影響
(1)會計主體的改變
在財會工作當中,明確會計主體是開展財會工作的第一步。但是,在傳統會計制度當中,對于會計主體并沒有非常明確的界定,會計主體在傳統會計制度當中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因此,財會工作也無法基于此得到徹底全面的開展。在新會計制度的框架下,會計主體得到了確認,這使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事業單位的整體管理更加科學規范。
(2)會計要素的改變
傳統的會計制度對會計要素的界定主要包括資金的收入、資金的使用以及資金的結余這三個方面。新會計制度在傳統會計制度的基礎上,對會計要素進行了新的界定。在新會計制度當中,會計要素不僅僅包括上述三個部分的內容,還包括事業單位的負債情況,以及凈資產情況,這樣就使事業單位能夠通過財會工作對自身的資金狀況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評估,使單位的運行和決策更加規范合理。
(3)會計報表的變化
會計報表的制作,對于事業單位資金的科學化管理和使用具有重要意義。在傳統會計制度當中,會計報表的內容僅包括資金的收支情況等基礎性內容,傳統會計報表對事業單位資金情況的評估以及管理作用有限。新會計制度在原有會計報表的基礎上,在報表當中納入了負債等方面的內容,這就使得會計報表的內容更加全面充實,尤其是在新的管理條件下,能夠促進事業單位對財務資金等內容更加科學化的管理。
(4)會計等式與記賬方法上的變化
傳統記賬方式只是將資金收入內容以及支出方向按照一定分類進行統計。這種記賬方式強調資金的收入與支出之間的平衡關系,在單位收入來源相對單一,且支出方向穩定的情況下較為適用。但是,在新的管理條件下,隨著新會計制度的施行,傳統會計制度的弊端也逐漸顯現。新會計制度采用借貸記賬的方式,這種新的記賬方式不僅符合新的經濟環境下,事業單位對于資金管理的需求,而且還有利于資金的有效利用,便于推動事業單位的綜合管理水平。
(5)預算資金的核算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改變
在傳統會計制度的框架之下,對預算資金進核算時僅僅參考預算資金這一內容,但是,從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來看,資金來源的渠道存在多樣性,這一單一化的資金核算方法,容易在結算過程中產生信息與實際情況脫節的問題。此外,整個傳統的會計核算體系也已經無法完全滿足事業單位在新的環境下的發展需求,必須對傳統的會計制度進行調整。新的會計制度將涉及到事業單位資金管理的多個資金內容都納入資金核算項目當中,這就使得資金核算與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更加契合,從而使事業單位的財會管理更加科學有效。
三、事業單位應對新會計制度的有效對策
(1)充分重視會計制度
定期組織相關培訓,使從事具體會計工作的員工能夠真正學懂吃透新會計制度。與此同時,具體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也要提高認識水平,加強自身素質建設,充分理解新會計制度對于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指導和規范作用,使事業單位的財會工作更加規范。
(2)建立公允價值計量準則
新會計制度的出現對于事業單位的財會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財務管理管理人員,需要一套準確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來輔助具體的財會工作。因此,事業單位可以以此為契機,逐步推進公允價值計量準則的建立,在這一統一的框架之下,使事業單位的財會工作更加規范科學。
(3)提升財務報表的可讀性
財務報表可以反映單位的財務收支狀況,對于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以及后期的資金支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在新會計制度條件下,事業單位有必要進一步提升財務報表的可讀性,使財務報表的內容更加細致充實,便于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和上層管理者借此做出準確的判斷,對資金進行科學化管理。會計報表能直觀的反映政府機構的財務狀況,要優化新財務管理模式,就要重視會計報表工作,在制作財務報表時豐富財務報表內容、增加財務報表信息、對報表的內容按重要性,不斷提高財務報表的可讀性和有效性。
(4)財務管理制度的變化
在過去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下,會計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分工不明確,在進行財務決策時,站在會計角度的意見和站在管理角度的意見往往存在不能同時滿足的分歧或矛盾。新會計制度的實行帶來了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完善的制度能夠明確人員的分工,規范人員的行為,從而避免決策混亂。
(5)財務管理理念的變化
在過去的企業財務管理理念中,除相應的財務管理人員和高級管理人員外,企業的財務信息不透明。其他企業工作人員沒有途徑了解公司的財務信息,也沒有辦法對企業的財務情況進行監督,這為腐敗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新會計制度下的新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引入了基于計算機技術的財務信息系統,提高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同時提高了企業財務信息的透明度,更有利于企業財務管理的健康運行。
四、結束語
新會計制度的出現彌補了傳統會計制度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當中存在的漏洞,使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更加科學,同時進一步提升資金的使用率。面對新的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應當主動推動新會計制度在財會管理當中的落實,使新會計制度能夠真正為事業單位的財會工作提供科學規范的理論依據。為構建新的財務管理模式打下基礎。我國政府機構和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應當抓住這個新舊交替的時機,尋找并彌補自身的不足,同時積極創新,多管齊下不斷優化自身財務管理體系,提高財務管理的科學性和穩定性,增強財務管理效率。
[1]慕錚,閆倩,徐松.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風險預警模型的建立[J].中國商論,2017(35):81-82
[2]孟敏月.淺議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及對策[J].會計師,2017(2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