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寶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8年我國進出口總值高達30.505萬億元,比2017年增長9.7%;其中進口額14.09萬億元,比2017年增長12.9%;出口額16.42萬億元,比2017年增長7.1%;同時我國2018年進出口總額占2018年GDP國內生產總值的33.88%,從這組數據中可以看出我國進出口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際交易市場業務的不斷拓寬。我國已經是一個經濟實力非常強的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是不可小覷。近些年來,我國已經在國際交易市場上發揮著非常強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我國的進出口業務交易上。進出口業務是指我國某公司或者個人與外國某公司或個人通過簽訂對雙方都有法律約束力的合同進行的一種商品買賣活動。通俗點講,進出口業務就是指我國從國外買的商品和我國自己的商品賣到國外去[1]。這樣遠距離的商品買賣活動中難免會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使商品買賣活動失敗或者是利益受損。這種存在的風險被稱為進出口業務風險。進出口業務風險已經成為影響進出口貿易公司經濟效益的重要體現。因此,如何有效避免和控制進出口業務風險已經成為貿易公司收益的重要因素。我們必須找出可能出現進出口業務風險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避免和控制進出口業務帶來的風險。
眾所周知,進出口外貿公司與國內公司業務上的交易不同,進出口公司主要是與國外公司發生的商品買賣交易活動,它不比國內交易的簡單、透明、安全,進出口交易過程繁瑣、復雜且安全系數低,交易過程中發生風險的幾率很大,并且進出口業務風險出現的原因多種多樣,本文作者概況了進出口業務風險出現的兩種類型,分別是進出口信用風險和進出口匯率風險。
所謂信用風險,是指買賣雙方中有一方未能按合同約定履行該有的義務,而進出口信用風險則比一般買賣交易出現風險的幾率更大一些,在國內進行交易的買賣雙方可以通過調查、親自尋訪以及國家政策來確定交易方的信用度高低,這有效避免了信用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而進出口交易的買賣雙方是來自于兩個不同的國家,無論從調查、尋訪、國家政策上買賣雙方都不能做到完全清楚,因此,信用風險就會高一些。比如交易一方不是正經的貿易公司,則有可能被欺詐,導致貨財兩空;又如交易一方所在的國家發生戰爭導致公司倒閉,貨款難以收回等等原因。這就要求在進行進出口業務交易中,一定要綜合考慮合作方的信用度。在不影響其他利益的情況下選擇信用風險最低的合作方。
進出口業務的匯率風險是指由于兩個國家之間的貨幣匯率上下波動造成的實際付款本幣金額與合同約定金額不一致,導致進出口公司受損的風險。匯率的波動影響著國際交易市場金融機構的不斷變化。全球金融危機、國家政治、法律制度的調整以及國家發生戰爭等問題也都會對進出口匯率的波動產生影響。例如,我國的人民幣發生升值,出口國家的外匯發生貶值,則會造成出口商的利益造成損失[2]。我國一般的進出口公司目前都沒有體制全面的對各個國家與我國的貨幣匯率進行實時監管的部門,導致進出口業務不能選擇最合適的計價貨幣,造成一定的風險。這也是我國進出口業務匯率風險變高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同時,一些合作商因各種原因經常會延遲收付款期限,也有一些合作商商品不能按時交貨也會導致付款延遲,期限越長,匯率波動的風險越不能控制,這也是導致我國進出口業務匯率風險變高的重要原因。
隨著信息技術地不斷發展,進出口業務中也發生越來越多的風險,這給進出口貿易公司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經濟損失不斷增加。針對以上提出的進出口業務風險出現的原因,作者提出了兩種有效避免和控制進出口業務風險的措施供讀者參考。
進出口業務信用風險對進出口貿易公司有著非常重要的威脅,本文針對進出口交易業務信用風險的提出了以下三點有效避免和控制的措施。首先,進出口貿易公司應該成立專門的信用風險管理評估部門。調查了解交易合作方的資質,辨別交易合作方的信用證真偽,防止交易合作方用假的信用證或是利用鉆他國法律的空子與我國交易方簽訂無效的合同,風險評估部門應建立長期合作方的信息檔案,并隨時跟蹤其動態,如信用度、貿易量等,從而有效避免和控制進出口業務風險[3]。其次,進出口交易業務可以利用國際信用保險或中國出口信用風險來防范信用風險帶給交易貿易公司的經濟損失,通俗點講,就是給買賣交易活動購買了一份可保賠的保險,進出口貿易公司有了國家和政府帶來的一份資金保障,有效地控制和避免了信用風險。最后,進出口交易中應選擇優秀的業務員和交易談判者,并提高業務員和談判者的素質,謹慎簽約,合理避免不利條款。有一些進出口貿易公司并沒有自己的公司,在出口業務上還要與相對應的工廠對接,工廠的信用度、商品的質量等問題也代來了一定的信用風險,這都要貿易公司進行謹慎的選擇和考查,才能避免信用風險帶來的經濟上的損失現象。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交易市場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對外交易公司各項工作也在不斷完善中,在匯率風險的避免和控制上也在不斷地改進和完善。
首先是對進出口業務中計價貨幣的選擇上要謹慎。在計價貨幣的選擇上應主要以風險低、國家金融市場經濟長期穩定以及國家政治策略健全的計價貨幣。如美元、歐元等。企業的進出口業務在選擇計價貨幣時應有所區別對待,如在進口業務上,最好是采用信用相對不那么高的、兌換有限制的軟貨幣;在出口業務上最好使用信用較好的可自由兌換其他貨幣的硬貨幣,因為硬貨幣的匯率有可能會上升,但幾乎不可能會下降,這樣能有效地控制成本,避免匯率所帶來的風險。
其次對外貿易公司及時掌握國際市場行情,進行合理有效預測匯率波動的長期趨勢。因為從簽訂合同到收付款項可能會經過不同的時間段,在這段時間段中,匯率一旦出現波動,貿易公司如能及時發現,及時與合作方商議調整收付款的結算貨幣或結算時間,有效避免匯率波動帶來的利益損失[4]。同時一旦對外貿易公司的長期客戶出現各種金融上的危機,企業也能及時止損,及時調整市場結構,尋找新的國際進出口市場。
最后,對外貿易企業應建立完整的企業進出口業務管理制度,如風險控制制度和企業進出口財務制度。我國對外貿易業務量越來越大,企業應建立客戶信息檔案,及時掌握客戶所在國家公司最新動態及其法律、實時動態,才能最快最準確地掌握預測匯率動態,同時,制定規范性的進出口財務制度,如遠期結售匯、鎖匯期權、掉期等現象的規避制度,同時要重視進出口財務風險管理,有效避免匯率風險[5]。
現如今,我國進出口業務交易已經在國際交易市場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進出口業務量越來越大,因此控制和管理進出口業務中的各種風險顯得尤為重要,它直接影響著進出口貿易公司的經濟狀況,同時也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因此,進出口公司要格外重視進出口風險,全面認知熟悉各種風險的類型,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各種風險,提高公司對進出口業務的重視程度,建立進出口業務管理體制,有效避免和控制各種風險,使進出口業務在國際市場上長期穩定、快速發展,為我國經濟實力貢獻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