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堅 王濤 施申超 詹繼東 陳莉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胰腺殘端處理技術對腹腔鏡胰腺遠端切除術后胰瘺的影響。方法 60例行腹腔鏡胰腺遠端切除術患者, 根據胰腺殘端處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手工縫合胰腺殘端處理技術, 觀察組患者采用閉合器閉合胰腺殘端處理技術。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胰瘺發生情況及各手術指標。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胰瘺發生率為10.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11.1±3.6)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5.1±6.2)d, 住院費用(45121.1±845.3)元;高于對照組的(37698.5±754.3)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腹腔鏡胰腺遠端切除術中應用閉合器閉合胰腺殘端處理效果更加顯著, 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術后胰瘺發生率, 同時還可以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胰腺殘端處理技術;胰瘺;腹腔鏡;胰腺遠端切除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1.029
胰腺遠端切除術在治療胰腺腫瘤、慢性胰腺炎等疾病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是臨床上一種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雖然胰腺遠端切除術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但是大部分患者在胰腺遠端切除術后容易發生胰瘺, 胰瘺也是該手術常見的術后并發癥[1]。胰瘺的發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及身體健康, 因此, 合理有效的預防尤為重要。而為預防術后胰瘺的發生, 手術過程中對胰腺殘端處理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2]。在胰腺殘端處理方式中, 手工縫合胰腺殘端和閉合器閉合胰腺殘端是常用的兩種處理方法, 本研究分析不同胰腺殘端處理技術對腹腔鏡胰腺遠端切除術后胰瘺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鏡胰腺遠端切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胰腺殘端處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4例, 女16例;年齡28~75歲, 平均年齡(50.3±8.3)歲。觀察組患者中男15例, 女15例;年齡27~76歲, 平均年齡(50.4±8.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均有明確遠端胰腺切除指征;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 并同意研究開展;本次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手術禁忌證患者;對本次研究不配合患者;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患者;精神疾病史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患者采用手工縫合胰腺殘端處理技術進行處理, 在患者胰腺切除過程中, 同時對胰腺殘端進行手工縫合。手工縫合所采用的材料為可吸收線, 縫合厚度為2.0~2.5 mm內, 如患者胰腺組織較薄, 則需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將縫合厚度縮小至1.5 mm。
1. 3. 2 觀察組 患者采用閉合器閉合胰腺殘端處理技術進行處理, 在胰腺殘端處理中, 采用一次性直線閉合器閉合胰腺組織, 并于閉胰腺閉合器的左側進行胰腺切除, 完成閉合切除后將閉合器松開。就胰腺閉合器的選擇方面, 需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 其中需要考慮到患者胰腺質地、胰腺厚度等因素。一般在閉合器閉合胰腺殘端處理中所采用閉合器的釘足高度為2.5 mm。受閉合器閉合胰腺殘端處理過程中, 需要控制閉合的速度, 如患者胰腺殘端有出血情況, 需要采用電凝方式進行止血。
1. 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胰瘺發生情況及各手術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后胰瘺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胰瘺發生率為10.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各手術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為(11.1±3.6)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5.1±6.2)d, 住院費用(45121.1±845.3)元高于對照組的(37698.5±754.3)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胰瘺是腹腔鏡胰腺遠端切除術中常見的一種術后并發癥, 胰瘺的發生不僅會影響患者術后恢復, 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負擔。因此, 在腹腔鏡胰腺遠端切除術中如何有效預防術后胰瘺的發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導致術后胰瘺的發生與手術過程中胰腺殘端處理方式有很大關系[3]。就手工縫合而言, 胰腺殘端處理質量很容易受到縫合密度、醫師技術、打結等因素影響[4]。而閉合器相對手工縫合更加準確、均勻, 可以有效避免胰腺殘端組織缺血壞死的發生, 進而減少術后胰瘺發生率。為了更好的提高閉合器閉合胰腺殘端處理質量, 在閉合器閉合胰腺殘端處理過程中需要采用緩慢閉合的方法, 以此避免胰腺發生斷裂和出血的情況。如患者胰腺較為粗大, 則不宜采用閉合器進行胰腺處理。對于器械閉合不滿意患者仍然可以采用手工縫合的方法進行補救。閉合器閉合胰腺殘留處理具有操作簡單、便利的特點, 其在降低術后胰瘺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 還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宜的胰腺殘端處理技術, 最大程度保證患者術后康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術后胰瘺發生率為10.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為手工縫合胰腺殘端融合受到打結、縫合密度等因素的影響, 導致出現殘端壞死、殘端出血等情況的發生, 進而到引起術后胰瘺發生[5]。而閉合器閉合胰腺殘端處理技術可以有效避免該問題發生, 與手工縫合方法相比, 閉合器閉合后的胰腺組織受力均勻, 可以保證胰腺殘端的完全閉合, 進而避免術后胰瘺的發生[6-8]。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11.1±3.6)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5.1±6.2)d, 住院費用(45121.1±845.3)元高于對照組的(37698.5±754.3)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于閉合器閉合胰腺殘端處理可以降低術后胰瘺的發生, 所以對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 進而縮短患者住院時間[9, 10]。但是就費用而言, 由于閉合器屬于一次貴重醫用耗材, 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住院費用。
綜上所述, 在腹腔鏡胰腺遠端切除術中應用閉合器閉合胰腺殘端處理效果更加顯著, 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術后胰瘺發生率, 同時還可以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永輝. 胰腺殘端處理技術對腹腔鏡胰腺遠端切除術后胰瘺影響的研究.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8, 25(23):26.
[2] 樊勝明, 沈國新, 胡金靈, 等. 遠端胰腺切除術后胰瘺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7, 26(3):289-293.
[3] 張杰, 趙小龍, 金琦智, 等. 胰腺遠端切除術中胰腺殘端處理方式的研究進展.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7, 14(1):125-128.
[4] 高翔, 高源, 張京平, 等. 閉合器在預防遠端胰腺切除術后胰瘺中的應用.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24):95, 98.
[5] 包蔚雷, 高圓圓, 張京平, 等. 閉合器閉合胰腺殘端降低遠端胰腺切除術后胰瘺的發生率. 江蘇醫藥, 2014, 40(12):1414-1416.
[6] 陳一帆, 劉巍, 花榮, 等. 根據胰管直徑等因素選擇不同胰腸吻合方式對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 肝膽胰外科雜志, 2014, 26(3):181-184.
[7] 盧有勝, 王太洪, 張弘煒. 胰腺遠端切除術后殘端不同處理方法對術后胰瘺的影響. 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 2013(5):334-336.
[8] 歐陽柳, 臧慧, 張全群, 等. 遠端胰腺切除術中兩種胰腺殘端封閉技術對比研究.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6, 36(6):660-662.
[9] 胡平海, 李兆連, 喬鷗. 胰體尾切除術中胰腺殘端處理方式的對比研究. 云南醫藥, 2014(1):20-23.
[10] 任瑩坤, 韓廣森, 王剛成, 等. 胰腺殘端包埋預防胰腺遠端切除術后胰漏的臨床觀察. 中華胰腺病雜志, 2013, 13(5):333-334.
[收稿日期: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