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鋒 湘潭市計量測試檢定所
電子計價秤(以下簡稱電子秤),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直觀、功能多樣的稱重計量工具,早已被廣泛應用于農貿市場、超市商場等領域,我市43家農貿市場配置使用的電子秤總計達到了四千多臺,盡管政府撥出專款用于農貿市場電子秤的周期檢定,但因為在市場管理、電子秤的售后維修等環節存在監管盲區,[1]致使不良商販利用電子秤作弊,交易時故意短斤少兩,克扣顧客的現象難以杜絕。顧客因電子秤計量不準,稱重時示值與標稱實際值出入較大而與經營戶產生糾紛進而引起的投訴,舉報案例時有發生,筆者從事農貿市場衡器檢定多年,對各類攤販利用電子秤弄虛作假、坑害顧客、欺騙消費者的現象氣憤不平、深有感觸,現將電子秤作弊的不同手段歸納羅列如下,以期更多的消費者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識。
此方法為:人為改變電子秤的標定量值,達到短斤少兩的目的。具體做法是:使用正常的電子秤,采用輸入該品牌型號標定口令(通常為一串數字和電子秤其他按鍵的組合)進入標定程序,采用大量小標,或小量大標的方法改變量值達到作弊的目的,因該作弊狀態不進行重新標定不能復原,計量檢定人員及執法人員容易察覺,故此類作弊方法較少采用。
此方法為,在電子計價秤線路上改裝小型開關,或從內部搭出兩根電線,在電子秤前置放大器或內置量程調整數碼開關等線路上做些改動,作弊時撥動開關或將兩根電線接上即可,在按鍵部位增加隱蔽的“按鍵”與內部改裝電路共同起到作弊效果,[2]這種作弊手法比較低端,并要求改裝者具備一定的電子技術知識,所以商販一般不會采用。
此方法為:對電子秤內部印刷線路板做手腳,目前大量使用的電子計價秤主板都有一塊8位中央微處理口,生產者利用掌握的技術,在制造時更換、改造主板上正常功能的芯片,并私接遙控接收裝置或利用信號發送裝置來控制稱重顯示和價格顯示進行作弊,這種手法因破壞了硬件結構,改動較大又留有明顯痕跡且操作相對復雜易被發現,現已不常見。
此方法為:電子秤生產,銷售或售后服務人員刻意地按作弊要求,安裝稱重傳感器達到作弊目的,具體做法為,將1000g標準砝碼放置于該秤盤正中,電子秤顯示器為1000g,如放置在左上角或左下角則顯示為1050g,放置于右上角或右下角則顯示為950g,通過多年來對農貿市場電子秤的檢定,筆者發現經營牛肉、豬排、水產、鹵味熟食等高價值商品的攤販使用的電子秤問題最為集中和突出,出現的全都是正偏差而且往往還比較大,有的甚至2000g的標準砝碼顯示為2100g或2200g,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八兩秤六兩秤”“黑心秤”。還有的攤販同時擁有2到3臺秤,平時經營的都是使用做過手腳的秤,等遇到檢查時就把“黑心秤”收藏起來,放上能檢定合格的秤,刻意逃避檢查。
此方法相較以上介紹的改變標準量值,改裝硬件電路、遙控作弊等手段具有不留痕跡,操作隱蔽簡單、不易察覺及未啟動作弊程序前可以正常稱重等優勢。這種電子秤通過關機再開機重啟后即可恢復正常稱重狀態,當經營者輸入數字與功能鍵組合而成的密碼后電子秤馬上進入作弊程序,進入該程序后可通過按壓電子秤M1~M8任意更改稱重數值,可以改變稱量為5%~40%甚至更大,按M1鍵可在正常稱重數值上增加5%,然后順序按M2~M7鍵,稱重數值以5%幅度呈線性往上遞增,按M8鍵恢復為正常稱重數值。此種類型的電子秤在不使用作弊程序的情況下,檢定均能符合檢定規程要求,隱蔽性、欺騙性強,不易察覺,也很難調查取證,所以此類作弊手段是當前農貿市場里采用最多的一種形式。
作弊秤的存在不僅欺騙了廣大消費者,損害了顧客利益,擾亂了市場秩序,還在一定程度上抹黑了我們市場監管部門的形象,針對以上作弊現象,筆者提出了幾點相應的措施和辦法,以供大家參考、探討。
1.嚴控電子秤制造、銷售、維修的許可,加強電子秤生產企業的技術監管力度,修訂國家標準中有關條款,堵住作弊電子秤的源頭
嚴格執行國家標準生產的電子秤,為了防止預設、重力補償,量程調整等標定程序泄露,按要求只能打開鉛封后再打開標定裝置才能進入調試程序,但筆者發現,部分電子秤生產廠家故意不用鉛封將調試功能封閉,致使不打開鉛封也能調試電子秤,生產廠家能隨意將此功能泄露給不法電子秤銷售及修理人員,這些人受經濟利益驅使,應不良市場經營者的要求,利用調試功能將電子秤人為調至作弊狀態,有的生產廠家甚至直接生產銷售帶有作弊功能的電子秤牟取不義之財,因此筆者強烈呼吁計量行政管理部門加大衡器生產企業的技術監管力度,希望政府盡快有針對性地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國家標準,出臺明確電子秤調試功能的禁止性條款,從源頭堵住作弊電子秤。
2.強化市場監管,大力宣傳電子秤防作弊知識,維護公平交易,維持好市場正常經營秩序
各農貿市場應該把電子秤是否符合計量標準要求,做為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的重點,應按規定建立好電子秤臺帳,除了每年定期邀請計量檢定人員上門檢定以外,應該不定期進行電子秤的自檢,要培訓市場基層打假人員,使其掌握一定的作弊秤辨別能力,在市場內應適量張貼防計量作弊的宣傳畫、海報。各級政府應當把當地農貿市場電子秤合格率是否達標作為該市場年終評先評優的硬性指標,對群眾反映問題較多,投訴較多,檢定合格率低又屢教不改的農貿市場不但應取消評先評優資格還應追究行政負責人的主體責任,目的就是要層層抓落實推進市場管理,督促市場電子秤配置使用情況向好的方向發展。
3.落實檢定制度以及公平秤的配置管理制度,強化電子秤使用監督
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要嚴格按要求進行市場電子秤檢定,發現有破壞鉛封和使用作弊秤的行為報稽查部門依法處理,[1]要大力開展誠信計量公約活動,推進農貿市場計量器具“統配統管”,特別是要促督落實農貿市場加強公平秤的管理,有條件的市場應盡量將電子計價公平秤升級為計價電子條碼公平秤,并增加公平秤的數量,便于消費者及時復秤并發現計量作弊行為,有效降低計量作弊后非法獲利的成功率。
4.標準砝碼檢查
用標準砝碼(如500g、100g的特制標準砝碼)檢查作弊狀態下的電子計價秤,一般由執法檢查人員或農貿市場監督管理人員手持該砝碼,在即將稱重之前放置于稱重托盤,觀察稱重讀數的顯示是否與標準砝碼一致,為避免攤販在稱重過程中做手腳,也可以在稱重穩定時,再將標準砝碼放在托盤中,觀察稱重讀數增加的絕對值是否與標準砝碼質量一致,這種方法簡單易行,立竿見影,非常適合普通消費者日常購物使用。筆者所在單位已向市內各農貿市場免費發放了印有“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字樣的標稱值為100g的公平交易保護器(特制標準砝碼)叁仟多塊(見圖片)。“立現原形,無處可逃”。
只要廣大消費者手里都握有這樣一個“法寶”,就可以讓作弊稱
5.在稱重交易前應仔細查看并確認電子秤是否粘貼合格標識。并且儀器設備編號是否一一對應
通常經當地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合格的電子秤,都會由工作人員粘貼好檢定合格證。該合格證上會有證號,儀器編號(摘錄此電子秤產品銘牌上的編號)和有效期至X年X月X日,檢定員 XX 等相關內容。當消費者對稱重數據提出質疑時,首先要查看此秤是否粘貼合格證,然后看看該合格證上注明的儀器編號與該秤銘牌上標注的設備編號是否一致,理論上應該是一一對應的,但不排除有的不良商販耍“移花接木”的把戲,將已檢定合格的電子秤上的合格標識扯下來,粘在作弊的電子秤秤體上,有這種情況出現時,該秤合格證上注明的儀器編號與秤的銘牌上標注的器具編號不一致,所以消費者在交易前一定要謹防受騙上當。
結束語:電子計價秤作為一種用于貿易結束,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計量器具,始終是計量管理的重點,特別是農貿市場電子秤的合格率的高低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杜絕“六兩秤,黑心秤”需要政府標準制定到位,需要計量行政管理部門及計量檢定機構監督服務到位,需要市場管理方管理落實到位,只有上下一心,齊抓共管,才能使電子秤的合格率居高不下,才能真正營造農貿市場“公平交易,誠信經營”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