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陽
我國資本市場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其中資本市場結構優化的問題就較為顯著。目前缺少稅收與資本市場結構優化問題的研究,從國家發展的角度來看,稅收政策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對資本市場結構的變化進行引導,促進資本市場結構的優化,但是在很多時候,由于稅收政策不夠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對資本市場功能的發揮造成了阻礙。
資本市場存在著確定的內涵
在現實情況中,資本市場存在著很多功能,其中最為明顯的功能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資本市場能夠對資源配置進行優化,另一方面是資本市場可以對企業的經營機制進行改進。先從優化資源配置的角度來看,資本市場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的金融產品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功能。對于投資者而言,其可以通過信息的披露對收益較好的企業金融產品進行投資,拋棄那些沒有成長前景的金融產品,如此就可以使一些發展潛力大的金融產品發行者獲得資金流入,提升金融產品的價格。再從改進企業經營機制的角度來看,在資本市場交換的過程中,其不僅僅包括長期資金,更重要的是其會對資金的經營權進行分配、組合。資本市場能夠對公司的經營機制進行促進,對現代的企業制度進行建立。
具體地說,企業想要成為上市公司,就必須要先成為股份有限公司,對經營權與所有權進行分離,另外,上市公司的主要資本來自于股東。公司需要對信息披露的義務進行履行,這也就使得企業往往會受到股東、資本市場的影響。企業經營狀況直接影響到金融資產的表現,如果表現不好,就可能會面臨被收購的危險,這也會促使企業在現實中不斷地進步。
對于資本市場的結構來說,無論是內在結構還是外在功能都需要包括在其中,正是在外在功能與內在結構進行結合的基礎上,資本市場才得以確立并完善。在資本市場中存在著多個不同的主體市場,這些主體市場與客體市場相互交錯,使資本市場形成了較為復雜且相互關聯的結構狀態。資本市場中的主體與主體之間主要通過契約的形式發生聯系,契約能對主體之間的使用、支配關系進行反應??偠灾瑢τ谫Y本市場的結構來說,其本質上就是資本市場內各個組成元素之間存在的相互關系。
稅收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稅收對資本市場存在著一定的影響,例如,資本市場的主體投資結構就會受到稅收的影響。從我國相關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其在稅收方面對上市公司進行財政支持的具體方式較多,例如,政府可以通過推出直接的稅率優惠對企業進行引導,這些企業往往具備較好的發展前景,同時也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與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能夠讓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快速趕上發達地區,政府會制定具體的稅收政策,在稅率方面進行優惠。優惠稅率主要集中在某些行業以及地區中,但如果稅收優惠政策較多,或者力度過大,就可能給地方政府提供過大的操作空間,很多不符合國家優惠政策的企業往往也可以獲得地方政府的批準,進而享受優惠稅率。除優惠稅率之外,稅收返還也是方式之一。如果地方政府無法從政策角度找到具體的依據,就會通過稅收返還的具體形式給予上市公司直接稅率優惠,部分企業所得稅直接返還給上市公司,如此就可以對其實際的應稅稅率進行降低。以上所述,基本就是稅收對我國資本市場主體投資結構的具體影響。
在資本市場結構優化的過程中,稅收能對自身的作用進行發揮。具體地說,在現代經濟體系當中,資本市場作為較為重要的部分,能夠間接推動國民經濟的增長,甚至還會對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產生影響。無論是對資源配置進行優化,還是對企業經營機制進行改進,抑或是將儲蓄轉化為投資,并對風險進行分散,都需要完全的包括在其中。但是,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水平還無法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市場結構也還存在著很多的漏洞需要填補,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國家對經濟進行調控的重要方式之一,稅收能夠通過對資本市場采取不同的稅收政策,進而對資本市場結構的變化進行引導,發揮具體的調控作用,進而促進資本市場結構的優化。
雖然因資本市場稅收環境不佳、資本市場發展歷程較短等原因,稅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資本市場功能的發揮產生了阻礙,但是其在資本市場結構優化中的具體作用是不能否認的。在資本市場中,投資的具體收益形式與其所要承擔的風險程度不同,因此投資包括安全性投資與風險性投資兩大類別。政府對投資行為征稅必然會對投資者的投資成本進行提升,所以想要發揮稅收的作用,政府可適當對不同投資方式的稅負進行確定,進而對資本市場投資結構的變化進行引導。
稅收與我國資本市場結構的優化
稅收與我國資本市場融資結構的優化措施應以具體的投資結構為基礎。在現實情況下,投資結構包含著很多的內容,首先是投資的地區結構,其次是投資的產業結構。通過具體的投資數額在不同產業中的具體配置,可以對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比例關系進行調整,同時對產業結構的合理化程度進行提升。當產業結構變得較為合理時就可以解決人均收入相差過大的問題,保證社會的良性發展。所以,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想要通過稅收對我國資本市場結構進行優化,就應該對稅收及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將稅收優惠的重點從以往的注重引進外資轉向對產業結構、投資結構的具體方面。
目前,傳統的稅收優惠政策僅僅側重于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這使得經濟發達地區的更加發達,而經濟落后的地區則更加落后,進而使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不斷擴大,影響社會的安定。在正確的情況下,稅收優惠政策應該側重于經濟落后的地區,例如,目前我國東部地區經濟的發展水平已經較高,因此應考慮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提高西北部地區的投資效率,如此不僅僅可以在現實情況中阻止經濟落后地區的投資外流,同時還能夠吸引一些發達地區的外資,促進區域間經濟的平衡發展。
為了對公平競爭的環境進行樹立,對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進行引導,政府還應該對地方政府在資本市場中的財政行為進行約束,事實上,如果上市公司大面積享受政府稅收優惠,不僅僅會降低政府的財政收入,還會導致稅收優惠政策失去具體的激勵作用,所以,應在合理的情況下對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進行限制。
投資結構的優化表現在長期投資原則方面。所謂長期投資原則,也就是對長期從事證券投資的納稅人給予一定程度上的稅收優惠,如此不僅僅可以對政策導向進行體現,還可以對資金流向進行引導。從我國證券市場的具體情況來看,大多數投資者的持有證券時間都在一個月左右,這直接導致我國證券市場中的股票換手率、市盈率存在著不合理的情況,在日交量與股票流通市值方面也高于正常的水平。為了對這一趨勢進行遏制,國家在資本利得稅計征模式方面使用了累進稅制,但對于累進的標準來說,其必須要采用具體的資本利得率而不是資本利得額,因為采用資本利得額這一絕對指標不能夠對獲得的資本利得與投入的資本量之間的關系進行反映,自然也就不能夠對納稅人真實的負稅能力進行確定。機構包括基金,大戶投入的資金往往較多,在每筆交易量方面也保持在較大的標準,按照相關原理,等量資本可以獲得等量報酬,而不等量資本則獲得不等量報酬,因此每筆交易所獲得的資本利得的絕對數也很大,但相對于其所投入的具體資本量來說,這一絕對數可能并不算大。如果只是將資本利得額作為累進標準,那么就會對機構和大戶的交易積極性進行限制,不利于投資機構者的持續成長,這也不符合我國證券市場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的宏觀政策。由此可見,在資本利得稅中,想要對納稅人的真正負稅能力進行反映,就應該將資本利得率作為累進標準,優化投資結構。
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想要通過稅收對我國資本市場結構進行優化,就應該對稅收及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將稅收優惠的重點從以往的注重引進外資轉向對產業結構、投資結構的具體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