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倫理困境”是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過程中至關重要,本文的研究主題以“社工在面對‘案主自決與‘家長主義沖突”中遇到的相關倫理困境以及抉擇問題”為主,并結合國內外有關青少年社會工作倫理方面的研究,針對社會工作者在青少年社會工作中不同倫理困境問題的抉擇及解決對策分析。
關鍵詞:青少年? ?社會工作? ?倫理困境
社會工作作為一個極具人性化兼道德性的專業,加之青少年群體的特殊性和變化性,青少年社會工作在針對青少年開展工作的時候更注重人性化和道德性。關注青少年社會工作不僅能夠進一步優化我國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專業化,更能在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過程中給社工提供有效的指引,從而優化社會結構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一、青少年社會工作概述
青少年社會工作是以青少年群體為主要開展對象的社會工作實務領域的其中一塊,青少年的發展代表了國家當前最新興的發展,國家的未來依靠青少年的發展。
(一)青少年
青少年的具體概念各個學者持不同觀點,但都主要體現在針對青少年的年齡階段的劃分上面,每個學者對青少年的年齡階段的劃分都有著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討論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倫理困境,故將青少年的年齡劃分為14~20歲。這主要基于青少年在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發展變化較大的特征,以及青少年與父母、學校和社區緊密聯系的特征來進行劃分。
(二)青少年社會工作
青少年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實務領域的一個方面,由于青少年時期的特殊性,青少年的各種生理、心理問題每天都不斷產生。由于身體、心理的變化以及社會關系的不斷變化,青少年對自我的認同感、自我的探索以及人際關系方面和家庭方面,每天都會產生新的認識和新的適應。對于整個社會、家庭以及社工來說,應該正確引導青少年來面對和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使其接受和適應由于青春期帶來的許多改變,從而達到其獲得全面發展的目的。
二、青少年社會工作中存在的倫理困境
(一)倫理的概念及內涵
Frederic.G.Reamer(1999)對倫理困境定義的看法是:“倫理的困境是當專業核心價值中對專業人員要求的責任與義務發生相互沖突的情形時,社會工作者必須決定何種價值要優先考量?!盵1]而青少年社會工作倫理困境則是在面對青少年的相關問題的分析與解決的過程中,應該如何以青少年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抉擇問題。
(二)社會工作倫理的概念、內涵及研究
王思斌將社會工作的倫理分為“應用倫理”和“職業倫理”兩個方面。[2]顧東輝則認為“社會工作的倫理可以歸為對人的價值觀和對社會環境的價值觀兩類。[3]Reamer把倫理困境分為直接實務工作中的倫理困境、間接實務工作中的倫理困境、同事之間的倫理困境三大類別。[4]
(三)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的倫理困境
筆者認為,國際著名學者Reamer將社會工作倫理困境分為直接實務中的倫理困境、間接實務工作中的倫理困境、同事之間的倫理困境三大類別,該類別的劃分得到了多數學者的認可和沿用,故本文參考Reamer學者的視角將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倫理困境劃分為直接實務工作中的倫理困境、間接實務工作中的倫理困境兩大類別,大體可以分為:案主自決、保密及隱私權、案主自決與“家長主義”之間的沖突等,本文僅以案主自決與“家長沖突”的倫理困境角度展開研究。
1.直接實務中的倫理困境
(1)案主自決與“家長主義”沖突
案例:世勛(化名)是一名在讀初中生,父母離異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世勛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品德良好,一直是家里的驕傲,但是在同父異母的弟弟出生以后她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整天悶悶不樂并且對學習也失去了興趣,還經常在學校里面惹事。往日的小學班主任劉老師找到社工,希望尋求社工幫助世勛。
“案主自決”顧名思義“讓案主自我決定自己的事情”,是社會工作倫理要求之一。而“家長主義”則是指強制、干預或介入等行為。社會工作中的“家長主義”是指社會工作者對案主的行動進行善意的干涉,為保護案主的利益而采取違背案主意愿的干預行動。[5]社工在面對案主的自決權與家長主義之間的矛盾時,怎樣在這個沖突中作出選擇就是倫理困境所在。
在本案例中,若社工嚴格遵循社會工作的專業原則,承認并決定讓案主自決,其結果顯然是不利于案主的發展,案主可能會因為退學而錯失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若案主退學后父親仍放任她不管,不僅不能幫助她走出厭學的情緒還可能因此讓她的美好前途毀于一旦;如果不退學,案主可以依靠自己的學習能力,刻苦學習考一個好大學,前途一片光明。雖然在與社工的交流之后,世勛明白自己的退學意味著什么,但是她還是很堅定的想要堅持自己想要退學的決定。在這種明知案主的自決會造成對自己不良的后果的情況下,社工如何去做出相關的決定則是青少年社會工作難以抉擇的倫理困境。
三、青少年社會工作倫理困境的解決對策
(一)社會工作者
首先,社會工作者必須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我們應該避免由于自身的專業素養不達標導致做不到價值中立的態度而陷入倫理困境。提升社會工作者的專業素養有助于社會工作者在面對倫理困境的出現時更專業、更高效的去處理與抉擇,在面對倫理抉擇時必須遵守社會工作專業原則。并且實時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才能去化解大部門的倫理困境,才能在實際的項目實踐中化解各種專業倫理層面的難題,達到為案主提供高效的服務和維護其利益的目標。
其次,應該提升自身的文化敏感度。從我國特有的關系視角來看,我們的家庭結構、文化秩序、身份認同、信任關系、整體方式五個層面的社會工作梳理在中國社會工作實務中所呈現出來的與西方文化敏感性大相徑庭。社工在針對案主關系的處理時“度”的把握是可以從我們的案主所認同的文化作為決問題的出發點,與案主建立專業關系提升社工與案主之間的相互信任。
(二)案主
青少年是一個正處于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都不斷變化時期的群體,對于青少年來說,學校和家庭是其聯系最緊密的兩大場所。學??梢蚤_展青少年心理輔導課程,針對青少年群體的特殊性,給予其心理正確的引導,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在這關鍵的發育時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還可以讓他們明白應該如何正確的去與身邊的人交往和正確的處理各種事情,還能讓青少年明白自己所處的階段將會面臨的一些挑戰和問題,學會積極的去跟同學、家長、老師有效性的溝通,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
(三)社會組織
政府應給予社會組織相應的政策支持促進其自主創新的發展,不但能減少社會工作機構對政府財政撥款的以來,還能讓自有資金的社會組織弱化政府對服務資金的監管,讓社會組織放心的將相關資金作用于服務對象,使得案主利益最大化。資金的充足可以使社會工作者在開展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時候將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其表現在為困境青少年鏈接豐富的所需資源。
四、結語
在開展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時候我們應該將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觀和技術,與青少年的相關特點相結合,從實際出發,幫助青少年解決其在生活中和學習中發生的問題與困難,使其獲得全面發展。在關注青少年學業的同時也應當關注到青少年的自我認同和自我實現。我們要竭盡全力去做好青少年社會工作,識別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所有倫理困境,并根據每個案主的實際情況提出或研究出相應的決策同時做出倫理抉擇,提升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婭蓓.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倫理困境[J].決策與信息,2015,(01):108.
[2]王思斌.社會工作導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顧東輝.社會工作的價值觀、沖突及對策[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6).
[4]羅肖泉.社會工作實務中的倫理1困境[J].廣西社會科學報,2003,(09).
[5]譚歌.社會工作的倫理困境與對策[J].科教視野,2015,(04):202-204.
[6]謝莒莎.社會工作倫理困境及其解決方式[J].社會工作理論探索,2009,(06):25-27.
[7]楊樺.淺談青少年社會工作中的保密原則[J].青年與社會,2015,(22):25-27.
[8]彭丹丹.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倫理困境--以石家莊市少年兒童保護教育中心社工實務為例[J].大東方,2017,(06):54-55.
[9]李潔,徐麗敏.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的倫理困境及其出路[J].科技風,2018,(34):264-265.
[10]于浩.青少年社會工作中的倫理困境研究[J].明日風尚,2017,(01):382.
[11]呂建嬌.青少年社會工作實踐中的倫理困境及倫理抉擇[J].世界家苑,2018,(05).
[12]蔣澤林.淺析我國社會工作者面臨的倫理困境——以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為例[J].卷宗,2017,(02).
[13]李然,吳越,戴晨曦.青少年社會工作實踐中的倫理困境及應對策略:基于對北京市海淀區青少年社工的訪談[J].中國社會工作,2015,(13):26-28.
[14]李鑫.淺析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過程中的倫理反思[J].青年時代,2016,(19):83.
(2018年甘肅省科技計劃(重點研發計劃-社會發展類)項目(18YF1FA083),2017年甘肅省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專項項目(甘財教[2017]62號)資助。作者簡介:羅世海,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工作,單位:甘肅政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