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麗
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是澤被后世、造福子孫的民心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需要偉大的精神做支撐。孕育產生于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之中的南水北調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產生,必將為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一、大力弘揚南水北調開拓創新精神,為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注入鮮活動力
開拓創新是南水北調精神的主線和靈魂。南水北調工程是一座創新的豐碑,科技創新、管理創新、人才創新、理論創新、實踐創新等各個方面的創新鑄就了這座巍巍豐碑。沒有創新,就不可能完成南水北調這一人類水利史上最杰出的工程。以技術創新為例,南水北調工程解決了許多技術難題,創下多個全國之最、世界之最,如:世界首次大管徑輸水隧洞近距離穿越地鐵下部的中線北京段西四環暗涵工程,世界規模最大的U型輸水渡槽的中線湍河渡槽工程,國內最深調水豎井的中線穿黃豎井工程。這些工程規模之大、開挖之深、地質條件之復雜、工作難度之高,均居國內之最。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體現了工程建設者們在科學大道上不畏艱險、創新求精的膽識和魄力。
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一個突出的特點是技術條件復雜,在興建過程中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技術難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興建了不少聞名全國甚至名揚世界的水利工程,如葛洲壩水電站、三峽工程、小浪底工程、紅旗渠等,特別是南水北調工程。這些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技術難關。能否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決定著工程建設的速度和質量。正是由于廣大水利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建設者知難而進,刻苦鉆研,化解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才確保了各項工程圓滿完成。
當前,中國進入加快建設重大水利工程的歷史階段,就南水北調東線、中線而言還有后續工程,西線調水正在準備,在設計、勘探、施工、保養等各個環節,必然會遇到前所未有的技術難題,且部分難題國內外均缺乏成熟經驗。這就需要在全國水利系統大力弘揚南水北調精神,激勵廣大工程建設者發揚頑強拼搏的精神,鍥而不舍、自強不息,勇攀科技高峰,用自己的心血、汗水乃至生命,努力探索、發現、創新。馬克思曾經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創新不是一朝夕之事,需要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經得起清貧,堅韌不拔,物我兩忘。水利工程的建設者只有始終秉承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滴水穿石,才能攻克一道道難題,不斷研發和推廣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走出一條勇攀水利科技高峰的創新之路。
二、大力弘揚南水北調無私奉獻精神,為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傳遞強大正能量
無私奉獻是南水北調精神所包含的一種崇高精神境界。在南水北調工程的興建過程中,廣大移民和奮戰在不同戰線上的干部群眾,不計個人得失,任勞任怨,忘我工作,默默地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些人甚至不惜犧牲生命。南水北調工程的決策者們,為了國家利益,為了造福百姓,反復規劃,殫精竭慮;廣大科技工作者埋頭攻關,廢寢忘食,嘔心瀝血;千千萬萬的移民干部,反復奔走,不辭辛勞;數以萬計的移民群眾,舍小家為大家,割舍鄉土情、家族情、鄰里情,拜別祖墳,懷揣鄉土,遠離故園。中線工程沿線河南和湖北很多的干部和群眾,為了整體利益,自覺犧牲局部利益;為了長遠利益,忍痛放棄當前利益。正是這種犧牲奉獻精神凝聚起干事創業的強大正能量,確保了南水北調工程的順利進行。
無私奉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到今,難以計數的優秀中華兒女,為了國家和人民無私奉獻,無怨無悔。從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人,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從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到雷鋒“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一曲曲奉獻之歌在中華大地奏響。無私奉獻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一個人只有常懷奉獻之心,才能不計較個人得失,看淡名利,努力做好每件事情,全心全意、無怨無悔地付出而不求回報。無私奉獻也是匯聚社會正能量的重要途徑。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如果人人講奉獻,比付出,那么這個國家和地區就會風清氣正,時時處處洋溢著正能量,從而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國家水利工程建設往往牽涉面廣,難度大,工期長,迫切需要各行各業的人們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舍身忘我,努力工作。“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有了高尚的奉獻精神,在國家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建設國家水利工程,有時候需要犧牲局部利益,如關閉某些企業,動用某些資源,地方政府需要發揚奉獻精神,為了國家整體利益,敢于犧牲、甘于付出。國家水利工程建設在特殊情況下還需要移民,廣大移民群眾在“搬與不搬”的艱難抉擇上,需要舍小家為大家,付出物質上乃至精神上的犧牲。只有大力弘揚在南水北調過程集中表現出來的無私奉獻精神,國家水利工程建設才能凝聚起方方面面的正能量,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推進。
三、大力弘揚南水北調團結協作精神,為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匯聚強大合力
團結協作是南水北調精神的重要內涵。在南水北調工程興建過程中,國家有關部門、長江水利委員會等水利部門、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社會各界人士、各級干部和廣大移民群眾同心同德、萬眾心,共同譜寫出一曲同心協力、眾志成城的集體主義精神的時代贊歌。黨中央國務院深謀遠慮、科學決策,加強領導、周密部署;各級黨委政府服從中央、顧全大局,精心謀劃、果斷決策。規劃設計人員、專家學者、地方政府和移民群眾團結一心,共謀大業。以河南淅川移民為例,為了把16萬多移民順利搬遷,水利部、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河南省、南陽市多次共同協商,各部門、各系統、各鄉鎮要人出人、要物出物、要錢出錢,實現了工程建設與移民搬遷的雙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是克服困難的重要途徑。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上下一心,其利斷金”。團結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起使,就能凝聚起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強大力量。萬眾一心也是我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成功的重要條件。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遭遇過許多難以預見的困難和問題,如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正是靠著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才戰勝了各種困難,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戰勝自然災害的偉大勝利。
國家水利工程建設往往是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征地、拆遷、移民、修路、架橋、環境保護以及水資源涵養等方方面面問題,在工程建設中又涉及到鐵路、交通、電信、水利、電力等部門。這就需要各個地區、各個部門、各個行業通力合作,互相支持,精誠團結,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團結奮斗。國家水利工程建設同時也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工程浩大,任務繁重,困難重重。這就迫切需要弘揚萬眾心,眾志成城精神,把方方面面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形成團結協作、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四、大力弘揚南水北調務實擔當精神,為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務實擔當是南水北調過程中各級干部的突出表現,彰顯著可貴的時代精神。在南水北調工程的醞釀、規劃、施工等各個階段,廣大領導干部自覺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沖鋒在前,享樂在后,自始至終發揮著先鋒模范作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他們“鐵肩擔道義”的擔當精神和為國為民的公仆情懷。黨和國家領導人不負人民重托,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排除各種非議,作出一系列事關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決策。這些重大決策的出臺,深刻體現了心系國家、心系群眾的公仆精神和責任意識。各省、市、縣乃至鄉村基層干部服從中央安排,精心組織、統籌安排、科學管理,抓進度、抓質量、抓效率,義不容辭、自覺自愿地肩負起自己的使命。可以說,各級領導干部的忠誠擔當、履職盡責,務實重干、率先垂范,是南水北調工程順利實施的根本保證。
務實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格,是黨員干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表現。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評判一個干部作風的重要標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看一個領導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他強調,“做人世為官一任,要有肝膽,要有擔當精神。”敢于擔當,體現的是種責任意識,一種使命感。領導干部有了擔當精神,就會時時處處牢記自己的使命,在其位而謀其政。在大事難事面前,勇挑重擔、敢于負責;在急事危事面前,挺身而出、沖鋒在前;在名利地位面前,不計得失、顧全大局。
國家水利工程建設的成敗,關鍵在于領導干部。領導干部是國家水利工程建設的主心骨和頂梁柱,是政策的決策者、執行者、監督者。在實際工作中,領導干部需要做好規劃、組織、協調、宣傳、檢查等一系列工作,可謂任重道遠。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敢于擔當、奮發有為尤為重要。面對責任和使命,領導干部要弘揚擔當精神,以“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和“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非凡膽略,把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上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各級領導干部要秉承“為官一任,造福方”的宗旨意識和服務理念,為官有為,“干”字當頭,實實在在地謀事創業,做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的業績。
參考文獻:
[1]趙永平.世紀工程的精神脊梁——記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者們[DB/OL].人民日報,2014-12-28.
[2]裴建軍.世紀大移民——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浙川移民紀實[M].作家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中共南陽市委黨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