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指導著人類生態文明的正確發展方向,現如今結合中國國情及其時代條件產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理論成果——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又在實踐中,習近平的生態文明思想引導著文明生態行為,在推動生態文明全球化的同時也在引領著自身的發展。
關鍵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 ?中國化? ?基本理念? ?實踐指引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出,不僅確定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還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大計,這一計劃是中國人民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的行動。因此,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新時代下我們黨的重要執政目標,體現出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正在得到越來越高的價值認同。
一、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實踐道路
在過去,西方學者受到“西方中心論”的影響以及資本主義制度的障礙,沒有對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進行徹底的解讀和實踐,就連馬克思時代的社會主義蘇聯也只提供了生態文明建設制度基礎,在當時種種歷史條件的制約下,并沒有使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得到充分的發展,而在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傳入中國之后,中國共產黨實踐并發展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中國共產黨是第一個實踐者。
直至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項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實踐皆取得了偉大的成就,黨的十九大以此為基礎上,提出了從理想到現實建設社會主義美麗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生態與社態共同發展相輔相成,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定位、目標、戰略、行動、境界五個維度實現了創新。
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創新理念
(一)生態發展理念
“綠水青山是‘人的無機的身體”①,保護好環境也就是保護人類的生存發展,如今社會經濟各個方面方面在高速發展,人們的需求也在越來越多,對大自然攫取的物質財富也日漸增多,并且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的攫取和破壞更加肆虐。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同時,大自然也在不斷地被肆意利用和破壞,人們對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已經消失殆盡,經濟發展與保護自然成了對立關系。
因此,在為了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體現出創新發展的要求。第一,要全力解決如今突出的環境問題。第二,全力加強保護生態環境。第三,建立健全生態保護機制。第四,加強人們對于生態保護的意??梢?,綠水青山在實踐的指導下是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能夠為人們群眾帶來物質和精神上的財富。
(二)人文生態理念
習近平人文生態理念的創新在于,將環境問題與人民福祉聯系起來,這也體現出保護生態環境的最終目標是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為了社會的永續發展。對每個人來說,無論他們擁有多少財富,金錢永遠不能取代他們生活環境的美麗和諧,沒有解決溫飽基本生理需求時,能夠生存就是最大幸福,人們能夠飽腹時,解決日漸嚴重的環境問題便成為當務之急,可以吃健康的食物喝沒問題的水,看到綠水青山,看著風景一天天越來越美麗將是我們的最大的幸福。
目前環境污染問題頻發,“全國大范圍長時間的霧霾污染天氣、一些地區飲水安全和土壤重金屬含量過高”等問題正在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這個民生問題已越來越嚴重,迫切的等待解決。因此,要在改善民生問題為基本點上,方方面面加強環境治理,爭取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唯有日此,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生態全球理念
習近平生態全球理念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為了解決中國生態環境問題,增強中國人民幸福感,而是著眼于全世界,始終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原則,為解決全球生態問題貢獻中國智慧,讓生態文明成果惠及全人類。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習近平在全球會議上提出了全球生態理念,倡導全人類保護生態,尊重自然,實現綠色發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為了人的全面發展和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環境問題,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創新性實踐
(一)總體規劃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修復生態環境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要深入農村,加強科學的規劃和引導,秉持因地制宜原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同時,為子子孫孫留下金山銀山。加強設施建設,著力解決生活垃圾隨處可見、污水亂排等現在農村環境面臨的最大問題。使其具備垃圾、污水處理能力,并加強建設和經營管理。政府應鼓勵并促進農村在教育、文化、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建立起基本制度框架,為農村發展注入高水平技術、高素質人才等新鮮血液,全力建設城鄉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治理污染是新時代下我們的重要任務之一,全面預防控制關鍵領域的關鍵因素,深入重點污染行業,綜合整治污染型企業達標排放,優化產業結構;擴大綠化規模,整治揚塵污染,優化用地結構,有效治理環境污染。
(二)完善政策制度充分保障生態環境
積極完善規章制度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一步,因此當前的第一要務是給予保護生態環境完備的政策制度。當地生態環境質量的如何有很大原因是領導干部的作為,眾多實踐表明,在許多重大生態環境破壞事件的背后,究其原因往往存在領導干部不作為、不負責以及相關執法部門監督不力的問題,致使大多城鎮環境保護較差。因此,各級黨委政府應當秉持客觀、公平的原則,獎懲并舉,責任分明,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建立環保督察制度。監督實施黨中央決策規劃、明確解決重大環境問題、確定生態文明建設主體責任,并從監督中發現問題及時通報該城鎮,形成反饋 -改善機制,改變過去那種上下脫節的情形。
(三)生態價值文化觀念指導生態文明建設
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在“十三五”規劃中,我黨提出了培養公民環境保護意識,加強生態價值觀教育等一系列重要舉措。一方面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宣傳環境日、地球日等環境保護活動,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向大眾傳播生態文化,使人們更加貼近生活接受宣傳教育。另一方面,生態文明教育應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建立生態教育基地,挖掘優秀的生態文化作品和生態文明思想,讓生態文化成為社會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形成全社會倡導生態文明的和諧氛圍。
公眾參與和行動。積極引導公眾實踐生態文明建設,培養其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從自身出發開始綠色的生產生活,這是公眾的責任,更是必須的義務。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也要付諸行動。
注釋:
①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廣西民族大學基地 彭先兵、陳媛:《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三大基本理念》,《廣西日報》,2019-02-14(007)。
參考文獻:
[1]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人民出版社,1971.
[2]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7]李金俠.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的新發展[J].蘭州學刊,2004,(01):50-51.
[8]劉思華.對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論的若干回憶——兼述我的“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4):18-30.
[9]鄧坤金,李國興.簡論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文明觀[J].哲學研究,2010,(05):23-27.
[10]邵鵬,安啟念.論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及其當代價值[J].求實,2012,(08):4-7.
[11]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廣西民族大學基地 彭先兵,陳媛.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三大基本理念[N].廣西日報,2019-02-14(007).
[12]張傳輝,韓煒.習近平生態思想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27):9654-9656.
[13]阮朝輝.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發展的歷程[J].前沿,2015,(02):105-107.
[14]李雪松,孫博文,吳萍.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6,(03):14-18.
(作者簡介:曹月旺,在讀研究生,單位:廣西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認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