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瑩瑩
摘要: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與以鄧小平理論為代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一脈相承的最新的戰略指導思想,對我們國家的思想文化建設、經濟社會建設、法治中國建設等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強國、提升綜合國力和實現中國夢的航標。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夠更好地指導我國的經濟和社會建設,體現出新時代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在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深入回答當前發展問題,在更好傳承中華文明中包容世界各地優秀文明,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推動綠色發展和法治社會的建設。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時代價值? ?時代發展? ?現實問題
十八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密切關注時代發展的變化,密切關注全球政治和經濟發展的格局,密切關注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以人民利益為核心的工作理念,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實踐方法,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產生了以習近平系列講話和治國理政理念為核心的重大理論成果。在十九大報告中高度總結和概括了這些創新性的理論成果,高度總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而寫入了黨章,因此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一最新的理論成果對國家和社會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以及具有非常重要的時代價值。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價值綜述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問題,是新時代發展條件下的發展理念,堅持和發展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做出了總體布局,提出了總目標和總任務,作出了重大的戰略布局,指出了最新的發展方向、發展模式,構成了非常系統和完整的最新科學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毛澤東思想,發展和研究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進而產生的最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果,完善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規律問題,對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指導意義,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理論和精神支撐,具有鮮明的科學性、時代性、實踐性、民族性、開放性、世界性[1]。
科學性主要體現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運用辯證的原則、走群眾路線進行觀察和思考問題,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符合中國社會和經濟的基本特點和發展狀況,為實現中國夢提供理論指南,能夠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繁榮,人民幸福提供行動指南;時代性主要體現在:引領了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站在時代的前列引領社會發展;實踐性主要體現在:總結了中國社會發展進程過程中的歷史經驗和相關教訓,吸收了優秀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是對中國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實踐的新的認識的展現,具有良好的實踐性;民族性主要體現在:它是以中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為基底,注重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世界性主要體現在:時刻走在世界發展的前列,深入研究了全球發展和世界格局,在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的基礎上作出的理論實踐成果,開辟了全新的現代化道路和成功的發展模式,為很多國家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發展樣板;開放性主要體現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會在以后的實踐中對理論不斷完善和發展[2]。
二、在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回答了當前的發展問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入回答了當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深入回答了以下問題:首先是社會發展中的問題,主要有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的問題,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環境保護問題,官僚腐敗問題等;其次是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問題,主要體現在讓政治體系更高效合理,讓經濟發展更健康,讓社會文化更豐富,讓生態更綠色;最后是如何由世界大國向世界強國轉變的問題,世界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給中國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如何協調好其中的關系、如何在國家舞臺上提升中國形象等[2]。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已經從高速發展轉變為中高速發展,經濟進入了新常態,在空間上,貿易摩擦給我國帶來了新的挑戰,經濟環境變得更為復雜多樣;在時間上,距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以及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的時間漸行漸近。所以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引領下,對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三去一降一補”的重大決策。“三去”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一降”是降成本,“一補”是補短板,在這個決策的部署下,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越來越健康,在互聯網、人工智能、高鐵建設、智能制造等方面創造出了舉世矚目的成果,向著“中國制造2025”全面邁進。
三、在更好傳承中華文明中包容世界各地優秀文明
習近平同志站在時代發展的制高點上對中國的歷史發展作出了深刻的論斷,主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中國人民共同努力的創造中發展起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周年的探索中和改革開放近40年的實踐中走出來的,是依靠傳承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中發展起來的,具有實踐性和現實性,這一論斷辯證統一了中國社會發展和科學社會主義。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好傳承了中華文明,也包容了世界各地的優秀文明,比如習近平同志在在聯合國教科文總部發表了人類文明“多彩、平等、包容”的重要演講,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發表了“謀共同永續發展,做合作共贏伙伴”的重要講話,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發表了關于人類文明和區域發展的重要講話,這些重要和精彩的世界性講話,具有豐富的內涵,特色鮮明、充滿著時代氣息,有著重大的戰略實踐意義和非常深遠的時代價值[3]。
四、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推動綠色發展、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順應了人民大眾的意愿,推動和建設了綠色發展理念,為法治社會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經濟收入和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矛盾,故而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些內容能夠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升人民思想道德水平和行為規范。綠色發展主要為改善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低效率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堅持和發展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更好的實現淘汰落后產能和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理論指導。全面依法治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為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提供了理論依據,能夠更好地推進法治社會的建設。
五、結語
綜上所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深遠的時代價值,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指導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深入回答當前發展問題,在更好傳承中華文明中包容世界各地的優秀文明,順應時代發展、推動綠色發展和法治社會的建設,對國家和社會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曙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N].光明日報,2017-11-24.
[2]時紹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價值[N].天津日報,2018-08-06.
[3]楊信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價值取向[N].人民日報,2018-03-25.
(作者單位:中共榆樹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