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孟穎 丁東勇



摘 要: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而其績效評價反映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效果。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田水利建設及農村醫療衛生等方面選取投入指標,構建了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評價體系,結合農村居民收入與農村人均年消費支出指標,對投融資績效進行DEA分析。結果表明,近年來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績效整體上效果良好,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對提高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績效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績效評價;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DEA分析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9-0027-04?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426.7? ? ? ? 文獻標志碼:A
1? 文獻綜述
農村基礎設施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基礎設施的完備可以保證農業經濟持續穩定增長,而農業經濟的增長則可以使農民的收入得到提高。國家一直鼓勵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積極融資,不斷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專項建設基金投入,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資金保障,促進農村發展。而績效評價作為對投融資資金運用效率的綜合性評價,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管理有著極重要的反饋意義。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直是安徽省政府關注的重點之一,對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進行績效評價,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促進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長遠發展[1-3]。
很多學者都對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績效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相應的成果。姜濤(2008)以安徽省為例,建立了C-D生產函數對數模型,發現農村基礎設施各指標對農業經濟增長有不同的貢獻率,為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資金投向提供了依據。謝逢春(2009)采用層次分析的方法對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進行了定量研究,推導出投融資績效的評價。李杏麗(2018)經過分析篩選構建了一套績效指標體系,通過基于云模型的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新農村基礎設施項目進行了績效評價。賈敬全等人(2016)運用證據合成算法創建了新的績效評價體系,并通過實證分析證實該績效評價體系的良好效果。張恒源(2018)通過對不同年份各省份面板數據進行分析,認為目前我國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效率不高,給出了相應建議。
各項研究表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村經濟發展是相關聯的。因此,通過構建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的評價體系,對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績效進行DEA分析,并為安徽省提高投融資資金運用效率,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2? 模型構建與數據來源
收集了安徽省2005—2017年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的相關指標數據,構建了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的評價體系,測評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的績效狀況。
2.1? 模型設定
2.1.1?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又被稱為主分量分析,是指對維度較高的原始數據進行線性變換,消除高維度原始指標的相關性和變量之間的重疊信息,選出較少個數的無相關性重要變量,并用重要變量來代替原始數據,達到降維效果[4-6]。
(1)用標準化處理后的數據建立協方差矩陣:
2.1.2? 數據包絡分析
數據包絡分析法(DEA)通過線性規劃和凸分析,對具有可比性的多個指標進行相關處理,然后與生產前沿面進行比較。選取規模報酬不變的CCR模型,構造模型如下:
其中,xij表示第j個決策單元對第i種類型輸入的投入總量(xij>0);yrj表示第j個決策單元對第r種類型輸出的產出總量(yrj>0);vi為第i種類型輸入變量的權重系數;ur為第r種類型輸出變量的權重系數。
2.2? 指標選取
2.2.1? 選取投入指標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及進行相關分析,選取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農村水電設施建設、農田水利建設、農村醫療衛生建設及農村文化設施建設5個一級投入指標。
第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是各農業生產要素的一種相對穩定的綜合產出水平,是基礎設施建設的物質基礎,是保障農村經濟增長的前提。各地政府一直在探尋有針對性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方法,并出臺了相應政策。農業機械總動力(萬kW)和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萬元)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體現方式,因此選取這兩個指標作為投入指標。
第二,農村水電設施建設。農村居民的生活離不開水電設施,推動農村水電設施建設改造升級,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環節。農村水電設施建設主要體現在農村用電量(億kW·h)、水庫容量(億m3)、自來水廠站數(個)與衛生廁所普及率(%)等方面,因此選取這4個指標作為投入指標。
第三,農田水利建設。農田水利建設的良好發展可以改善自然條件,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與質量,早在2011年,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就被納入了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重點。選取除澇面積(千hm2)、有效灌溉面積(千hm2)、水電站裝機容量(kW)、節水灌溉面積(千hm2)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千hm2)作為投入指標。
第四,農村醫療衛生建設。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與新農合的全面覆蓋,通常不會再出現農民看病困難的情況,但農村醫療衛生整體條件仍舊較差,急需改進。農村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是醫療衛生建設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選取鄉鎮衛生室數(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數(人)及醫院床位數(張)作為投入指標。
第五,農村文化設施建設。農村經濟在不斷發展,農民人均收入在增加的同時,人們在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需要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來滿足人們日益豐富的精神需求。農村每百戶有彩色電視機(臺)、鄉鎮文化站(個)和鄉鎮文化演出數量(場)大致反映了農村文化設施建設的情況,因此選取這3個指標作為投入指標。
2.2.2? 選取產出指標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對象是農村居民生活的總體,包括水電設備完備、醫療衛生有保障、糧食產量及精神文化建設等方面。這些方面相互影響,但又是獨立的。綜合來說,可以用經濟產量的變化來對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進行評價。農村居民收入(元)和農村人均年消費支出(元)可以從側面反映農村經濟水平的高低,因此選取這2個指標作為產出指標。
2.3? 數據來源
對2005—2017年安徽省基礎設施投融資績效進行研究,通過查閱安徽省統計年鑒,得到各年份投入指標與產出指標的具體數據。由于有些年份的部分數據有缺失,因此在進行主成分分析時,可運用均值來補全缺失值。
3? 實證分析
3.1? 主成分分析結果
運用SPSS對17項投入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結果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前4項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為95.477%,達到了解釋的標準,即可以將投入指標合并為4項新的指標F1、F2、F3和F4。
表2為相應的評分系數矩陣。
3.2? DEA指數分析結果
根據主成分分析的結果,將投入指標劃分為4個綜合投入指標F1、F2、F3、F4。
由于綜合投入指標中含有負數,可能會影響DEA分析的結果,需要對其進行無量綱化處理。處理公式為:
運用MaxDEA軟件,得到安徽省2005—2017年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績效結果,見表3,直方圖見圖1。
3.3? 結果分析
綜合技術效率作為純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的乘積,反映了效率的整體情況。綜合技術效率的值介于0~1,且越接近1說明DEA越有效。當綜合技術效率的值為1時,說明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的投入產出處在最優狀態;反之,則說明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的投入產出未達到最優狀態,產出效益有待提高[7-8]。
由表3和圖1可知,近年來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績效整體呈現上升的趨勢。2007—2012年,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綜合效率值一直在0.6左右波動,投入產出比例較差;2013年綜合效率值就一直處于上升的狀態,并且在2017年,綜合效率值為1,達到了最優狀態,產出良好。
4? 政策建議
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一直以來都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石,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整體效果較好,但是仍舊存在一系列問題,并且在績效方面也有相應的不足。因此,需要從目前的現狀出發,結合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9]。
4.1? 建立恰當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指標體系的選取對績效評價的準確性會產生重要影響,不同的投入產出指標得到的結果一般來說差別較大。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與農村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息息相關,但每個方面產生的影響各不相同。因此,不能用固定的評價指標體系對投融資績效進行評價,需要結合安徽省各個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的具體情況,以及相關政策對指標進行選取,構建合適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4.2? 拓寬融資渠道
在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資金來源方面,僅依靠政府的投入無法滿足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的需求,因此需要拓寬投融資渠道。民間資本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在政府主導的前提下,吸引民間資本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進行投資,提高投融資的市場化程度,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
4.3? 加大監督力度
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如果缺少相應的監督機制,就會出現資金使用混亂等狀況,對民間資本的吸引力也會大大降低。因此需要建立相應的監管機制,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增強相關部門的執行力,提高投融資資金的利用效率[10-11]。
4.4? 完善反饋機制
反饋機制可以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采取解決措施。在得到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績效評價的結果后,應當與之前年份及其他省份的評價結果進行比對,發現不足和優勢,在之后的工作中發揮優勢并改進不足,以得到更好的投融資績效。
參考文獻:
[1]姜濤.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及其效果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08.
[2]謝逢春.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績效評價[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9.
[3]李杏麗.我國新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績效評價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8.
[4]李杏麗,李倩,彭超,等.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法的新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績效評價[J].價值工程,2017,36(34):54-57.
[5]賈敬全,祝偉展.基于證據理論的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績效評價研究[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7(6):15-18.
[6]張恒源.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績效評價和指標體系[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
[7]徐雪雪.安徽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6.
[8]武金金,蘇建蘭,謝彥明,等.我國農業總產值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中國林業經濟,2016(1):107-108.
[9]張婷婷.新型城鎮化視角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模式研究[D].淮北:淮北師范大學,2018.
[10]林毅夫.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啟動農村市場[J].農業經濟問題,2000(7):2-3.
[11]張開華,萬敏.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16):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