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曉明 焦楊
摘 要: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背景和實施內容,以聞喜縣薛店鎮的基本情況為基礎,思考鄉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重要意義;實踐路徑;鄉鎮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9-0071-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黨中央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背景下,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根本性地位的研判和對“三農”工作的新戰略、新決策、新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歷史任務。
1?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背景和實施內容
“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時候都要放在重要位置。相對于城鎮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村近年來發展較為滯后,甚至出現了衰落的跡象,這是一個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由于歷史發展原因,當前我國最大的發展不平衡仍然是城鄉發展不平衡,尤其是中國進入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后,解決好農業農村發展的短板問題更加迫切,廣大農民對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期望也更加迫切。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內容概括起來就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產業興旺是基礎,只有產業興旺了,才能給鄉村的政治、文化和治理提供物質基礎,才能激發鄉村發展活力;生態宜居是關鍵,只有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恢復和提升農村生態,才能使農村的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鄉風文明是保障,鄉村振興戰略不僅是要讓農民的口袋富起來,也要讓農民的頭腦“富起來”,在發展經濟、振興產業的同時,要積極引導廣大農民樹立新時代的價值觀念,切實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治理有效是基礎,要把自治、法治和德治等治理手段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探索創新鄉村治理的新機制;生活富裕是根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就是要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的矛盾,讓廣大農民享受到改革開發的果實,切實提升農民生活水平。這20字方針的5個方面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
2? 聞喜縣薛店鎮的基本情況
薛店鎮位于聞喜縣北垣最東端,面積39.46 km2,耕地面積約2 666 hm2,人口約13 000人,農業人口占比90%,是一個以中藥材種植和小麥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鄉鎮。因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適宜多種中藥植物生長,種植的中藥材品種多、品質好、含量高,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 333 hm2,占到全鎮耕地面積的88%。中藥材種植種類主要有黃芩、遠志、柴胡、板蘭根、地黃、防風、瓜蔞等10余個品種,其中遠志產量占全國產量的60%,被譽為“中華遠志第一鎮”。
3? 關于鄉鎮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踐方面的思考
鄉鎮政府是我國基層行政機構,是國家大政方針的具體執行者,也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重要渠道,是解決好“三農”問題的關鍵。在鄉鎮層面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關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成效,關乎“三農”問題的解決出路,關乎人民群眾的民生福祉。
作為一名農業系統的鄉鎮掛職干部,在掛職工作中,通過對鄉村振興戰略精神的學習領會,帶著問題干、帶著問題想,結合工作實際,主動探索鄉村振興戰略如何在鄉鎮層面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要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薛店鎮要從3方面著手。
3.1? 黨建統領全局,夯實村級工作基礎
要辦好農村的事情,解決好“三農”問題,關鍵要靠黨的領導。黨管農村工作是傳統,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原則和現實需要。近年來,薛店鎮黨委通過規范黨建工作,完善黨建制度,加強對下屬黨支部的領導和監督工作,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規范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和實施“四議兩公開”工作,培養打造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村干部隊伍,建立健全了以“一約五會”為主體的村級配套組織,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3.2? 培育特色品牌,打造中藥材產業鏈
產業興旺是解決鄉村振興的根本出路。中藥材種植產業作為薛店鎮的主導產業,在帶動農民增收上已初顯成效。下一步要圍繞“薛店鎮中藥材”的品牌創建,重點打造遠志、柴胡、黃芩藥材基地建設,開展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工作。在全鎮范圍內推廣GAP(中藥材生產規范)生產標準,規范中藥材生產全過程,持續改善中藥材產業基礎設施,
推進中藥材產業由增產向提質轉變,以“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標準,達到中藥材品質“優質、穩定、可控”的目標,實現“質量提高—收入增加—質量再提高”的良性循環。
3.3? 壯大集體經濟,建立黨群利益連接點
進一步摸清村集體經濟資產底數,盤活現有的集體資產,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的新產業新業態,建立起黨群利益連接點。加快一二三產融合力度,力爭取得明顯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通過宣傳推廣溝渠頭村的荒山荒坡流轉和礦泉水廠建設的成功經驗,鼓勵引導其他行政村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拓寬集體經濟收入渠道,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不斷增強黨組織在基層的話語權和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