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松祝
摘 要: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環境的好壞對于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從長遠發展角度看,環境問題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分析了我國環境監管體制及其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鄉鎮;環境;管理體制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9-0092-01?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X321? ? ? ? 文獻標志碼:A
1? 我國鄉鎮環境管理體制的現狀
經過多年的改革,我國的環境體制較為健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和社會也對環保工作有了新的認識,環保體制不斷完善發展,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
首先,環境保護體制的發展從無到有。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在不斷加深,我國生態保護的力度以及環保體制的建設都在全面加強。其次,雖然我國現代化環保體制在不斷地完善,但是還處于被動式發展的狀態[1]。再次,雖然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體制在不斷完善,但仍然很難滿足實際的發展需求。
2? 我國鄉鎮環境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2.1? 缺少法律支撐
近些年來,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在逐漸完善,國家對于環境保護也越來越重視,但是環境保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相關的實施細則沒有得到完善,環境保護的效果并不明顯。
2.2? 碎片化問題突出
中央政府有53項生態保護職能[2],其中環保部的職能只有21項。在這21項職能當中,環保部能夠獨立承擔的只占52%,其他的部門交叉占了48%。各項職能分散在其他管理部門,導致鄉鎮環境管理體制出現了碎片化的問題。
2.3? 環境多元共治體系不健全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并不完善,利益相關方并沒有達成有效的共識,多數企業的環保行為還屬于政府管束下的被動行為。公眾的參與能力不足,這主要是參與機制和參與平臺欠缺,參與渠道不通暢,公眾需求和環境的發展存在一定的矛盾。
2.4? 缺乏必要的外部監管
當前,我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較差,相關的監督工作更是沒有落到實處。政府部門的工作缺乏外部監督,導致工作效率低下,效果并不明顯。
3? 完善我國鄉鎮環境管理體制的途徑
3.1? 加強鄉鎮環境管理的法律建設
國家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治理法律法規體系。黨和政府重視地方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不斷完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使環保工作有法可依。針對違反法律的行為,應當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來進行處理。
3.2? 健全綜合決策機制和責任機制
環境保護作為當前工作的重要內容,政府要在管理過程中逐漸加強各部門間的協調合作,同時建立有效的綜合決策機制和責任機制。
3.3? 完善生態環境治理主體責任制度
政府應當建立有效的生態環境治理主體責任體制,在鄉鎮環境管理當中明確治理的主體責任。有關單位在排放污水廢氣時,要嚴格按照國家統一的標準進行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
3.4? 制定環境經濟政策
建立健全環境經濟管理制度,將國土資源按照生活空間和生產空間進行劃分,明確管理目標,完善資源的使用制度,不斷地調整資源的價格,細化排污權、水權以及節能3方面的責任,明確排污企業對于環境保護的責任和義務。
4? 結束語
國家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對于我國現階段環境保護所存在的問題,政府部門也在逐漸加強對管理制度的完善。當前我國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矛盾,國家應當積極應對,加強鄉鎮環境管理的法制建設,建立有效的環境綜合決策機制和責任機制。只有在建立環境機制的基礎上開展監管和控制工作,才能有效治理鄉鎮環境,提高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德旺.我國地方環境行政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1):137.
[2]趙成.論我國環境管理體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完善[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2):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