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成
摘 要:水是人類生產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源,影響國家建設、民生條件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通過水利工程消除水患是治國安邦的第一要務。如何有效管理、分配及規范水利工程是目前主要研究的課題之一。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化技術在水利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水利工程;信息技術;基層水利管理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9-0093-01?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TV51? ? ? ? 文獻標志碼:A
信息化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給人們日常學習和生活帶來諸多好處。信息技術在水利管理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1? 水利信息化技術
水利信息化技術是指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將水利工程的相關信息進行全方位的匯總與存儲,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詳細分析。通過信息技術得到數字地圖,有利于更加科學、全面地監測水利工程的建設進程,從而實現對水利工程的專業化管理。將計算機等設備應用在水利管理中,在達到信息精準度要求的同時,加強了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配合,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使地圖更加準確,為水利工程的建設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
水利信息化是一個整體,應制定統一的標準,以整體化作為水利信息化的發展目標,實現各地區之間水利信息的資源共享,使水利信息化能夠健康、快速地發展[1]。統一的管理平臺可以改變原有的水利信息管理模式,促進水利信息化健康發展,提高水利數據的管理與處理效率[2]。
2? 水利信息化技術在水利管理中的作用
2.1? 在水利管理改革中發揮主導作用
傳統的水利管理方式形式單一,各部門之間溝通不及時,不能快速和有效地解決問題,影響了水利工程的進程。改革后,水利工程可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通過將信息和高科技相結合,創新水利管理方式,構建多個平臺,實現對水利工程的全面管理,實時了解水利工程的進展。要提高水利管理水平,提供有效的水利工程信息,高效率完成水利信息化技術改革。
2.2? 提高水利測繪圖形質量
由于水利工程一般建設在地勢比較復雜的地區,這給材料收集和測繪帶來了巨大的困難,所以傳統的信息采集常會出現資料準確性低、數據不全面的問題,對測繪圖的效果影響很大。將信息化技術引入水利管理中,能夠解決地形、地貌及勘測所帶來的問題。對地形、地貌特征進行分析時,需要全面采集相關數據并進行詳細分析[3],以獲得更準確的結果,從而推進水利工程建設,提升工作效率,減少現場勘查的人力和物力等支出。
與傳統水利管理相比較,水利信息化技術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科學有效,提升測繪圖的整體效果,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減少管理不當等情況的發生,建立具有網絡互動功能的業務模式。
2.3? 提高地方水利部門的管理能力
之前的水利業務思維是建立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利用硬件設施防堵,但這樣會破壞河流的流向,增加發生水災的可能性。人類不能阻止自然災害,但可以降低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要強化水利設施的建設,增加水利工程項目的資金投入,培養水利信息管理的整體思維,使人們經歷自然災害后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正常的生活。在實際的水利部門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要改變傳統的水利管理理念,與時俱進,提高基層水利部門的管理能力。
3? 結束語
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水利管理中,發展水利信息化管理。結合水利實際情況,通過引進信息化技術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質量,提高水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為我國水利管理行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戰友,賓愛華.廣東省三防指揮系統簡述[J].中國防汛抗旱,2012,22(1):52-55.
[2]Deinum M, Serneels K, Yates C, et al. Spring MVC Architecture[M]. Pro Spring MVC: With Web Flow,2012.
[3]付新闖,端木曉紅,王改琴.信息化技術在水利管理中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2,19(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