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會嵌入性理論基礎之上,將影響民營企業貸款的社會信任和政治關系,進行研究和考察。以此來規范的引導企業社會資本的培育。
關鍵詞:民營企業;社會信任;政治關系;銀行貸款
改革開放促使我國民營經濟和企業呈現上升趨勢的發展,但是由于受到我國轉型經濟以及法制和制度的不完善、金融市場發展不景氣等多方因素影響,導致民營企業在制度和企業融資方面政策上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本文主要依據社會嵌入性理論,研究我國民營企業的融資概況,其主要研究內容為社會信任、政治關系以及民營企業銀行貸款三者之間債務融資行為的相互影響。經過相關研究發現,面對“歧視”,民營企業所獲取資源主要依靠的是一些非正式的制度和機制,企業能夠得到資源主要依靠的為社會資本,但是社會資本工具效用不同,所產生的經濟后果也會不同。因此,我們需要建立相關的制度,以此來規范的引導企業的社會資本。
一、理論分析與研究
(1)社會資本在經濟領域的作用機制。目前,相關人員逐漸提高了對社會資本的關注度。因此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社會資本對資源的獲取主要依靠的是什么樣的機制,根據其機制的不一致性,企業社會資本分別為“信任”和“關系”。從信任的社會資本方面來講,較高的信任度就會獲得好的社會資本;而從另一個關系社會資本角度來說,來自于社會網絡當中的資源主要是由政府進行把控。因此,民營企業的發展和生存必須要與政府建立深厚的關系。
(2)社會信任與企業銀行貸款。治理和發展企業需要與債務融資建立密切聯系。但是,有關債務融資的水平和結構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差異的不同國家所擁有的制度環境不一致所引起的。在我國建立的所有社會制度當中,社會資本并不是正式的制度。在社會制度之下,由于不對稱的信息以及相互之間的不信任會對金融的發展帶來非常不利的作用。如果某一地區具有非常高的社會信任度,雙方之間會實質性降低交易成本,出現該種現象主要是雙方之間不對稱的信息所導致的。因此在該地區當中,合作便成了人們比較喜歡和傾向的方式。。
(3)政治關系與企業銀行貸款。民營企業受到市場以及意識形態的相關影響,因此其市場競爭地位無法與國有企業平齊。向銀行進行貸款是企業對債務進行融資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們以其為例進行相關說明。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以四大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控制國有銀行以及國有銀行的所有者仍然是政府。因此,民營企業無法得到銀行貸款的強力支持。
在企業進行債務融資過程當中,政治關系主要發揮的作用為:如果民營企業擁有一定的政治關系,那么銀行會將貸款提供給企業,為企業進行資金支持,且企業受到貸款歧視的現象進行相應的減少。
(4)政治關系與社會信任的替代作用。交易的達成和交易的實施都與社會信任有著非常重要的關聯。在具有良好信任度的地區,會受到有關輿論以及道德等相關因素的抑制,因此最終所簽訂的契約實施效果更為確定,并且還能夠以較低的成本交易成功。社會信任主要是在與陌生人的合作當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彼此熟悉的話,那么社會信任所發揮的作用就會非常小。政治關系是我們非常熟悉并且眾所周知的一種關系資源。因此政治關系可以直接代替社會信任。
二、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民營企業,在共計二年期間抽調了接近150個民營企業樣本。在所有的樣本當中,44.36%的融資來自于銀行貸款。因此對企業來說,進行融資的捷徑便是銀行;與董事長有政治關系的樣本公司接近30%,因此在民營企業當中普遍存在政治參與現象;而第一大股東持股占到了32.83%。除此之外,從社會信任度的方面來說,地區不同,企業存在比較大的差異,目前社會信任度得分最高的為上海,最低的為西藏。
三、結果及分析
(1)社會信任、政治關系與企業銀行貸款。在企業的所有銀行貸款指標當中,強社會信任組以及無強社會信任組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前者所獲得的銀行貸款時間長,貸款金額高并且貸款的稅率比較低。而從政治關系的方面來說,如果在銀行貸款當中有政治關系,那么其貸款周期更長,金額更高,但是其區別在于有政治關系的企業,具有較高企業規模、較強的盈利能力。
(2)社會信任與政治關系的替代效應。社會信任以及政治關系可以相互替代,都可以直接用來向銀行進行貸款融資。如果企業沒有一定的政治關系,那么在銀行貸款當中就需要發揮社會信任的作用,但是當企業擁有一定的政治關系之后,企業便可以在政治關系的幫助之下,獲得一定的貸款支持。因此政治關系資源主要是銀行進行貸款融資時最主要的資源。因此相比較來說,具有政治關系的企業所貸得的貸款稅率低、成本低、貨款期更長,同時對于社會信任度的依賴程度也比較低。
四、結論
對貸款效應起著積極作用的包括社會信任和政治關系,但是兩者之間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社會資本工具性效用不同,所產生的經濟后果也會存在差異,因此,我們需要在經濟轉軌背景之下,通過相關的制度正確的引導和培育企業社會資本。
參考文獻
[1]徐細雄,楊卓,劉星.企業政治關系研究前沿探析.國經濟與管理,2010(3):26-32.
[2]余明桂,回雅甫,潘洪波.政治聯系、尋租與地方政府補貼有效性.經濟研究,2010(3):65-77.
[3]杜興強,雷宇,郭劍花.政治聯系、政治聯系方式與民營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中國工業經濟.2009(7):87-97.
作者簡介:潘嶸(1984年),女,漢族,甘肅臨夏人,碩士,中級經濟師,信貸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