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東
摘?要:高水平財務精細化管理可以為企業決策提供導向,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引入精細化管理措施,強化成本控制管理,提高其經濟效益。文中以國有企業為著手點,分析通過成本管控提高財務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措施。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精細化;成本管控;經濟效益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國有企業應以精細化管理為突破,以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為目標,以經濟效益為驅動,不斷加強對生產成本的管控力度,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利潤指標。通過成本管控建立與市場經濟相接軌的經濟運行機制,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的目標最優化,達到生產成本投入與產出、工效與效益的精細化管理。在市場環境變化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國有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在滿足自身發展需求同時,還需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切入點,轉變傳統成本管控方式的不足。國有企業推行財務精細化管理時,要及時調整與優化,提高財務管理的實效性。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一、做好財務預算編制,全面落實方案內容
國有企業財務預算編制時,傳統模式下利用人工統計方式完成數據整理與分析,統計工作則要考手工臺賬方式進行,針對性核算各項目是否出現超預算的情況。這種情況會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且無法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容易出現錯誤,直接影響到相關工作的開展。同時,并且人員與財務人員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人員對項目或課題的預算執行情況并不了解,很難確保費用和預算控制目標的落實。
在“互聯網+”背景下,國有企業的預算編制與執行就打破了信息不對稱的壁壘,從預算編制環節就開始進行有效控制。技術人員通過互聯網參與到預算編制過程中,避免了財務助理或會計部門對工作不了解,使預算編制流于形式。人員通過財務信息系統中的預算模塊提報預算,經過逐級審核后確認執行。通過網絡系統自動控制,沒有預算指標則無法提報報銷單據。通過信息化管理,財務人員可以對內部資金使用情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大幅度提升財務信息處理的效率,提高內部資金使用效率,更好的為工作服務。
二、引入預算績效監管,推進財務精細化
為國有企業預算績效的實施提供具體可行的工作依據和軌跡。根據互聯網平臺所收集到的各種信息和數據資料,得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同時將其作為國有企業定性、定量指標的評價基礎。
此外,在“互聯網+”財務管理模式下,可以強化預算績效實施的監管力度,采取監督管理模式,對于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檢查。隨著現代信息化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斷進步,除了財務信息化,各國有企業為了緊跟時代發展也在不斷加強對互聯網辦公系統的應用。而將信息系統運用到預算績效管理程序中,只需一個簡單實用的小程序,就能及時將單位所有部門員工聯系在一起,不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便于預算績效的監管和實施。規范化財務流程作為采取信息化建設的基礎,通過統一財務信息口徑的二畝地,實現高效整理財務數據、達成財務信息共享的目的。企業構建數據接口時需要標準化處理,考慮業務鏈的整個環節形成完整標準。
三、改進費用報銷制度,重視財務數據分析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費用報銷一直是人員頗為頭疼的一件事,因為活動的特點決定了費用報銷有報銷不及時、報銷變動性大等特點。在傳統模式下,人員不了解報銷的流程,而且報銷審批過程費時費力,財務人員與人員之間容易產生各種矛盾。“互聯網+”報銷系統是建立了一個有效地跨部門報銷流程。將報銷申請人、審批人、財務人員三方面進行了有效地協調。人員和部門報銷人員不再需要紙質報銷單逐級簽字審批,而是通過報銷信息系統所設定好的流程進行逐級授權審批,并在此過程中可以隨時查詢報銷流程的節點信息。互聯網報銷系統的普及徹底改變了報銷效率低下,使得報銷人員從繁瑣的簽字審批過程中解放出來。
在“互聯網+”財務管理模式中,需要 “以需定產”,先要將各級部門需要的數據類型進行分類梳理,并有效預計到對決策有用的數據信息,以互聯網系統為基礎,將數據需求嵌入到各財務管理系統的模塊中,并對原始數據進行加工處理。以實現對國有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組織、計劃和監督。互聯網+環境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推進結構化建設,深入分析財務數據。切實發揮大數據處理技術的優勢,為國有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升做出貢獻。
四、轉變財務人員觀念,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
通過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方式提高財務精細化管理水平。為充分發揮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優勢,需要及時更新財務工作人員的理念,盡快完成傳統財務方式向精細化管理的轉型。需要工作人員轉變觀念,明確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發展趨勢。具體需要會計人員學習電算化的有關知識,主動學習計算機技術知識以及最新的會計理論,從而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對于財務的分析能力,需要通過培訓的方式提高預估水平,結合企業的發展情況以及管理層的需要,對數據進行相應的分析和整理,從而快速完成服務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的轉變。
在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應用和發展中,企業需要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從而為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發展提供一個穩定環境。對于部分企業而言,財務精細化管理依然屬于一個新的概念,因此企業需要明確各個職業的權限,保證會計工作人員的權利,從而推動電算化的發展。第二,對于不同的會計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員工本身以及工作內容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從而不斷提升會計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第三,建立并健全管理和監督機制。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從而避免出現徇私舞弊現象,影響會計工作的效率。如,利用權責發生制開展相關核算工作,為政府提供具體的財務運行情況、資金流、固定資產等相關證明信息。雙體系平行記賬法優勢顯著:首先,實現平行記錄部門現金收支的目的,沒有納入部門預算的資金需要完成財務會計核算工作;其次,提取固定資產時按照月為單位進行,攤銷無形資產,并納入累計折舊、攤銷等內容,提高財務精細化管理水平,推
動國有企業健康發展。
五、結束語
成本管控作為現代化企業生產經營的重點,開展好成本管控可有效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經營業績。助力企業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發展環境,以此來不斷提升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國有企業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經營管理理念落后,忽視了對生產、經營成本管控的重要性認知,導致企業利潤指標較市場平均水平偏低。為此加強國有企業的成本管控應從信息化建設、管理制度的創新改革、預算體系的創建和幫助職工塑造正確的價值觀等方面展開。
與此同時,國有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精細化管理同時要與國有企業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推動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國有企業管理者要從戰略角度出發,意識到財務管理精細化建設的重要性,持續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希望通過文中論述,為類似研究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姜芳芳.強化國企財務內控精細化管理的關鍵要點分析[J].當代會計,2019(13):152-153.
[2]洪艷萍.國企財務精細化管理問題探討-以A公司為例[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09):24-25.
[3]王秀明.國企成本精細化管理問題與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6(08):182.
[4]蔣雪.強化企業成本管理,提升財務精細化管理水平[J].財經界(學術版),2017(12):77-78.
[5]吳彥巧.淺議加強業財融合提高企業成本精益化管理水平的主要路徑[J].商場現代化,2018(05):134-135.
[6]張偉.強化企業成本管理,提升財務精細化管理水平[J].財會學習,2019(09):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