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明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學生的成績不再是學校和家長的唯一關注點,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綜合素養的提升逐漸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及目標,尤其是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在這一階段初中老師要注意有效地利用情景教學法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樹立法律意識,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情境教學;道德與法治課
初中階段是人生的一個特殊階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期”階段。在這個時期,學生的生理發育迅速,但是心理發展緩慢,身心發展處于極不平衡的狀態,從而引發心理矛盾。因此,為了及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防止學生走極端、走歪路,在初中的學校教育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有效開展至關重要,是對中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而情境教學法是促進道德與法治課程高效開展的有效途徑之一,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
一、情境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價值
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的情感態度體驗,達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心理機能發展的教學目的。這種教學方法比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廣受師生的歡迎。尤其是在道德與法治課這種理論性較強的學科中,情境教學法更是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一是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情境教學是情境的代入感較強,能迅速將學生代入到課堂的情境中,讓學生在情境中捕捉信息,學習知識,能有效增加道德與法治課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法治意識。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內容大部分都很空洞,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容易局限在文字表面,對自身素質的提升收效甚微。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能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情境中學習,讓學生意識到學習內容與自身生活密切相關,激發學生的經驗態度,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三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全面素養,深入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在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過程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將知識學習和情感體驗相結合,不僅能幫助學生將學習內容和生活實際想結合,讓學生在學習和體驗中培養正確的觀念態度,樹立法治意識,更加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全面素養。
二、將情境教學應用于道德與法治課的有效策略
在道德與法治課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合理、有效地應用情境教學法會對課堂教學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更有利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輔助情境構建
信息技術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教學輔助手段。廣泛的教學資源,以及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多媒體技術,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讓單一的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信息技術教學輔助手段也廣受師生的喜愛。在道德與法治課中,老師可以通過借助網絡資源,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來構建情境,不僅有利于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還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讓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更加便捷、高效。比如,在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中,在教學《完善交友新時空》這一課時,老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中學生的特點,將當下的一些熱點關于網絡交友的新聞或者道德與法治節目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在觀看之后自己總結案例中的道德與法治知識,讓學生在實際案例中樹立正確的網絡交友觀念,慎重結交網友。這種現實生活的案例更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讓學生在鮮活的情境案例中更加清楚地認識網絡交友與現實交友的區別,增長學生的交友智慧。
(二)走出課堂,走進生活
道德與法治課本來就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在中學的道德與法治課中構建生活情境,應用情境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內在經驗,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而生活情境構建的最佳方式就是直接走進生活,讓學生在感受和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感悟教學內容,體會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比如,在教學《感受生命的意義》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去采訪一些環衛工人,聽聽他們對生命的感悟,或者帶領學生一起到敬老院或者福利院做義工,讓他們親身感受生活的千姿百態,感悟生命的意義,關注自身發展,關切他人生命。
(三)角色演繹,構建情境
在道德與法治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編排道德與法治情景劇,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角色情感,感悟情境中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理念和法治意識。比如,在教學《生活離不開規則》這一單元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編排一個關于公交車的短小情景劇。在情景劇中,有的學生扮演插隊的人,有的扮演給老人讓座的人,有的扮演在公交車上大聲打電話的人等等。這樣接近生活的情景劇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而且編排起來也比較容易,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在角色的扮演中認識到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社會秩序是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的保障,意識到在生活中要自覺遵守社會規則,遵守公共秩序,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總之,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和全面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唐小芳.情境教學法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價值與運用[J].考試周刊,2018,01.
[2]徐欣.情境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7,01.
[3]牟天祥.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論文集卷二——熱點探討,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