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珈銳 張劍
摘要:高校圖書館肩負著文化交流和傳播的使命,承擔著教育功能,所以對于讀者而言,高校圖書館的學習支持服務尤為重要。文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調研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現狀、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人員、服務的利用與評價情況,并剖析我國高校圖書館在移動學習環境中學習支持服務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構建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新角色及服務新模式,為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和建設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移動學習
隨著高等教育由傳統的“教會知識”教學轉變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教會學習”,出現了“教學援助”的新概念。那么怎樣學習,如何學習的問題就出現了。為了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的新形勢和新趨勢,高校圖書館必須轉變服務理念,引入服務模式,提供學習支持體系。圖書館承擔文化交流與溝通的任務,高校圖書館承擔教育職能,因此圖書館學習支持體系對讀者尤其重要。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體系包括資源支持體系、技術支持體系、服務支持體系以及人員支持體系,本文主要針對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支持體系進行研究,討論了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現狀,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人員,服務的使用與評價情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調研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提供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對策。
一、移動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必要性分析
今天的大學生,已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大學生。 他們從小就生活在先進的技術條件下,數字化與信息化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主要方式,所以他們已經不再喜歡學習那些固定的、死記硬背的知識,他們更加注重的是學習時的體驗,學習過程的舒適度與便捷性。因此為了順應大學生的這種需求,高校圖書館就要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務和信息資源,建設方便學習的學習平臺,鼓勵大學生積極使用高校圖書館的學習支持服務,提升大學生綜合能力。
(一)移動環境下大學生需求的變化
現如今的大學生從小就生活在數字化、信息化的環境中,他們對知識的需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閱讀紙質書籍,他們更加注重多元化的信息資源獲取方式、更加注重學習過程的新穎與便捷。因此,為了滿足當代大學生的需求,高校圖書館必定要轉變現有的資源提供模式,在資源提供過程中注重大學生的學習體驗,積極開展多元化的學習支持服務,切實提升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二)移動環境下的技術服務變化
由于無線網絡的普及,學生手機的使用迅速增加,移動在線通信變得非常普遍。傳統的提供圖書館服務的方法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全球教育界面臨著數字海嘯的后果,如慕課、微課等,以及使用和實施新的技術,工具和新媒體,使學習更加多樣化,積極、便捷、富有個性和自主性。這對于高校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其次,由于這種移動環境下的學習具有普遍性,自主性和互動性,因此大學圖書館應該改變現有的服務提供模式,引入先進的信息服務技術,并在移動環境中提供學習支持服務,為學生提供多項服務。
(三)移動環境下的學習資源變化
如今,在移動學習的環境下,館際互借,資源共享已經成為時代主流。今天的學生都生活在移動環境中,手機和電腦已成為獲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在這種類型的移動學習環境中,大學生需求豐富,更需要及時更新和易于獲取的學習資源。 因此,高校應開展學習支持服務,并引入各種學習資源,如信息資源服務,是為學習者提供的各種信息;學習資源服務,包括網絡課程資源,視聽資料,多媒體學習資源等;圖書館資源,包括為學習者提供的紙質文獻、電子圖書和期刊以及論文檢索等服務。這些資源的增加也促使了大學生更多的使用圖書館的學習支持服務,多元化的資源越來越多,更好的滿足了大學生的需求。
二、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現狀調研
(一)調研方法
本次調查利用問卷星網站,設計調研問卷,然后通過網絡方式和紙質方式發放問卷,實際回收樣本共125份,有效樣本共125份。問卷首頁簡要地介紹了調查目的、調查要求、調查單位和相關名詞解釋。本問卷包括4個部分,共20個題項,經過測試需要6分鐘左右的時間完成。
(二)調研對象與內容
本研究采用的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為比較準確的了解當代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的開展情況,我們對分散于各地的在校大學生做了相關調查。按照隨機抽樣的方法獲取樣本,正文的第1部分為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由4項構成(Qa1~Qa4);第2部分為從圖書館建設角度來討論移動環境下的學習支持服務,由4道題構成(Qb5~Qb9);第3部分從學生使用角度來討論移動環境下的學習支持服務,由3道題構成(Qc10~Qc13);第4部分是從大學生對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評價的角度進行的調查,由7道題構成(Qd14~Qd20)。
(三)調研結果分析
1. 基本信息
調研樣本中,調研對象女生占比69.6%,男生占比30.4%,學歷主要集中于大學本科的學生,占比93.6%,研究生占比6.4%。 專業集中在管理學、工學和理學,分別占比36%、18.4%和21.6%,其他專業基本持平,普通高校占比89.6%。
2. 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提供現狀
(1)學習支持服務類型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大多數高校圖書館主要提供數據庫查詢功能、專業課程學習功能、外語學習功能,分別占比66.4%、46.4%和45.6%。其他主要服務還有論文修改與投稿占33.6%,論文課題研究輔導占比32%,時政新聞占比39.2%。
(2)學習支持服務提供方式
據調查,移動學習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提供的主要學習支持服務方式有微信公眾號推送,占比79.2%,QQ占比38.4%,電子郵件占比36%,短信占比14.4%。調查結果表明,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短信的形式已經不再成為主流,高校圖書館更加傾向于微信服務,QQ和電子郵件相對較少使用。
(3)學習支持服務內容顯示方式
調查還顯示,移動學習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提供內容的方式主要有文本、圖片、視頻、音頻以及動畫等。其中文本方式占比最大為90.4%,圖片方式占比73.6%,視頻方式占比56.8%,音頻占比42.4%,動畫占比20.8%。調查結果表明,圖書館提供服務的主要方式更傾向于文本提供,其次是圖片、視頻、音頻,動畫技術提供方式還沒有普及到所有高校。
(4)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人員
調查表明,移動學習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提供學習支持服務的主要人員有圖書館館員、教師和普通職工,分別占比91.2%,47.2%和35.2%。這表明圖書館館員主要負責開展高校圖書館的學習支持服務,教師和普通職工也為圖書館開展學習支持服務提供了幫助,進而讓這種服務模式更加普及,為更多的用戶所使用。
3. 學習支持服務利用現狀
(1)學習支持服務內容使用情況
據調查,在移動環境下,大學生經常使用的學習支持服務主要有數據庫查詢占比49.6%,專業課程學習占比46.4%,外語學習占比38.4%,管理學生成績占比27.2%。這表明數據庫查詢功能更受大學生青睞,其次是專業課程學習,大學生的首要任務還是專業課的研究,因此大學生經常使用專業課程學習這一學習支持服務。2018年以來高校十分重視學生外語能力,也開展了外語學習的學習支持服務,學生也經常使用這一服務來更好的掌握外語知識。
(2)學習支持服務使用時間
據調查,大學生開始使用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的時間大多是在一年以內,占比52.8%,使用了兩年以上的僅有28%。而且54.4%的大學生每兩周才使用一次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34.4%的大學生每次使用學習支持服務的時間僅為半小時之內,僅有14.4%的大學生每次使用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在兩小時以上。
(3)學習支持服務的設備使用情況
據調查,72%的大學生利用手機去使用圖書館的學習支持服務,10%的大學生利用平板電腦使用圖書館的學習支持服務,使用電子閱讀器和Mp3/4的分別占比10%和6%。這說明現如今大學生的手機使用率明顯增多,線上交流變得十分頻繁。傳統的信息獲取設備已經不在是主流。
4. 學習支持服務評價
本問卷從學生評價角度進行了調查,對大學生分別從學習支持服務數量、內容、與課程和教學的相關度、是否能夠幫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以及服務工具是否方便的角度進行調查,符合程度如表1所示。
根據調查顯示,現如今高校的學習支持服務基本滿足用戶的需要,數量比較多,內容豐富多樣,能夠全方面的為用戶提供多種形式的服務,用戶基本也可以有針對性的根據自身的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支持服務,增加了用戶的滿意度,也為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了積極地幫助。
三、移動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存在的問題
(一)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內容與類型存在少量集中現象
當代高校圖書館的學習支持服務集中于數據庫查詢、專業課程學習以及外語學習功能。在其他領域的服務沒有深入的涉及。盡管有大量的電子學習服務,但服務范圍很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滿意度仍存在很大差異。這樣會導致大學生知識面集中,不利于大學生多方面發展,不能滿足移動環境下大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國家應提倡高校圖書館全面開展各種服務,全面提高高校圖書館建設質量,提高用戶的滿意度。
(二)學習支持服務提供方式單一
圖書館提供服務的主要方式更傾向于文本提供,其次是圖片、視頻、音頻,動畫技術提供方式還沒有普及到所有高校。文本提供方式以文字為主,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要求大學生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對文字的理解能力要高,還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仔細認真的閱讀。如果高校引進圖片、視頻以及動畫等一些新穎的服務提供方式,就會增加大學生選擇的空間,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服務提供方式,增加了大學生的興趣,增大其使用滿意度。
(三)學習支持服務人員配備不當,與教師合作甚少
如今高校圖書館的學習支持服務主要由圖書館館員,負責教師和普通職工參與較少。但教師是授課的主要人員,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如果教師很少參與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的建設,就不會讓學生與現有的圖書館資源進行快速和準確的互動,并且不可能了解圖書館資源在課程中與學生相滿足的程度。也無法及時為學生提供更多資源獲取、學科咨詢等方面的深層次服務。
(四)大學生使用服務時間過短
大學生基本是近一年以內才開始使用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54.4%的大學生每兩周才使用一次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而且每次使用學習支持服務的時間僅為半小時之內??梢钥闯龃髮W生對學習支持服務的使用積極性不夠高,同時也側面反映出了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少,信息服務平臺不統一,資源零散,資源服務不夠新穎,不能夠吸引大學生經常使用。因此,高校圖書館在對信息資源進行整理和收集的基礎上,還應通過圖書館網站,建立統一的信息檢索平臺,以便讓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檢索到圖書館的所有信息資源;這樣可以提升大學生使用學習支持服務的效率,節省時間,促使大學生,能得到更多有用的資源。
四、移動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對策
(一)學習支持服務資源對策
由于調查顯示,現如今高校圖書館大多以文本方式為主要資源提供方式,這種方式對讀者要求較高,需要讀者對文字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因此,為了更加方便讀者使用,高校圖書館可以在之前的文本提供方式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需要,有針對性的為大學生提供視頻和音頻資源等,以此來增加學生對學習支持服務的興趣。其次,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學習效率,高校圖書館應該針對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對一些文章進行加工提煉,使其短而精,滿足大學生的學習需求;除了以上這些方面,高校圖書館還應該對一些教學資源進行重新構建,把教學資源以簡短的文字和視頻的格式提供給大學生,更好的滿足高校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在移動環境下,可以讓大學生自由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既滿足了高校大學生移動學習片斷化的特點,又可以使學生系統的學習知識??傊?,圖書館在資源建設方面要整體規劃,要凸顯出圖書館的資源特色以及優質的資源提供方式。如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高校圖書館必須要辦出自身特色,滿足大學生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多提供簡短精煉的資源,不斷地吸引大學生,提高大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學習支持服務技術對策
為了在移動學習環境中提供學習支持服務,高校圖書館必須首先考慮技術支持問題。目前,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正在開發技術,要鼓勵高校圖書館及時掌握社會發展動態,與時俱進,不斷開發新技術,為大學生提供服務。對于高校圖書館的技術來說,這主要是教育平臺的架構問題。教育平臺的結構應該考慮平臺上圖書館管理員的基本操作,以及學生的使用情況,如資源的使用,學生的交流和反饋。高校圖書館還應多建設一些學習交流平臺,比如慕課、微課等新的技術,新的學習工具。此外,在移動學習環境中,高校圖書館還可以在移動學習應用程序中發布教材鏈接到在線學習APP中。使大學生可以在無網絡覆蓋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移動學習,真正的做到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移動學習。
(三)學習支持服務對策
在移動環境下,線上交流已經成為主流,如今的學習變得更加主動、多元、便捷,移動學習更加充滿個性化與自主性。但在移動學習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主要集中于數據庫查詢、專業課程學習以及外語學習功能。對其他方面的服務較少涉及,所以這使得學生的知識面有些集中發展的趨勢,所以高校圖書館要全面開展各種服務內容,比如就業信息公告、時政新聞閱讀以及參加大賽輔導等等,為學生提供發展各方面的機會,提高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其次高校圖書館還要考慮到大學生移動學習的片段性、自主性和隨時性,根據這些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學習支持服務,比如在高校圖書館移動環境中的手機圖書館服務,手機閱讀服務、RSS 定題推送服務、移動環境下的參考咨詢服務、個性化服務。圖書館員還可以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圖書館員幫助學生解決資源方面的問題,以及論文、比賽、課后作業等一些問題,更好的幫助大學生提升綜合能力,這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圖書館員的作用,還可以更直觀的了解到大學生的需求以便及時改善圖書館的服務。
(四)學習支持服務人員對策
在移動學習環境下,圖書館員承擔著主要的服務工作。但教師隊伍也是學習支持服務的主要部分, 圖書館員應與教師相互溝通和協調,共同承擔起學習支持服務的責任,切實提升服務質量。其次,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最多,因此高校圖書館要定期開展教師教育、教師論壇、培養教師信息素養,完善教師培訓機制,使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與職業素養,切實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為大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學習支持服務,進而提升大學生使用學習支持服務的興趣。
(五)學習支持服務政策對策
研究高校圖書館的學習支持服務不僅是高校圖書館的使命,也是信息社會的任務。因此相關政府部門通過立法的形式對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進行立法規范與保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既可以強制規定高校圖書館的服務義務,也可以保障高校圖書館的合法權益。健全我國圖書館系統的法律法規是當前圖書館學科的重要任務之一,通過立法規定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的職責也是其中重要一環。
五、結語
移動學習環境實現了“Anyone(任何人)、Anytime(任何時間)、Anywhere(任何地點)、Anystyle(任何方式)”下的自主地學習,這種學習方式被大學生認為是非常先進的服務模式?,F如今,學生使用移動設備的數量逐漸增多,高校圖書館必需要針對大學生的這一情況采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要將圖書館自身的資源和服務整合到學生的移動設備中,從而為當代學生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服務。目前來看,高校圖書館中移動圖書館是其使用較多的一種形式,主要以資源提供為主。在未來,隨著社會技術的進步,信息資源的進一步整合與分類,學習平臺的進一步開發,國家政策進一步的完善,人員配備更加齊全等,高校圖書館一定會為大學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及時和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服務。
參考文獻:
[1]張詩博.美國高校圖書館大學生學習支持服務的特征及其啟示[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8(01).
[2]龍心.圖書館開展現代遠程教育初探[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4).
[3]符秋眉.“互聯網+”背景下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變革與創新探析[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6(08).
[4]陳運鵬. 移動學習平臺支持下翻轉課堂的實踐與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7.
[5]申田靜.國內移動學習與傳統學習的融合性探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5(05).
[6]王琦,陳文勇.移動閱讀與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的內涵辨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22).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