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驍驥|專欄作家
當下各路作家寫手已被傳播平臺“綁架”,為迎合讀者趣味定時定量寫作,還要植入廣告。試想,我們的中學生在課堂上閱讀梁實秋、魯迅之類的作者文選時,卻在需要背誦的正文里讀到了植入廣告。比如《蒼蠅與戰士》里寫道: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完美的蒼蠅終究不過是蒼蠅——請購買戰士牌蒼蠅拍。
馮侖|萬通集團董事長
熟人關系是有選擇地超越規則。熟人越多的地方,越沒法遵守制度,結果只能由習慣和傳統文化來支配。比如鄉村社會,文明制度(法律)是最少的,這時候老爺爺說了算,全部都是熟人與面子關系,最后潛規則占上風。
鄧詩琪|媒體人
業內常說,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5G來了,普通人先接觸到的可能是4K、8K直播,VR、AR游戲等,體驗“全場景”“沉浸式”效果。4G時代,人與人的連接已經差不多完成,5G將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也就是家庭、辦公室、城市里的物體都將實現連接,走向智慧和智能。5G下物聯網每平方公里連接數可超過100萬。萬物互聯時代將到來。
稀飯的飯|豆瓣用戶評論員
“撩”這個詞兒如果放在10年20年前,一是不正經,二是冒犯。今天成了一個本事,善撩的人被人艷羨,被撩的人覺得是一種恭維,這大概是人的邊界感逐步崩潰的緣故吧。原來的邊界給人安全,現在邊界的破碎需要更廣泛的連接才有存在感。
維舟|專欄作家
從某種程度上或許可以說,當下對“匠心”的強調,折射出中國社會既與傳統脫節、又懷念傳統的情調。說“脫節”是因為,中國歷代多鄙視專門的技術知識,從未如此推崇;而與此同時,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又涌動著一股濃重的懷舊情緒,如果說以往人們一度認為割斷傳統是一件好事,那么現在則轉而視之為悲劇。出于對工業化大規模生產下產品品質的不滿,人們于是構想出一個手工作坊時代“匠心”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