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短視頻平臺近年大熱,且趨勢甚猛。以抖音短視頻平臺為例,從個人可以免費申請抖音賬號進行制作到近期“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入駐抖音,可以看出短視頻平臺對國民生活的影響甚遠。我們在肯定其在推進社會平等、傳遞知識、活化創作市場等優點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到短視頻平臺的音樂版權的問題也從多方面凸顯出來。基于短視頻平臺的特性,解決短視頻平臺的音樂版權問題是其未來發展的關鍵。
關鍵詞 短視頻平臺 音樂版權 原創 二次創作
作者簡介:王怡鑫,西北政法大學。
中圖分類號:D923.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267
一、問題的提出
石景山法院一審審結了音著協訴萬達廣場、萬達百貨公司背景音樂侵權一案。法院認為,被告在未獲得著作權人授權的情況下,在其經營場所公開播放背景音樂《一生所愛》,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已構成侵權,判決萬達廣場公司就涉案單曲賠付音著協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2.2萬余元。據了解,音著協與萬達廣場的背景音樂版權糾紛已經長達四年之久。萬達廣場認為使用音樂只是簡單的營造環境氣氛,沒有直接通過音樂獲得利益。與此同時,北京音末文化傳媒起訴papi醬公司短視頻配樂侵權一案也受到了廣泛關注。原因是北京音末文化傳媒認為短視頻品牌papitube旗下自媒體賬號上傳的視頻配樂侵犯其信息網絡傳播權,將其訴至北京互聯網法院,要求其停止通過一切平臺傳播該短視頻,并連帶賠償損失共計25萬余元。
近年來隨著短視頻平臺的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但由于產權意識淡薄、平臺自律性低、缺乏良好的規范體系與監管制度等原因短視頻平臺的音樂版權侵權事件頻發。前有網紅馮提莫在斗魚直播中播放未經授權的歌曲《戀人心》,隨后斗魚直播平臺被中國音樂著作協會以侵犯著作權為由訴至法院。后有北京音末文化傳媒認為短視頻品牌papitube旗下自媒體賬號上傳的視頻配樂侵犯其信息網絡傳播權,將其訴至北京互聯網法院。因為都是知名度較高的網紅,所以涉及的案件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直播與短視頻平臺有著龐大的用戶,隱藏在其中的或大或小的未被發現或者未有糾紛的侵權案件該如何發現、如何預防、如何救濟。在當下短視頻平臺發展迅速且大有未來前景的情況下,應該加強對短視頻音樂版權的規范,這樣才能平衡各方的利益、促進互聯網市場的發展以及提高人們的著作權意識、維護社會公平、促進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發展。
二、短視頻平臺發展模式與現狀
由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手機帶來的便捷以及用戶的碎片化使用習慣、更及時的傳播速度和高度的互動性等特點,短視頻行業在近年來快速崛起。以抖音短視頻平臺為例,抖音作為一個音樂短視頻社區, 用戶在其中進行創作、觀看、互動,他們在其中獲得觀看的愉悅感和群體歸屬感以及創作的自我實現感。 而短視頻中的背景音樂雖然不是主要內容,但是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增加人們的感官刺激,更能引起共鳴。背景音樂也成為短視頻內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017年今日頭條以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和抖音三個平臺迅速占領短視頻市場, 三個平臺相互導流, 實現跨平臺聯動。互聯網巨頭騰訊公司也站在短視頻發展的風口處,為占領市場、掙得利潤而成立短視頻中心,并為打造新一代“微視”短視頻而投入巨資。阿里企業一直走在互聯網發展前列,2018年, 阿里宣布將投入20億元進入短視頻行業,希望能將土豆視頻推廣成為專門的短視頻平臺。
抖音可以說是占據短視頻市場最廣泛的一個平臺。它自2016年9月上線以來就發展十分迅速。抖音官方披露其上線半年日均視頻播放量就已經過億, 日活躍用戶在數百萬量級。隨著用戶的增加,眾多官方媒體抖音號以及明星抖音號的增加,其活躍程度與影響程度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2018年7月抖音對外宣布,抖音全球月活躍用戶數超過5億。短視頻平臺的發展活躍了市場、激發人們的創作熱情、傳播了文化知識。這是短視頻平臺帶來的積極影響,但隨著短視頻侵犯版權的案件逐漸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范圍內并引起廣泛的關注,短視頻平臺的版權問題尤其是音樂版權問題也亟待解決,不容忽視。
三、 短視頻平臺的音樂版權問題分析
數字音樂在短視頻中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演繹,將其當作背景音樂、或以唱歌、舞蹈等多種方式應用。音樂使得短視頻內容更加吸引人,從聽覺和視覺兩個方面共同使人產生共鳴或產生興趣。正因如此,在短視頻當中,背景音樂是不可或缺的,隨著用戶的增多以及平臺提供音樂與用戶個性化定義音樂兩種方式,短視頻平臺對于音樂的需求隨著發展而增加。然而在應用音樂的同時,有很多音樂作品會被二次創作與修改,更有甚者,改編后的音樂更加吸引人使得原創翻紅。以近期的音樂作品《來自天堂的魔鬼》《緣分一道橋》等都相繼翻紅并迅速成為酷狗音樂、QQ音樂熱搜歌曲。不可否認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使得沉寂多年的作品翻紅、更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但其中的版權問題不能因為這樣的原因而被忽略。未經授權,對音樂作品的應用、修改都是對版權的侵害,這是毋庸置疑的。
短視頻平臺的音樂版權問題集中在三個方面:其一,未經授權,作為背景音樂或者將音樂作品作為短視頻的主要內容而應用音樂作品;其二,未經授權,對音樂作品進行二次創作;其三,作為原創作品出現在短視頻平臺,未經授權而被短視頻平臺的其他用戶應用或者其他平臺應用。
前兩個方面是較明顯的侵犯版權的行為。而在短視頻平臺上進行原創并得到廣泛的關注度的現象也大量存在。原創作品被短視頻平臺上的其他用戶進行復制甚至修改也是短視頻平臺上存在的不易被察覺和關注版權問題。以抖音為例,在抖音平臺上有大量的原創音樂存在,經過點贊轉發而受到關注后,就會發現被其他用戶使用。這種情況下,原創人對其原創作品擁有著作權。其他人未經授權,使用和修改他人原創作品,是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短視頻平臺也未取得原創用戶的音樂版權,也是一種侵權行為。
四、短視頻平臺音樂版權問題的解決路徑分析
(一) 完善并落實短視頻平臺管理規范
2019年1月9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正式發布了《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和《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范》,《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范》的效力級別屬于行業規定。在行業內對協會成員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值得注意的是,《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范》明確表示,網絡短視頻平臺不得未經授權自行剪切、改編電影、電視劇、網絡電影、網絡劇等各類廣播電視視聽作品。
在規范中未明確規定單純的音樂作品是否屬于廣播電視視聽作品。而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于發布2019年度優秀網絡視聽作品推選活動評審結果通知中包括年度優秀短視頻、年度優秀網絡劇以及年度優秀網絡音頻節目等。由此可見,單純的音樂作品也在《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范》的保護范圍內。這就為版權所有者的維權之路提供了依據。應結合依據《著作權法》與《侵權責任法》切實完善和落實短視頻平臺管理規范。
《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范》一是明確了短視頻平臺的責任,另一方面,也明確了侵權的主體,侵權主體不再是模糊不清的,而明確了短視頻平臺有取得使用的視聽作品的版權的義務,這就排除了用戶的責任。二是明確了侵權行為,即為未經授權,自行剪切、改編電影、電視劇、網絡電影、網絡劇等各類廣播電視視聽作品。三是歸責原則應當類推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因為短視頻平臺有購買版權的義務、且對節目內容進行審核的責任,應當履行版權保護責任。那么當出現未經授權使用他人視聽作品的時候,應當推定短視頻平臺有過錯。在實踐中,難以界定的是賠償范圍。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的范圍包括直接損失(著作權使用費等收益減少或喪失)與間接損失(在一定范圍內的未來財產利益的損失)。而基于短視頻平臺的特殊屬性,短視頻平臺中用戶的多樣性,版權所有人的損失較難界定,應完善相關的標準,使得被侵權的版權所有人能得到合理的賠償。
(二)短視頻平臺切實履行版權保護責任
短視頻平臺迅猛發展,加之用戶對音樂的需求量增加。短視頻平臺的版權保護責任。抖音短視頻平臺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下半年抖音曾“拉攏”了眾多知名音樂公司。2018年8月,抖音先后與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環球詞曲、太合音樂、華納盛世、大石版權等多家唱片及詞曲版權公司達成合作,抖音獲得其全曲庫音樂使用權。同年10月,抖音與日本最大的唱片公司Avex達成版權合作,向亞洲用戶新增2.5萬首曲目的使用權。國內方面,抖音也已經陸續與摩登天空等800多家唱片公司進行合作,目前有超千萬首歌曲的正版資源。短視頻平臺能夠解決版權問題,這不管對于平臺來說還是對于用戶來說都是好消息。
而對于在短視頻平臺用戶的原創作品,短視頻平臺可以與用戶協商取得該作品的版權。這樣既保護了音樂版權不被侵犯,又有利于這些作品從文化價值向經濟價值轉換。
(三)完善監管體系
短視頻是一個互聯網發展下的新興產業,并沒有一個具體的監管部門,與其他文化產品一起由國家版權局與地方版權部門負責。而在監管的過程中,由于短視頻平臺自身的特性,對于其中的音樂版權基本采取被動監管。輕微的侵權行為,會呈現出法不責眾的現象。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貫徹落實監管義務。
(四)國民提高版權意識
由于我國知識產權保護起步較晚,文化消費環境有待改善。例如網易云音樂、蝦米音樂等各大音樂平臺也是在近年才逐漸建立起收費制度。短視頻平臺受眾較多,提高廣大消費者的版權意識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不僅要提高消費者的版權意識,也要注重版權所有人的版權意識的提高。短視頻平臺對于音樂作品的使用可能會讓音樂作品翻紅,從而使著作人或者版權所有人獲得其他更大的利益,或因為救濟較為繁瑣復雜、成本較高,一些版權所有人不會去主動解決與短視頻平臺的版權糾紛。因此要提高人們的版權意識,才能使得文化產業更好地發展。
五、結語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短視頻平臺作為新興產業得到迅猛的發展。短視頻平臺的發展給人們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音樂版權的保護問題也凸顯出來。音樂版權保護問題需要法律規范的完善與落實。短視頻平臺的音樂版權問題只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小部分,提高人們的知識產權意識,完善我國知識產權的制度與監管體系,我們任重道遠。
注釋:
田高潔.互動儀式鏈視角下的音樂短視頻研究——以抖音App為例[J].新媒體研究,2018(4).
司思.論短視頻平臺的數字音樂版權保護[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8.20(5).
參考文獻:
[1]劉家瑞.論美國數字音樂版權制度及啟示[J].知識產權,2019(3).
[2]曾瑞糧.大數據背景下數字音樂版權保護問題及對策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