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圖畫書市場的蓬勃發展,我國原創圖畫書的創作和出版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從圖畫書市場的暢銷品種來看,我國原創圖畫書與引進版圖畫書的差距還非常大。在國內有影響力的圖畫書推薦書目中,引進版圖畫書的數量也遠遠超過原創圖畫書。面對這一現狀,本文試圖從圖畫書設計的角度,從畫面設計、文字設計和功能設計三個方面探討引進版圖畫書的突出特色和成功之處,并歸納出對我國原創圖畫書出版的幾點啟示。
[關鍵詞] 圖畫書 圖畫書設計 原創圖畫書出版
[中圖分類號] G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9) 04-0045-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picture book market in China,the cre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original picture book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est-sellers in the picture book market,the gap between the original picture books and the translated foreign picture books is still very wide. Even in the influential recommended lists of picture books in China,the number of foreign picture books far exceeds Chinese original picture books.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prominent features and success of the foreign picture 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icture book design,namely graphic design,text design and functional design,and summarizes some inspirations for the publication of original picture books in China.
[Key words] Picture book Picture book design Original picture book publishing
2018年3月26—29日,中國作為主賓國參加第五十五屆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向全世界展現中國少兒出版的歷史、現狀及國際合作成果。作為書展的焦點和重頭戲,中國主賓國原創插畫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展現了我國近年來原創圖畫書的發展成果。但與歐美、日本等圖畫書發達地區和國家相比,我國原創圖畫書的發展還存在較大差距。從國內主要圖書電商平臺的暢銷榜單可以發現,引進版圖畫書始終占據較大份額。當當網2017年度精裝圖畫書暢銷榜前100名中,引進版圖畫書有94種;京東網2017年度圖畫書暢銷榜前100名中,引進版圖畫書占90種。從國內圖畫書研究機構的推薦書目看,引進版占比也非常大,在2018年評選的“第一屆愛閱童書100”和“親近母語中國小學生分級閱讀書目· 2018年”推薦的圖畫書中,引進版都超過2/3。
著名圖畫書作者、理論家郝廣才曾表示,一本圖畫書的成敗往往在做版面設計之時,就幾乎被決定了。內容決定形式,形式也能反作用于內容。當圖畫書作者確定好創作主題和大綱的時候,圖畫書的出版者在圖畫書的呈現形式上匠心獨運才能為圖畫書的最終形態增色。因此,研究和學習引進版圖畫書的設計特色,對于促進原創圖畫書的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1 引進版圖畫書的設計特色
“圖畫書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說得抽象一點,它是通過圖畫和文字兩種媒介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交織、互動來訴說故事的一門藝術”[1]。圖畫書的設計是基于圖畫書的主題思想和內容進行創意表達,是對圖畫書的呈現形式進行預先計劃。本文對引進版圖畫書設計特色的探討主要集中在畫面設計、文字設計和功能設計三個方面。
1.1 畫面設計中的隱藏策略
從圖畫書的定義來看,圖畫書中的圖具有獨特的表達意義。對畫者來說,如果拿到了一個文字腳本,就根據腳本去提供畫面,這是遠遠不夠的,而必須在畫面的構思中透入深遠的意味[2]。圖文描述同一件事或者涉及同一個主題,圖畫會詮釋文字或拓展文字部分的內容,使內容更加豐富充實[3]。引進版圖畫書非常善于通過畫面的隱藏信息來表達圖畫書的多層含義。
澳大利亞“幻想大師”葛瑞米·貝斯就是一位以“畫中藏謎”著稱于世的圖畫書作家。他的代表作《來喝水吧》通過畫面設計中的隱藏信息為讀者埋下了多條閱讀路線。這部作品每一頁都包含21只動物,其中包括11只顯而易見的動物和10種隱藏動物。同時,畫面的遠景也隱含著各種動物的共同關系。兒童通過不斷地尋找和發現,挖掘作者隱藏在畫面中的知識和信息,從而將該書的功能從簡單的動物認知延伸到數字啟蒙和環保啟蒙等更多方面。
安東尼·布朗的《大猩猩》則將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線索隱藏在插圖中。比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惠斯特的《畫家的母親》和電影海報上的卓別林,甚至連電影里的超人都變成了大猩猩,這些隱藏在畫面各個角落的線索不僅讓孩子們覺得有趣,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將大猩猩和爸爸的形象聯系起來,讓故事的轉折變得自然。畫面中不露痕跡的玄機能夠激發讀者反復閱讀的欲望,讓讀者在一次次地發現中不斷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增強對作品的喜愛之情。
1.2 文字設計中的節奏策略
圖畫書作為兒童閱讀的主要讀物,在文字設計上必須考慮兒童的接受能力和語言發展要求。淺顯易懂、富有韻律節奏的文字特別容易引起兒童的閱讀興趣。因此,圖畫書中文字的節奏感設計非常重要。葛瑞米·貝斯的《第十一小時》用英語韻文創作,中文版譯者特意用中文押韻的方式進行翻譯,保證了該作品在語言文字設計上的獨特魅力,如“大象賀拉斯就快11歲,他想辦個生日會:我要請來所有的好朋友,開一場盛大派對。我的六七八九十歲生日,全都比不上這一回”。這種節奏感極強的語言表達,既讓兒童對圖畫書閱讀產生親近感,也有助于幫助兒童實現口語與書面語的連接,提升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
兒童的語言記憶和練習有重復的特點,所以文字設計中除了使用韻文來吸引兒童之外,還可以通過重復的文字來幫助兒童反復練習,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曾榮獲1984年美國圖書館協會杰出童書獎等數個獎項的圖畫書《打瞌睡的房子》中,作者奧黛麗·伍德就將“房子里的每個人都在睡覺”重復了8次。而且,在語言重復的基礎上,她還運用疊加的句式“那只貓身上/有一只老鼠/呼呼大睡的老鼠/在打盹兒的貓身上/只在昏昏欲睡的狗身上/在做夢的小孩子身上/在打鼾的老奶奶身上……”
1.3 功能設計中的拓展策略
圖畫書具有引導學前兒童心智發展的功能,對兒童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近年來國內圖畫書市場的迅速發展就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家長將閱讀圖畫書作為兒童早期教育的手段之一。引進版圖畫書在功能設計上特別重視圖畫書功能的拓展延伸。一是從閱讀功能拓展到教育功能。有的圖畫書會配套出版導讀手冊,請相關專家對圖書內容進行深度挖掘,為廣大家長提煉出兒童教育的啟示。比如《我的老師是怪獸》一書的導讀手冊從該書中提煉出“幫助孩子打破情感隔閡”的教育點。二是從閱讀功能拓展到游戲功能,充分適應兒童熱愛游戲的天性,將孩子的閱讀從書桌延伸到客廳甚至戶外。比如葛瑞米·貝斯的《第十一小時》根據圖書內容專門設計了11種游戲拓展包,讓孩子們的圖書閱讀和游戲娛樂無縫對接,有的游戲還能成為破譯書中謎題的線索,從而增強兒童閱讀的互動性與娛樂性。三是從閱讀拓展到文化啟蒙教育。比如在《魔法失竊之謎》中,作者將上十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特征融合到故事的背景和情節之中,為孩子打開一扇通向世界文化長廊的大門,而且該書的拓展手冊集中對這些文化特征做出簡要的知識科普,幫助孩子在理解故事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普及了人類文化的精華。引進版圖畫書在出版中特別重視圖畫書的功能拓展,并根據兒童的成長需求充實圖畫書的功能和作用,自然得到廣大家長們的追捧。
2 對原創圖畫書出版的啟示
近兩年,我國原創圖畫書的品種數逐年上升,年均出版品種與引進版品種開始持平。從形式的角度看,原創作品具有幾近相同的畫風,而且頁面設計相對呆板,很難發現具有獨特個性以及創意性較高的設計[4]。原創圖畫書編輯在工作實踐中,可以汲取引進版圖畫書的設計理念,在對圖畫書目標讀者群體進行詳細的調研后,提出適當的圖畫書設計方案,從而解決原創圖畫書設計不足的問題。具體來說,圖畫書編輯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2.1 基于圖文關系特點設計圖畫書的畫面
長期以來,我國原創圖畫書的畫面和文字之間僅僅是一種一一對應的關系,畫面并沒有比文字增添更多的內容。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原創圖畫書出版大多是以文字為先導,在文字創作完成的基礎上再進行圖畫創作。比如《中國民間童話故事》系列圖畫書,是先依據中國民間故事改編文字內容,然后再邀請插畫家依據文字來創作圖畫。在圖畫書文圖作者不一致的條件下,圖畫書編輯應當高度重視畫面在圖畫書中的意義表達,防止圖畫作者在創作中淪為文字作者的配角,協助圖畫創作者對畫面進行創意設計,通過畫面細節上的設計和隱藏來豐富畫面的敘事容量,并增添讀者畫面閱讀中的層次感,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和反復閱讀的欲望。
2.2 基于兒童語言發展特點設計圖畫書的文字
兒童的語言能力發展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因此圖畫書的語言文字設計應當遵循各個階段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需求。但是,很多圖畫書的編輯受到職業習慣的影響,在圖畫書文字設計上習慣于使用嚴謹的書面語言表達,讓圖畫書的口頭閱讀變得拗口,不利于兒童通過繪本閱讀來掌握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圖畫書編輯要針對圖畫書讀者群體語言發展階段的特點來設計文字的表達形式。比如說被法國阿歇特國際出版集團引進的原創圖畫書“耳朵先生音樂繪本”系列(5冊),其句式結構就非常簡短,內容表述也偏向口語,非常適合給孩子朗讀,如《我是不是太小了》的文字:“下大雨啦!/幸好杯子里的水很少/快跑,森林里的這棵樹倒下來了!/媽媽,這株小花苗快倒了……”文字是語言的基礎,圖畫書中簡短的、朗朗上口的語言可以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不但可以加深親子之間的情感,而且還能提升插圖的魅力[5]。
2.3 基于兒童心理發展特點設計圖畫書的功能
兒童心理具有情感情緒易感染的特點。他們無論是在閱讀圖畫故事書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帶有感情色彩,即非常容易受到某些情緒特征的影響,也容易接受客體的情感,把自己的感情移入客體[6]。繪本創作需要堅持兒童本位,從兒童視角出發,服務于兒童,切合兒童心理和生理發展。葛瑞米·貝斯的《小不點大象》,講述一個小男孩為了幫助媽媽的農場不被蝗蟲侵害,用善良和真誠感動身邊的人,他的小不點大象化身為小飛象幫助他消滅蝗蟲保衛家園的故事。因此,圖畫書的功能設計要充分考慮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發揮圖畫書促進兒童在社會適應、情感發育、智力發展和認知等領域發展的積極作用。在功能拓展中,該書的責任編輯嘗試設計了一個4D折紙,小朋友可以通過折紙折出一只會揮動翅膀的小飛象,這種游戲化的設計有助于小朋友更深刻地領悟故事的內涵及真諦。
當然,繪本故事不只于樂趣,也需要有它的知識性、教育性、功能性,但是這些都需要以閱讀樂趣為前提[7]。圖畫書功能設計尤其要充分利用游戲心理在兒童社會適應、情感發育、智力發展和認知等領域的作用,真正做到兒童教育中的“寓教于樂”。
3 結 語
中國當代原創圖畫書的復興正好與世界圖畫書發展的成熟期相銜接,可以有成熟的理論和經典的作品來借鑒,這是中國圖畫書的幸運[7]。松居直曾說,圖畫書是成人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提高我國原創圖畫書的出版品質,不僅能為廣大兒童提供更多的優質讀物,而且可以讓中國兒童更好地親近中國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因此,通過研究和學習引進版圖畫書的設計特色,構建基于兒童心理、生理需求為基礎的圖畫書設計觀念,加強對圖畫書編輯設計能力和工匠精神的培養,才能更有力地推動原創圖畫書的發展。
注? 釋
[1]彭懿.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M].南寧:接力出版社,2011:7
[2]方衛平.細節·巧思·主題及其他:關于原創圖畫書創作的幾點初步思考[J].昆明學院學報,2009,31(1):21-24
[3]夏平.繪本中圖像與文字之間的關系[J].出版科學,2016,24(2):36-39
[4]林勇.中國原創繪本的發展困境及對策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2):246轉269
[5]陳露.小議兒童圖畫書設計[J].中國科技博覽,2010(33):376
[6]胡襯春.從兒童閱讀心理特點看國產幼兒繪本創作[J].中國出版,2013(3下):49-52
[7]韓進.以圖畫為本位的文學:圖畫書的演變史[J].出版科學,2016,24(5):5-12
(收稿日期: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