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鵬 熊康
摘 要:本文以孟加拉國第一大橋為背景,簡要介紹了南亞地區大型路橋工程運營與養護施工管理工作情況,為海外路橋工程等基礎設施運營養護提供參考。
關鍵詞:海外;南亞地區;橋梁;基礎設施
中圖分類號:U44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3-0118-02
0 引言
由于南亞地區政府管理模式和發展程度相似,基礎設施建設相對缺乏和落后,既有路橋資產普遍管養不充分。在中國企業進入當地后,為滿足運營養護需求,結合當地的管理制度和社會環境,建立一套完整的養護體系對在該區域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本文主要結合邦戈邦都大橋管理模式、人員培養和屬地化管理、風險管理和交通保暢等方面進行論述,旨在為該地區的基礎設施養護項目的管理提供參考和經驗。
1 工程概況
孟加拉國邦戈邦都大橋于1998年6月23日完工通車,主橋長4800m,引橋長250m,橋面寬18.5m,雙向4車道和1條火車軌道(窄軌和寬軌疊加),橋上架設240kV輸電線路, 橋面下鋪設φ914mm高壓天然氣管道。大橋聯系孟加拉的東部地區和首都達卡,日平均車流量接近20000輛/天,除了可以快速運送貨物和運載旅客,還負責電力、天然氣、石油的輸送以及綜合通信的連接。為保證橋梁的安全,對其科學合理的運營及維護至關重要。
邦戈邦都大橋運營及維護項目工作內容如:(1)邦戈邦都大橋主橋(4800m)、兩側連接道路的14座中小橋、20座涵洞日常健康監測與養護。(2)連接主橋兩側高速公路路基和路面的日常監控與養護,約17km東側道路、15km西側道路、30km地方道路、附屬排水設施等。(3)營地(業主單位孟加拉國橋梁署為橋梁運營修建的辦公和生活中心)的日常運營及維護,營地包含70套別墅、會議中心、員工宿舍、員工食堂、業主辦公區域、運動場、醫院、博物館等基礎設施。(4)橋梁東西側收費站及附屬路產設施、業主辦公住宿區、橋頭警察局、交通監控中心、車輛稱重核查服務區等設施日常維護。(5)大橋東西兩側共8.5km的片石混凝土岸堤監控與養護,臨時碼頭、航道等監控與維護;(6)項目營管車輛、設備、通訊器材、線路、供電、監控設施、照明等機電設施的管理和維護。(7)整個區域的綠化養護與環境保護工作。(8)安全圍欄、標志標牌等安全設施的維護等。
2 項目特點
南亞地區基礎設施養護工程與國內有所區別,項目實施過程中承包商除了考慮合同風險、政治因素、所在國法律法規、財務風險、管養技術規范標準等因素外,最大的差異在于養護模式和人力資源管理,這種差異源于當地教育平均水平較低、人才培養途徑少、社會公共資源配套設施不足造成的。項目在日常運營與維護工作中,業主僅僅承擔政府部門的監督職責,項目范圍內所有基礎設施運營及維護全部由承包商負責,不僅包括橋梁、道路、防護堤、臨時碼頭的日常維護和檢查,還包括對范圍內營地、辦公區、維修車間、博物館、診所等配套基礎設施的運營,并且延伸到收費站、警察局、服務區、業主辦公區等政府公共設施的維護,是一種“全托式”基礎設施養護模式。由于路橋等基礎設施建造、運營、管理與養護技術經驗不足、或者出于政府部門職能分工的限制,這種“全托式”管養一體的模式在南亞地區國家普遍存在,對在國內長期從事以維修施工為主的傳統養護模式思維構成挑戰。
3 項目管理
3.1 項目管理目標
項目實施過程中,以風險預防和控制為核心,積極響應中交集團海外項目“屬地化”經營理念,推進合作共贏、可持續發展,將國內先進管理經驗和模式與當地實際情況相結合,完善并建立一套高效、業主認同的養護管理體系,主要管理目標如:
(1)保證橋梁、道路、航道的安全和暢通,提高基礎設施的服務水平;(2)實現人員、機械、設備、技術等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3)促進橋梁維護的信息化;(4)持續提高管養人員的專業化素質;(5)建立應急制度,提高項目運營的安全保障。
3.2 項目管理模式與制度構建
項目結合實際情況,十分重視組織框架的建設,優化資源配置,推行扁平化管理,將項目管理劃分7大服務板塊,分別為項目運管辦公室、路橋養護部、河道河堤養護部、基礎設施維護部、安全巡查安保部、維修車間、營地管理部,明確各部門人員職責和工作流程,制定部門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強調程序化管理,化繁為簡,充分體現“總體管控、合同導向、優化服務、財務監管”的思想,將國內先進的管理制度、方法與實際情況有效結合,提高效率。
3.3 員工專業化水平和屬地化建設
人員管理是整個管理體系建設的核心和重點,屬地化管理又是海外項目實施的重要目標。邦戈邦都大橋運營及維護項目管理體系中涉及多種職業,如工程師、普通工人、醫生、護士、保安、船員、司機、園丁、廚師、勤務工、工程特種作業人員等,項目工作職位合計350個。作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孟加拉國缺乏成熟的人才培養機制和輸送渠道,技術人才和普通工人素質兩級分化嚴重,作為南亞勞動力輸出的大國,其專業技術人才嚴重不足,“多而不專”、工人專業素養差是項目管理過程中需要面對困難。
根據近年來孟加拉國項目經營的經驗,為加強員工管理,規避風險,減少麻煩和損失,項目總結出以下幾點人員管理辦法:
(1)對國內人員進行出國前培訓,熟悉國外工作的基本法律、宗教信仰、人文風俗、氣候環境、語言、工作內容等,并要求其嚴格遵守公司的相關管理規定和制度,服從指揮,增強集體意識。(2)熟悉當地有關勞務用工的法律,聘請孟加拉地方法院主管勞動仲裁的律師,請其草擬了勞務合同,與當地勞務用工簽署正式用工協議,約定合同責任和義務。(3)成立專職部門負責勞務用工的管理,記錄并核實外聘勞務人員的年齡、學歷、工作經歷、家庭住址、聯系方式、擔保人等信息,將信息送往當地警察局核查,確保符合公司相關規定的要求。(4)加強當地人員的培訓工作,按工作內容制定技能培訓和安全教育培訓計劃,更好的為我們服務。(5)制定獎懲規定和激勵機制,形成差別化管理,對優秀的外聘員工進行獎勵,提高工作和生活待遇,給予一定的權利,而對出現的問題先核實再處罰,所有的管理制度和處罰過程,首先需要尊重當地法律,不能違背當地的風俗,嚴禁打罵、語言侮辱等行為,以理服人,若解聘員工,需告知合理的理由并提前告知。(6)按時發放工人工資,增加文化交流,提高當地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7)嚴格執行考勤打卡制度,實名制管理,考勤與工資掛鉤,尊重屬地勞動法的相關內容。(8)制定培訓計劃,制定并宣講獎懲管理辦法,對優秀員工進行重點培養,加強員工對企業文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
3.4 提高風險意識和防控能力
南亞地區包含了世界約20%的人口,使他成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域之一,孟加拉國社會治安、民風民俗相對良好,但不可排除潛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安全因素,如民族、宗教、政治派別、社會治安差、偷盜等風險因素,容易發生社會治安事件,且孟加拉國作為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人口大國及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衛生狀況較差,蚊蟲多,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瘧疾和登革熱的高危地區,該國嚴重缺乏自來水處理設施,衛生合格的可飲用水源較少,當地居民霍亂、痢疾等腸道疾病頻發。國內施工企業走出國門,會處于不同的政治、法律、宗教和人文等環境,面臨很大的風險,主要包括政治風險、經濟風險、政策風險自然風險、法律風險和廉潔風險等。項目為規避風險,必須提高項目應急管理水平和防控風險能力,做到有預案、有舉措、有評估、有保障,同時總結出以下幾點管理經驗:
(1)建立對外聯系制度。積極建立同BBA業主單位、達卡駐孟辦事處、當地中資企業、醫院、軍隊、警察局、消防局等機構的聯系,以便在發生突發社會安全事件時,及時取得各方的援助和支持。(2)建立風險預控制度。項目部應充分考慮項目的實際情況,加強對當地職工的培訓、教育和交流,提高雙方文化的認同,加強內部管理和安全意識,充分認識相關風險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和經濟損失。(3)每月及時向駐孟達卡辦事處上報單位和人員流動情況,做好護照等相關證件的登記,以便于中國使館和當地政府、警察、安全部門在突發社會安全事件后,及時有效的開展救援工作。(4)嚴格執行公司外出請假銷假制度,減少不必要外出,特殊時期要執行兩人以上同行方法,外出人員要攜帶通訊工具,保持聯系渠道暢通,逾期未歸者,負責人應立即查清情況,采取有效措施。(5)建立安全保衛制度,特殊時期指派安全部門和關鍵人員負責項目部的安全保衛工作。(6)建立應急突發事件上報制度,發生安全事件必須在第一時間上報。(7)按照公司要求建立意外傷害險保險制度,為所有駐外工程人員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一旦發生意外,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保障,及時解決人員醫療救助費用,以減少企業的負擔。(8)加強對員工安全教育,組織相關救援演練。
3.5 橋梁、道路交通保暢
由于孟加拉國經濟的發展,現有雙向兩車道的道路和橋梁等基礎設施接近飽和運行,且交通法規缺失、車輛狀況差,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沒有及時處理,極易造成嚴重擁堵。為保障橋梁和道路正常運營,項目成立專門交通巡查部門,負責道路巡查、疏導、緊急救援,配備有專職巡邏人員、巡邏車、車載電臺、清障車、鏟車、救護車、消防車、水車、自卸卡車和巡邏摩托車,確保24小時全天候巡邏值班,負責交通事故及時處理、清障、疏導車流等工作。同時加強對交通標志標牌、隔離墩、安全圍欄等安全設施的維護,提高對交通巡查部門人員的培訓,提高服務水平和業務能力,加強后勤保障能力,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后勤保障隊伍,負責車輛設備等機電維修、醫護救援、事故清理等工作。
3.6 提高環境適應能力
南亞國家發展歷史悠久,地理條件、社會結構構成、宗教文化、經濟發展水平與我國差異較大,作為項目管理人員,首先要清醒認識到不同國家和地區在風俗習慣、待人處事、規章制度、工作方式、社交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性,做到內方外圓、戒驕戒躁,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如孟加拉國,信仰伊斯蘭教的當地員工每天要進行6次祈禱,作息時間對工作影響很大,效率不高,如果參照國內雷利風行的管理,肯定會產生矛盾,影響工作,需要我們調整思路,尊重屬地文化、風俗習慣的同時,樂于發現當地員工勤懇耐勞、工作踏實的優點,因材施教,提高工作效率。
4 結語
迎著“一帶一路”開發戰略的春風,和中交養護集團的成立和壯大,海外基礎設施養護市場的蛋糕會越做越大,不斷有重大舉措實施,我們要加強學習,善于總結,敢于創新,積極開拓道路橋梁、港口碼頭、城市基礎設施等養護市場,找到一種最優的資源配置和項目管理、施工模式,推進管理創新,勇于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