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玲
摘 要:本文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結合公路涵洞施工管理的特點,對涵洞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管理機制不健全、施工設備落后、施工人員的文化水平較低等問題進行了總結,提出了完善安全管理機制、注重設備質量、嚴格落實施工人員安全培訓工作等措施,從而確保涵洞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涵洞;施工;安全管理;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U44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3-0122-02
0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公路涵洞建設項目也在不斷地增多,但在修建涵洞的過程中缺乏對安全管理的思考,因此常常伴有安全事故的發生。這不僅使國家的財產受到損失,也給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此外,涵洞作為保障人們生活生產出行的重要方式在當今社會呈現出迅猛發展之勢,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然而因為涵洞建設受諸多因素影響,涵洞的建設質量直接關系到涵洞的行車安全。現階段其涵洞施工安全管理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逐漸增多,這不僅導致涵洞施工安全事故呈現上升趨勢,同時也會對我國涵洞建設形成制約。鑒于此,采取相應措施解決涵洞施工安全管理問題就顯得至關重要。
1 我國涵洞施工安全管理的特點
據相關資料顯示,隧道施工占事故總數的20%以上,橋梁涵洞施工占事故總數的50%以上,路基施工占總數的30%以上,而且這幾個環節出現的事故總數呈現出逐步上升的趨勢。事故引發的后果比較嚴重,由于涵洞的修建本身就是一項比較重要工程項目,有些工程項目修建的環境非常惡劣就會加大事故發生的幾率,影響到施工設備,一旦涵洞施工質量不能滿足相關要求,在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造成人員的傷亡,可見事故的后果非常嚴重。其四是事故突發,由于施工自然因素的影響,要想做好防范措施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涵洞施工中出現的事故大多為突發性事故。據相關資料研究發現,這些突發性事故雖然做好防范措施有一定難度,但是這些事故的發生原因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利用這一相似性的原因制定出合理的解決對猜測,從而避免事故再次發生。由此可見,涵洞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是進行施工安全管理,這也關乎著涵洞后期能否正常運行。在對涵洞進行施工前必須做好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只有安全事故發生的特點以及對引發安全事故的因素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對施工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約束和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上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頻率,順利推進國家涵洞的建設與發展。
2 涵洞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安全管理機制不健全
目前,大多數的施工單位在進行涵洞施工時只注重提高效率,而安全意識比較缺乏,沒有建立完整的管理機構或者組織。加上施工單位對其進行安全工作人員各方面的要求又不高,一般只要身體健康的都可以承擔安全管理工作,沒有達到國家對安全人員管理的要求。除此之外,施工單位配備的安全管理人員比較有限,人員業務水平不高、大多數都是轉崗,兼職,對整個安全管理系統不太了解。管理人員能力有限,在項目管理中話語權不夠,沒有較高的地位、待遇較低、管理難度較大,一些施工單位甚至沒有配備專門的安全人員。因此,在安全管理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就會缺乏應有的專業素養和責任心,對待工作不負責,發生安全事故時又相互推卸責任。施工單位由于沒有建立完備的管理規定,在發生事故時,又不能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因此安全事故才會頻繁發生。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涵洞管理機制仍不夠健全,缺乏完善的施工行為規章制度,導致部分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無法得到有效落實。此外,工作人員職責不明,安全管理責任無法落實到個人,導致出現互相推諉的現象。且涵洞施工安全管理力度薄弱,日常管理與監督工作力度不足,管理方式陳舊導致涵洞施工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不僅如此,施工人員安全管理與保護意識不強,疲勞操作、不遵守交規等現象屢見不鮮,加大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難度。
2.2 施工設備落后
涵洞修建需要用到很多設備,而一些設備的價格比較昂貴,施工單位為了追求最高利益減少安全防護方面的投入,節約成本,對于安全防護只是做樣子,應付檢查,起不到實際防護效果。對于科技的應用太少,無法做到本質安全,最終形成了惡性循環,對施工人員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2.3 施工人員的文化水平欠高
涵洞施工的人員大多是一些農民工,他們受到的教育有限,安全意識非常淡薄。很多時候會出現昨天還在鋤地,今天就進行高空作業。在安全管理過程中最直接個體細胞的職責和義務不清,這部分人員缺乏對安全問題的重視,即使施工單位對他們進行相關知識的培養,但在工作的過程中他們還是習慣用自己的思維進行工作,這樣就增加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2.4 其他不足之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在不斷地加大對基礎設施的修建過程中。一些施工單位為了盡快完成涵洞施工進程,在進行涵洞施工的過程中都是以安全第一為口號,很多情況當與進度、質量、成本掛鉤時,決策的天平還是不會傾向于安全,更多的是考慮其它因素。除此之外,管理缺乏實際可操作性,與一線工人溝通上存在問題,比較生硬,沒有找到有效的溝通手段,教育培訓比較單一,工人接收起來比較困難,管理人員業務能力不夠,多元化全員安全管理體系不完善,導致管理難度增加,事故頻發。
3 提高涵洞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安全管理機制
施工單位必須要充分意識到安全管理是涵洞工程建設的靈魂和生命,完善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是強化思想意識,對于施工單位來說,在進行涵洞施工前必須要施工過程中所遇到的各項設備進項周全的檢查,對施工現場的潛在危險進行辨識、分析、評估。并根據評估到的結果制定出專門的施工方案以及應急預案。保證涵洞施工時的各項工作都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實施。其次可以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突出安全管理主體的責任,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將責任嚴格落實到每一個施工人員的身上。除此之外,施工單位可以建立監察機構,對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進行定期檢查,做出績效考評。近幾年來,某省建立了質量安全責任制度,該制度的建立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據調查,該省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事故發生率已經明顯降低了,可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對涵洞的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注重設備質量
修建涵洞所用到的設備必須要有質量保證,施工單位需要定期對使用到設備進行檢查,如果發現設備陳舊或者出現破損時,需要及時更換新的設備或者進行維修,避免事故的發生。如果在涵洞施工的過程中現異常情況,需要及時停止施工,對施工設備進行檢查,并把檢查到的情況向領導或者專業人員進行匯報,這樣便能避免因是施工設備出問題而引發的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在購買施工設備時必須選擇質量合格的設備,嚴格按照國家的要求和手續進行購買,多次進行檢驗沒有失誤時才可以投入使用。同時,相關施工單位還要建立安全防范管理的等級,把安全設施配置到位。為有效提升涵洞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施工時合理設置防護措施,并在事故發生時,在最大程度上較少人員損害。其次,在進行涵洞建設工作時,確保設備在使用工程中的安全性是至關重要的,需要不定期的對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工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增加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3.3 嚴格落實涵洞施工人員安全培訓工作
鑒于施工安全培訓缺乏而導致涵洞施工安全性受到嚴重影響,企業應嚴格落實事故人員安全培訓工作。首先,企業必須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在涵洞施工安全管理體制中將安全培訓工作納入其中,從而使得企業在根本上重視起此項工作。其次,企業在中標某一涵洞建設項目后,應根據其內容以及安全管理要求與目標等制定出詳細的施工人員安全培訓計劃,隨后在涵洞施工前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統一(或分批)施工安全培訓,切實有效地提升安全意識及相關知識。為了保障安全培訓工作成效,企業還應當采取考核上崗機制,即在施工人員安全培訓完成后,對他們進行相關知識考核,只有合格者才能聘用,如此一來有助于保障涵洞建設實現良好的安全性。
3.4 運用計算機技術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為確保涵洞施工的安全性,需要運用計算機軟件計算相關工程量,確保涵洞工程施工能夠順利進行。采用計算機技術提高工程相關計算的精確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涵洞工程的安全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理論實踐,深入研究了涵洞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管理機制不健全、施工設備落后、施工人員的文化水平較低等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以保證涵洞施工的安全性。鑒于涵洞施工安全管理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企業應當采取相應措施更加深入的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為保障涵洞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雷軼.新建公路橋梁上跨既有運營線安全防護措施[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2(09):173-175.
[2] 藺炳輝,王樂寧.臨近既有線樁基施工的安全防護[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18(05):119-121.
[3] 孫留平.探析公路涵洞臺背施工中注漿綜合技術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4(24):143-144.
[4] 李超.寧安鐵路白沙鋪特大橋既有線施工防護技術[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01):134-135.
[5] 王新朝.龍背灣隧道進口上跨既有線施工防護實施方案[J].西部探礦工程,2002(S1):181-182.
[6] 趙學敏.淺談跨鐵路既有線連續梁安全防護棚架施工[J].工程建設,2011(04):42-45.
[7] 吳術林.淺談臨近鐵路既有線橋梁基礎施工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17):99-101.
[8] 楊榮強,曹小康,劉平,等.郊區市政道路安全防護創新及應用[J].建筑知識,2017(05):75.
[9] 張存興.沱江多線特大橋跨既有線施工防護技術[J].鐵道建筑技術,2013(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