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榮
摘 要:文章以煤礦開采中綜合防治水技術的應用為研究對象,首先簡單分析了煤礦開采中綜合防治水技術應用必要性,隨后分析了煤礦開采中常見的水害,接著探討了煤礦開采綜合防治水技術,最后提出了一些增強礦井開采水害防治效果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煤礦開采;綜合防治水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P6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3-0155-02
0 前言
礦井水害一直時制約煤礦生產的重要災害之一,并且礦井水害類型繁多,水害同時具有隱蔽性、突發性等特征,一旦出現水害問題,不僅會嚴重影響煤礦生產,還會導致巨大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因此為有效降低水害發生概率,有必要對煤礦開采中綜合防治技術的應用進行探討分析,這對于推動我國煤礦開采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煤礦開采中綜合防治水技術應用必要性
礦井水害是煤礦開采中比較常見的災害之一,對于煤礦礦井安全生產帶來嚴重的威脅。相較于頂板、瓦斯爆炸事故,水害事故雖然發生率不高,但俗話說,“火燒一線,水漫一片”,一旦在煤礦開采中發生水害事故,將會帶來大量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并且要比瓦斯事故與頂板事故帶來的危害嚴重的多。據不完全統計,僅1995年至2005年,我國煤礦水害事故發生次數高達1391起,共造成1881人死亡。尤其是近幾年,隨著開采深度的不斷加深,開采條件愈發嚴苛,相應煤礦水害事故發生頻率逐漸呈上升勢頭,并逐漸成為了煤礦開采安全的一大嚴重威脅。煤礦水害不僅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同時也會引發各種煤礦開采環境負效應,不利于煤礦資源開采。基于此,有必要對煤礦開采中綜合防治水技術應用進行探討分析,從而通過分析不同煤礦水害,并采取針對性的綜合防治水技術,解放大量受水害影響的煤層,有效擴展煤礦開采范圍,提升煤礦開采產量,并為煤礦人員安全采礦提供安全保障[1]。
2 煤礦開采中常見的水害分析
2.1 地表水害
煤礦開采一般多在地下空間內進行,位置地勢較低。而在煤礦周邊,通常分布有規模、數量不等的河流、胡泊等。當進入雨季時,相應河流、胡泊水位會暴漲,一旦出現決堤問題,漫出大洪水會大量倒灌進礦區,甚至能夠直接通過礦井口涌入井下,引發礦井水災。另一方面,針對露天煤礦,在完成開采后一般會留下“天坑”,雨季時會導致天坑大量積水,這些積水也有可能直接滲入井下造成煤礦開采水災。此外,部分礦區由于有著比較長的開采歷史,因此礦井周圍分布有很多井口,同時還存在因超上限開采導致出現地面斑裂問題,這些在雨季時均有可能成為地表水進入礦井中的“通道”,引發煤礦地表水害。
2.2 老窖水水害
老窖水具體指的是開采后的舊巷或空洞內的積水,因此也被稱為老空水,老空水并不是一灘死水,一般會通過大氣降水、臨近河流補水等方式參與者地下水系統循環,他們如同一個小型水庫,分布在礦井周圍,雖然水量不大,一般不會造成淹井事故,但水量比較集中,來勢兇猛,一旦在煤礦開采中掘透老窖水隔水層,將會導致大量老窖水集中涌出,帶來嚴重的破壞力與沖擊力,同時伴隨著老窖水的涌出,還攜帶有大量的石塊、泥沙等雜質,導致巷道堵塞,對煤礦開采工作人員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不僅如此,如果采礦區與老窖水距離比較近,老窖水除了突然潰井,還會以“淋水”“滴水”、“滲水”的方式進入采區中,一旦誤穿隔水層,將會導致淹井事故發生,嚴重影響煤礦開采安全。
2.3 煤礦奧灰承壓水害
承壓水是位于穩定隔水層的重力水,奧灰承壓水即是以奧陶系石炭巖作為煤礦直接或間接底板的重力水,奧陶系石炭巖主要以石灰巖為主,延展面較大,厚度高達數十米至數百米不等,厚度越厚越穩定,一般這種巖層會承載有大量的重力水,是一個非常好的隔水層,但同時也是煤礦底板突水的一大因素。如果奧灰底板隔水層較薄(通常厚度在20m以內),那么受到采礦擾動的影響,在水壓與礦壓擾動雙重壓力下,會導致奧灰隔水層鼓破,承壓水大量噴涌而出,引發煤礦底板突水事故。由于奧灰巖層有著非常豐富的靜水儲量與補給水量,因此礦井突水量較大,有著極強的破壞力,很容易導致淹井,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的同時,對于煤礦開采工人生命安全也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威脅[2]。
3 煤礦開采綜合防治水技術分析
3.1 地表水害綜合防治技術
針對于地表水的綜合防治,首先要通過在地表建筑防水工程,可以有效預防大氣降水與地表水進入到礦井之中,有效保護礦井開采安全,這是防治地表水害的第一道防線,對于整體地表水害防治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其次,要做好井簡位置的合理選擇,無論遇到何種情況,都必要確保井口基礎標高要比往年地面洪水最高水位要高。最后,若實際地形受到限制,難以保證井口位置標高,可以通過采取河流改道方式,通常是在隔水層之上修筑堤壩,將河道截斷,并開挖一條人工河道,順利將河流從礦區中引出,在建立人工河道時,應保證河道坡度的合理性,不應過大或過小,造成河道沖刷或堵塞問題;針對舊河道地區,應注意修筑防排水工程,防止積水滲入井下。此外,針對礦區地表斑裂問題,為防止在雨季大量地表水滲入進礦井,可以選擇在滲水區上方修筑排水溝,及時將水排出礦外,同時利用水泥或粘土將地表裂隙封堵住,如果裂隙較大,比如大型塌陷裂隙或者溶洞,可以選擇先在底部填充碎石,上部覆蓋泥土,然后夯實,并保障填充標高稍高于地表,可有效預防地表出現積水、滲水問題。
3.2 老窖水水害防治技術
針對老窖水水害防治,應采取如下技術措施:一是加強對老窖區積水狀況的排查工作,明確不同水窖積水量、補水源、水位、積水范圍,并結合以上數據制定礦井充水性圖等;二是明確老窖區積水線與探水警戒線,一旦接近探水警戒線,應在開采前嚴格遵循“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原則,有效預防老窖區突水。與此同時,還應進一步明確探放老窖水“三大忌”,一忌不對窖區補水水源進行仔細分析,二忌邊放探邊進行礦區開采;三忌在雨季將大片老窖區積水放出。同時針對要排出的積水,只有先將水預先排出去,才能夠開展后續采掘工作。三是若礦井附近老窖區較多,應先與相鄰礦井加強合作,二者定期更換圖紙開展采掘工作,從而確保能夠實時掌握老空井積水問題,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四是提高對水閘墻與水煤柱管理的重視程度,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做好井下工程測量,嚴禁任何采掘工程進入防水隔離柱,并定期檢查防水隔離煤柱的完整性,有效預防老窖水水害發生。
3.3 煤礦奧灰承壓水害防治技術
針對于煤礦奧灰承壓水害防治,應采取以下技術措施:首先應提前做好地質與水文條件勘察工作,充分了解奧灰含水層的厚度,含水層存在哪些水力聯系,實際巖溶發育情況與富水性。同時還要做好地質構造條件勘察,主要勘察內容包括構造巖石存在哪些斷層,斷層落差,構造巖石力學性質等。針對于水文地質勘察,則需要圍繞礦井范圍建立一個地下水動態觀測網,實時掌握地下水用水動態,尤其是要做好井下主要突水點、隔水層邊界等關鍵區域的水流動態監測,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匯報處理,可起到良好的預防效果。其次,還要做好疏水降壓措施,所謂疏水降壓,簡單來說即是將煤層頂/板含水層的水疏干,或者降低頂/底板承水壓力,能夠有效降低地下靜水壓力,改善采礦條件,是煤礦奧灰承壓水害主要的一種水害整治措施。最后,還應從采煤方式入手,結合實際水文地質條件,做好開采順序的合理安排,一般來說,應先開采相對安全的煤礦區域,針對敏感區域,應先確定開采寬度,寬度越窄,對于煤礦底板帶來的擾動越小,回采也就越安全。比如在開展近距離煤層聯合開采時,為防止重復采動,導致礦壓增大,嚴重擾動底板,應控制好兩層煤拖后距離,一般在70至80m,從而使得后一層煤開采始終是在前一層煤減壓環境下進行,防止底板張裂破壞疊加,有效降低對煤礦奧灰層的擾動,預防水害發生[3]。
4 增強礦井開采水害防治的措施
4.1 加強雨季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首先,在實際進行煤礦開采前,需要嚴格遵循《煤礦安全規程》有關探放水規定,做好探放工作開展,并通過制定探放施工方案,在經過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探放工作,確保綜合治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實。受雨季降水量增多影響,各種不同類型的水害發生概率也會有所提升,因此需要結合不同水害,均需要做好針對性預防工作,比如地表水害,應在雨季時對周邊河床、地域進行統一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與當地氣象部門加強合作,提前最后雨季地表水防治準備,編制區域地表水防治報告,以免引發水災害事故。還可以圍繞礦井井口位置,澆筑鋼筋混凝土蓋板,有效封閉井口,注意蓋板應大于井口面積,防止地表水從井口倒灌礦井引發水害。與此同時,在雨季采礦企業還應專門安排工作人員做好水害排查工作,尤其是針對一些關鍵位置,更要著重檢查,比如礦井周圍廢棄礦井、地面塌陷坑等,一旦收到暴雨預警信息,應派人輪流檢查,保證檢查24小時不間斷,從而能夠及時發現水害隱患,做好妥善處理。
4.2 做好礦井水害緊急預案制定
為確保在水害發生后盡可能的降低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應做好礦井水害緊急預案制定,從而能夠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開展救災搶險工作。在緊急預案之中,應包括有搶險排水基地設置,還應有各種排水設施設置。并加強排水設的檢修與維護,盡可能確保排水設備在遭遇特殊情況仍能夠正常運行,提高企業搶險救災水平與效果。與此同時,煤礦開采企業還應加強人員管理,通過培訓教育,有效提升煤礦開采工作人員的技術能力與防災意識。在實際培訓過程中,可以通過向煤礦開采人員普及相關的水災害案例,有效增強煤礦開采人員的安全意識。為確保礦井水害應急預案在遇到緊急情況下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煤礦企業了一定期開展演習工作,每個職工都能夠熟練掌握逃生路線及方法,盡可能的降低人員傷亡,減少經濟損失。在實際進行煤礦開采過程中,一旦發生透水事故,應及時啟動水害應急預案,并將受災情況及時上報相關部門,確保救援工作能夠得到快速開展,將事故影響范圍降至最低。
5 結語
綜上所述,透水災害是煤礦開采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災害問題,一旦發生水災,將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因此需要提高對煤礦水災綜合防治的重視程度,針對不同類型水害,采取針對性綜合防治技術,從而有效降低水害發生概率,保障煤礦開采安全生產,推動我國煤炭產業實現更加平穩順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肖飛.煤礦開采中綜合防治水技術的應用[J].能源與節能,2018,157(10):124-125.
[2] 林發養.礦井防治水中綜合物探技術的有效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6(20)40-41.
[3] 李東陽,蔡永亨.綜合物探技術在煤礦防治水中的應用[J].建材發展導向,2017,15(13):308-309.